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指牙疼虽然不是什么大病,可发作起来极其难受。但是请注意,口腔科医生可能会告诉你:“牙齿没有问题,不需要拔牙,建议去神经科就诊。”这就是善于伪装成牙痛的“天下第一痛”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是指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出现的阵发性、电击样剧烈疼痛,历时数秒至数分钟,间歇期无症状。这种疼痛可自发,也可由轻微的刺激(如表情肌的运动、微笑、轻微的触摸面部、微风的吹拂等)引起。
顾名思义,三叉神经就像树干一样长出三个叉,分布在脸部,从上到下依次是眼支、上颌支、下颌支。
任何一支都可出现疼痛,也可同时累及另外两支。
第一个叉(V1)叫眼神经,主要负责眼眶周围及脑门处的感觉。
第二个叉(V2)叫上颌神经,下眼皮到上唇之间的皮肤、上颌的牙齿、齿龈、口腔与鼻腔黏膜处的感觉,归它掌管。
第三个叉(V3)叫下颌神经,主要负责下颌的牙齿、舌头、耳颞区、下唇下方的皮肤的感觉。
与上面两个叉不同的是,它还负责帮助我们咀嚼食物。
所以三叉神经在人体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从口腔、面部、头顶部的感觉都由它负责,就连我们咬东西、咀嚼东西也要靠它。
病因:
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无明确的定论。目前较为支持的理论包括三叉神经微血管压迫导致神经脱髓鞘学说及癫痫样神经痛学说。此外,营养缺乏、精神刺激、口腔疾病等因素也可能引发三叉神经痛。
根据发病的原因,三叉神经痛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及特发性。其中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最为常见,占全部病例的75%。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理生理学假说认为,控制颜面部感觉的三叉神经感觉根受到血管的压迫,血管的搏动持续冲压三叉神经,导致疼痛的反复发作。
-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 无神经系统体征,如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的感觉、运动正常,角膜反射无异常。
- 应用各种检查并未发现明显和发病有关的器质性病变。
-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 由于机体的其他病变(如炎症、肿瘤、多发性硬化等)侵犯三叉神经所致。
- 有明确病因可查,三叉神经痛只是某种疾病引起的一种临床症状表现。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
药物治疗:
- 首选具有治疗神经痛效果的药物,如卡马西平、奥卡西平、普瑞巴林、苯妥英钠等。
- 营养神经方面的药物,如维生素B1、维生素B6、腺苷谷胺、甲钴胺等。
- 神经阻滞治疗:
借助消炎镇痛药物(主要是低浓度局麻药混合少量糖皮质激素)在三叉神经进行注射,消除神经炎性水肿和减少神经敏感性而达到治疗作用。阻滞有效但效果不持久的情况,也可酌情注射酚甘油或酒精使注射部位神经纤维变性丧失功能,阻滞神经感觉传导功能,从而达到止痛的功效。
- 射频消融及微球囊压迫术治疗:
借助X线或CT导向,经皮刺入三叉神经节位置,通过射频发生器加热使针头温度达到65℃到75℃,选择性破坏患者的痛觉纤维,达到治疗效果,称为三叉神经射频热凝术。
另外一种穿刺方法相同,但使用头端带有微球囊的导管,通过微球囊的压力,产生三叉神经半月节部分感觉神经元细胞缺血和变性,从而达到有效治疗,称之为三叉神经微球囊压迫术。
- 手术治疗:
显微血管减压术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一种治疗方法,可以通过对有血管压迫的三叉神经节进行手术分离减压,达到有效治疗。
-三叉神经痛的预防与日常保养-
- 避免触发因素:尽量避免刺激扳机点,如洗脸、刷牙、进食等动作要轻柔。
-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刺激和情绪波动,保持心情愉悦。
- 营养均衡:注意饮食均衡,避免营养缺乏。
- 定期体检:对于中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应定期体检以排除潜在病因。
- 不要预防用药:有些病人由于担心复发,三叉神经痛不发作的缓解期也不敢停药,这是不对的。
当我们对三叉神经痛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后,在面对这种疾病时,我们就知道这种疾病可防可治,没有那么可怕。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