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看到一个新闻,说雪糕已经悄悄降到5元左右了,还没来得及高兴,立马又出了冷链抽检发现部分雪糕存在大肠菌群超标,或与“粪便污染”有关。那么大肠菌群是什么呢?有什么危害?我们以后还能不能再吃雪糕了?食品安全如何看待?贺苏今天和大家聊一聊:
1.什么是大肠菌群?
大肠菌群指的是具有某些特性的一组与粪便污染有关的细菌,即:需氧及兼性厌氧、在37℃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
大肠菌群的食品卫生学意义是作为食品被粪便污染的指示菌,食品中粪便含量只要达到10-3mg/kg即可检出大肠菌。
粪便是人类肠道排泄物,其中有健康人粪便,也有肠道患者或带菌者的粪便,所以粪便内除一般正常细菌外,同时也会有一些肠道致病菌存在(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因而食品中有粪便污染,则可以推测该食品中存在着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潜伏着食物中毒和流行病的威胁,必须看作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危险性。
2.为什么雪糕里会出现大肠菌群?
简而言之食物被粪便污染了,雪糕工厂被自然界动物粪便污染的概率很小,那么只能是工厂卫生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说到这里肯定有人会说工厂里都是赤膊上阵的工人随地吐痰、大小便,但其实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应该是水质。
大肠杆菌虽然可以通过接触传播,但只要不是心理变态的人拿着粪便去污染雪糕,大概率是不会接触传播的,而且工厂管理制度再差,基本的粪便污染还是要管理的,不然一工厂的人都在粪便乱飞的环境下工作,也不符合逻辑。所以一定是水质收到污染。
这就不得不怀疑雪糕用的水到底是哪里来的,有没有经过质检,为什么会允许污染过的水制作成食品,相信此事件后对于食品用水应该更加关注。
3.还能不能吃雪糕?还有什么是能吃的?
个人觉得近期还是不要吃雪糕,如果实在想吃,自己拿牛奶、炼乳之类的做些简单雪糕解解馋。继“3.15”晚会曝光后,食用油与化工油混装、粪便雪糕又一次次为我们的食品安全敲响警钟,食品安全问题又一次被推到风头浪尖。我们在大呼严惩的同时,也要积极学习食品安全知识,明白哪些食物存在较高的风险,哪些指标是我们关注的要点,一味地把安全交到他人手里,吃亏的还是自己。
但我们也要相信国家,能够曝光出来是好事,找到问题,解决问题,预防问题,并不是隐瞒不报,并不是为了维护资本利益。食品安全关乎到每一个人,大家也要齐心协力,共同守卫舌尖上的安全。我是食品营养学贺苏,我们下期再聊!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