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当你坐在餐桌前,面对一桌色香味俱全的美食,第一口下肚,味蕾瞬间被唤醒,食欲如潮水般涌来。随着你一口一口的吞掉食物,你的胃正向大脑发送着信号:“我已经饱了。”然而,这个至关重要的信息,却要在大约20分钟后,才能被大脑完全接收并理解。
当我们开始进食,食物首先进入的是胃。胃壁上的感受器会立即感知到食物的进入,并释放出多种激素和神经信号,其中最重要的是胃泌酸调节素(Ghrelin)和胃饥饿素(Gastrin)的减少,以及胆囊收缩素(CCK)和肽YY(PYY)等饱腹感激素的增加。然而,这些化学信号并不直接作用于大脑,而是需要通过血液循环系统传输至下丘脑等关键脑区,这一过程需要时间。
下丘脑作为调节食欲和能量平衡的重要中枢,接收到来自胃部的信号后,会综合评估当前的能量需求和存储状态,进而调整我们的饥饿感和饱腹感。但由于血液循环的速度限制以及信号在神经系统中的传递效率,这一过程通常需要大约20分钟的时间,也就是说大脑需要二三十分钟之后才能知道自己已经饱了。
当然,大脑控制你进食与否的考核标准还有很多,包括其它一些激素,胃部的伸缩情况,嗅觉、味觉刺激等等,都是通过电信号直接传入大脑的,传播速度极快。这就是为什么你闻到或者吃到一些食物,会瞬间刺激你的进食欲望。
胃饱了和大脑知道胃饱了这之间的时间差很有可能导致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摄入过多的食物。等我们反应过来的时候,肚子上可能已经长好游泳圈了。
有研究表明,细嚼慢咽能让血糖变化更加平稳,并且能让人感觉更饱,从而利于减肥。在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人们基本十分钟内就完成一顿饭,但这样的饮食习惯不仅容易导致肥胖,还可能引发消化系统的疾病。因此,吃饭的时候可以放慢进食速度,给大脑足够的时间去感知饱腹感,这样会更有利于维持健康的体重和消化系统功能。
有专家将饱分出了等级:五分饱是已经不觉得饿,但是对食物还有较高热情;七分饱是还没有感觉吃饱,但是进食速度没有这么快了;八分饱是感觉到胃里面满了,但是如果要再吃几口也还行;十二分饱是感觉食物已经到嗓子眼,所谓吃自助餐,扶着墙进,扶着墙出,就是这种忘我的境界。
中国传统谚语称:吃饭七分饱,健康活到老,吃饭的时候细嚼慢咽,再给自己大脑20分钟的缓冲时间,觉得差不多快到七分饱的时候就可以停止进食了,这才是维持我们身体最健康的饮食习惯。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