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中叶历史鲜为人知,或因三因:资料匮乏、研究薄弱、时光尘封。
原因有三:首先,文学作品匮乏,难以生动呈现这段历史;其次,历史本身过于严肃,缺乏吸引力;最后,教科书中的讲述方式亦显独特,难以引起大众兴趣。
更确切地说,我们对东汉中期的王侯将相史事所知有限,而非全然无知。相较之下,蔡伦、张仲景、班超等同时代杰出人物的事迹,我们则颇为熟悉。
细品之下,这个问题实则妙趣横生,颇值得一番探讨。
读东汉史,刘秀开国广为人知,三国风云更是耳熟能详。然自刘秀至黄巾之乱间,历史篇章却常被遗忘,这段时光仿佛被历史长河悄然掩盖。
这并非巧合,实则是众人所趋之常态。
这段历史的模糊,源于文学描绘的匮乏。如汉末三国,众人熟识多因《三国演义》之魅力。此书盛名远播,让东汉末年历史在民众心中,变得鲜活而深刻。
东汉开国,刘秀平定天下的传奇历程,常见于评书、山东大鼓等曲艺之中,统称为“东汉演义”。刘秀本身充满传奇色彩,网络时代更令其名声大噪,这段历史因而广为人知。
东汉中期,从光武帝至黄巾之乱,其间演义小说鲜有提及,即便至现代,影视作品亦寥寥可数,且难觅家喻户晓之作。
东汉中期历史鲜为人知,关键缘由在于文艺作品的匮乏,未能充分描绘那段岁月。
再者,这段历史显得尤为庄重严肃,难以轻易触及。
多数人初涉历史,偏爱那些情节跌宕、充满转折的史话。然而,东汉中期历史多显平淡,少了戏剧性元素,故常被视为乏味之篇。
东汉中期如此,诸朝代亦不乏此例。如唐朝,前期戏剧繁多,演义小说盛行,为人熟知;然中后期历史,知之者寡。北宋亦然,首尾两段广为人知,而中间百年,同样鲜有深入了解。
朝代更迭,多为开国与覆灭间波澜壮阔,故事繁多,深入人心。然王朝中期,国家安定,岁月静好,故事平淡无奇,少有人问津。
第三个缘由,源自教科书的叙述空白,那段历史里,帝王将相的辉煌篇章被悄然略过,鲜有提及。
初中历史课本中,东汉历史占尽篇幅,于浩瀚古史中熠熠生辉。全书五十章,东汉独揽四章,其地位可见一斑。
四章之中,首章细述东汉兴衰。开篇述刘秀创东汉,光武中兴;继之东汉中期,皇命短暂,外戚宦官更迭掌权,详情未及细陈;终至黄巾之乱,风起云涌。
随后,第二章聚焦于丝绸之路的传奇,核心人物囊括了张骞的探险、班超的拓展与甘英的足迹。至于东汉中期的帝王风采,文中却未着一字,留待遐想。
第三章聚焦东汉科技文化,精选六杰:蔡伦造纸,张衡观天,仲景医道,华佗妙手,司马迁著史,道陵传道。此六人,东汉时代之光,其影响远超帝王,深植后世心田。
尽管章节内容丰富,却对东汉皇室的任何一位君主保持缄默,未着一字提及。
第四章深入探讨了黄巾余波下的汉末风云,三国鼎立的壮阔篇章由此拉开序幕。
仅从教科书视角,我们难以洞悉东汉中期帝王将相的辉煌,因为书中对他们的描绘几近空白,无从追溯!
这段历史因文艺作品的缺席、本身平淡无奇,且教材鲜少触及,若众人皆能深谙其详,实乃奇事一桩!
东汉中期,王侯将相如何演绎历史大戏?这段历史的核心脉络,究竟是何模样?让我们一同探寻。
东汉中期,若扼要回顾,其历史脉络清晰呈现:一段波澜壮阔的时代篇章。
刘秀平定天下后,致力于甄选皇位传人。经其精心培育,最终与发妻阴历华之子刘庄,蜕变为德才兼备的储君。
刘秀辞世,其子刘庄承继大统,史称汉明帝。他主政十八载,秉持休养生息之道,更力主浩大工程,整治黄河,功绩卓著。
刘庄承继刘秀之基,东汉经近三十年修养,国力渐复。至汉明帝末年,重启北匈奴战事,并图西域。班超受命为使,踏上西域征途,重启汉廷对该地之控制。
两年后,汉明帝驾崩,其子刘炟继位为汉章帝。此政权更迭致汉朝对匈奴及西域的征伐计划暂搁。此时,汉朝主力撤回,便有了‘十三勇士归玉门’的传奇。
汉章帝时期,秉持休养生息之策,同时察觉国家思想纷杂,遂召开白虎观会议,旨在凝聚共识。此会成果斐然,确立了影响深远的“三纲六纪”思想体系。
“明章之治”下,东汉历汉明、章二帝之治,国力渐至鼎盛,有望一举灭北匈奴,掌控西域。然章帝早逝,遗志遂由子承,历史车轮滚滚向前。
汉章帝早逝,且生前过度宠信皇后窦氏,这一变故为东汉王朝的外戚势力干预朝政,埋下了伏笔,开启了外戚干政的序幕。
汉章帝逝后,其子刘肇年仅十龄即承大统。与此同时,窦皇后以太后之尊,垂帘听政,掌舵国事。
窦太后掌权东汉四年间,东汉展开了宏大的对外扩张。窦宪北征匈奴,勒石燕然;班超则稳定西域,复设都护府,成就了疆域扩张的辉煌篇章。
四年后,青春年少的刘肇,年仅十四,联手宦官与士族,猝然政变,颠覆窦氏。窦家时代落幕,刘肇独揽大权,东汉迈入汉和帝刘肇新纪元。
刘肇登基后,东汉步入辉煌十四载,引领国家步入鼎盛,此段辉煌被后世铭记为“永元之隆”。
遗憾之处,刘肇体弱多病,早逝令人叹惋。其育子之路亦坎坷,子女虽众,却难逃夭折命运。临终之际,唯余二子,一者病弱缠绵,一者初啼人间,令人唏嘘不已。
公元106年刘肇驾崩,皇后邓绥随即掌权,引领东汉步入邓绥纪元,开启了她主政的新篇章。
邓绥掌权后,扶持汉和帝幼子刘隆登基,即汉殇帝。然而,这位百日之龄的幼主,仅坐皇位八月便不幸夭折。
随后,邓绥未立汉和帝独子为帝,反从和帝兄长家择一子,即汉安帝刘祜,承继大统。
邓绥执政十余载,东汉频遭天灾侵扰,年年地震,余祸连连。粮食歉收,民不聊生。为解民困,邓绥毅然开放皇田园林,广施于民,共渡难关。
天灾骤至,东汉国力大减,公有土地流失严重。此变局加速了中期土地兼并狂潮,悄然铺垫了黄巾起义的动荡序曲。
邓绥掌权时,为抵御天灾,广纳贤才,技术精英得入仕途。蔡伦在此间精进造纸技艺,张衡亦步入朝堂,后创地动仪,诸多创新成果涌现。
东汉因天灾频仍,边疆管理渐弱,致使匈奴、鲜卑、乌桓、西羌、高句丽等势力趁机崛起,对东汉边境构成日益严峻的威胁。
邓绥掌权十余载,终因病辞世。汉安帝继之,却显稚嫩。他倚重宦官,听信乳母,然亦未废朝政。在位时,东汉重振雄风,边疆势力再遭压制,西域亦复归掌控。
汉安帝在位四年即病逝,其皇后阎氏随后掌权,为稳固地位,不顾其子,改立安帝堂弟刘懿为帝,即后世所称的‘东汉前少帝’。
刘懿登基数月即夭折,其后汉安帝幼子刘保,年仅十岁,竟与宦官联手,宫中除阎氏余孽,遂即帝位,后世尊为汉顺帝。
东汉步入汉顺帝治世,二十年时光流转。此君于中兴之际,堪称贤明。虽宦官之力助其登基,然掌舵后,非但未恃宠而骄,反力挫宦官之势,彰显非凡政治手腕。
汉顺帝时,边疆征战频仍,终使鲜卑、匈奴、西羌等族归顺。同时,他推行察举改革,畅通仕途。此间,张衡创制地动仪,张道陵则立‘五斗米教’,文化科技亦有所发展。
汉顺帝晚年亦陷外戚之困,溺爱皇后粱妠。帝崩后,粱妠以太后之尊,独揽朝纲。
东汉步入梁太后掌权的六年漫长期,一个全新的时代帷幕悄然拉开。
梁太后时代降临,她首扶汉顺帝幼子刘炳即汉冲帝,彼时尚为稚子,仅两岁。梁太后借此顺势掌舵国政。然而,天不假年,冲帝仅四月余便夭折,国运再添波折。
汉冲帝早逝,梁太后自刘氏宗亲中择刘缵,立为帝,世称汉质帝。时质帝已八岁,略知朝政。一日朝会,见梁太后兄跋扈,心生不悦,竟直呼其为“跋扈将军”。
汉质帝对梁家心生嫌隙,梁氏一族岂能坐视不理。梁太后兄长梁冀,心狠手辣,迅速行动,竟对质帝暗下毒手,致其不幸离世。
汉质帝不幸遇害后,梁太后慧眼识珠,于刘氏皇族中择取了刘志,册立为帝,开启汉桓帝之治。
桓帝登基四载,梁太后辞世。名义上,桓帝亲政,实则权柄仍紧握于太后兄长梁冀之手。
汉桓帝隐忍数年,暗中积蓄力量。梁太后辞世九载后,他骤然发难,一举铲除权臣梁冀。
汉桓帝即位,汲取前朝败训,双管齐下。一则严治宦官,遏制其干政;二则重启边疆征伐,倚重凉州三明,终结西羌百年侵扰,重振东汉。
汉桓帝晚期,土地兼并加剧,地方豪强崛起,独立倾向渐显。此背景下,党锢之祸爆发,成为一时之殇。
简言之,地方士族官员对宦官与外戚垄断朝政深恶痛绝,遂在地方铲除其羽翼。不料此举反遭汉桓帝误解为地方对抗中央,于是强力镇压。
随后,这群士族官员怂恿京城太学学子,散布诸多言论于城中,以此向京城施压。
此举激怒了汉桓帝,他断定官员暗中勾结,遂将涉事者冠以“党人”之名,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逮捕风暴。
此为历史上首次党锢之灾,标志着一段动荡岁月的开启。
汉桓帝逝后廿二载,皇后窦妙独揽大权。其子皆殒于宫闱斗争,故于宗室中遴选新君,刘宏遂继汉灵帝之位。
刘宏即位初,窦家图谋清洗宦官,反遭宦官先发制人,窦氏势力覆灭。随即,宦官乘势而起,助灵帝剪除外戚与士族,独揽朝政大权。
汉灵帝并未全然受制于宦官,他迅速反制,夺回政权,亲自执政。掌权后,他更巩固了自身地位。期间,与地方士族官员间的摩擦加剧,终致第二次党锢之祸的爆发。
汉灵帝平息外戚、宦官与士族纷扰,误以为天下安定,遂沉溺享乐。殊不知,东汉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底层民众生计维艰,已达绝境。
汉灵帝奢靡五年后,公元184年,张角引领太平道信徒,掀起了一场名为‘黄巾’的壮阔起义,震撼朝野。
其后,东汉末年与三国鼎立的传奇篇章缓缓拉开序幕,英雄辈出,烽火连天,一段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被后人传颂。
从刘秀至黄巾起义,这段历史以权力斗争为主线,皇帝、外戚、宦官与士族大臣轮番上阵,却显得单调乏味。相较于东汉的辉煌开篇与悲壮落幕,此段时期故事性薄弱,略显沉闷。
正是因此,文学创作者鲜少以这段历史为蓝本创作文艺作品,致使后世对其知之甚少。
若抛开王侯将相间的权谋博弈,纵观历史长河的主线,我们对此段历史的认知,实则颇为深厚。
从历史长河审视,真正深远影响后世的,非权倾一时的帝王、外戚与宦官,而是那些潜藏的力量与未名的变革。
谈及古人,蔡伦造纸术扬名,张衡创地动仪显智,张仲景、华佗医术高超,班超、班固则以文学武功传世,皆是华夏璀璨星辰。
与显赫的帝王将相相较,其存在之影响力实则甚微。在历史书籍篇幅有限之时,这些王侯将相难以入册,亦不足以被后世广泛铭记于心。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