01

金牌,对于每一位运动员来说,都是至高无上的荣耀。

作为荣誉的象征,金牌恨不得被供起来。

然而,有这么一位奥运冠军,把自己的9枚金牌,卖了339万。

她就是举重运动员陈晓敏。

1993年,19岁的陈晓敏在全国运动会中获得女子举重54公斤级冠军,并六次打破该级别的亚洲纪录。

同年,她在世界举重锦标赛上一举夺得三项冠军,打破三项世界纪录。

之后,她11次打破世界纪录,她斩获多项国内外荣誉,成为举重界的传奇,被誉为“女战神”。

然而,一次意外让她的左腿严重受伤,伤势好转后,她又重新回到了训练场。

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以绝对优势夺得了女子举重63公斤级金牌,为她的运动生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这枚金牌,也被观众称为是最没有悬念的一块金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就在2003年,陈晓敏选择将包括奥运金牌在内的金牌拍卖。

02

好不容易拿的金牌,就这么卖了?

退役后的陈晓敏没有选择继续留在体育界,而是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拍卖自己的所有金牌。

“339万,成交!”

9枚金牌,其中包括珍贵的奥运金牌,就这样被她毅然决然地卖了。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

人们无法理解,诸如“败家子”、“炒作”的声音不断传来。

然而,面对这些质疑,陈晓敏冷静地表示:

“我做得最正确的事,就是卖掉所有金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父母一开始也反对,陈晓敏却异常坚定。

在她看来,与其把它们束之高阁,不如将其拍卖,把所得资金用于公益事业。

父母最终被她的决心打动。

原来,陈晓敏打算用这笔钱全部捐给家乡的教育事业。

之后,她不仅捐建了希望小学,还资助了100多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她曾经说过:

金牌对我来说,只是一段过去,它代表着我曾经的努力和付出,但我的人生,并不会因为一枚金牌而停滞不前,我要用自己的方式,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她也用自己的方式告诉我们,金牌不仅仅是荣誉的象征,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

03

退役后,陈晓敏完成了人生的蜕变。

陈小敏退役后,进入华南师范大学学习法律,希望用知识为更多人提供帮助。

毕业后,她受邀担任《羊城晚报》报社团委书记,在新的岗位上,她积极组织各项活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之后,由于长期的运动创伤一直未能彻底痊愈,在国内难以获得较好的治疗,陈晓敏最终选择了移民澳大利亚。

但即便身处异国他乡,她对公益事业的热爱依旧炽热,通过各种渠道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40岁时,陈晓敏创办了一个公益基金会,专门用于资助全国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教育。

金牌只是她人生中的一段精彩插曲,而她对梦想的追求和对社会的责任感,才是她人生赛场上最耀眼的奖牌。

大家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