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伋,字思,是春秋时期渔阳(今宝鸡市千阳县水沟镇燕家山)人。他一生曾三次来到鲁国师从孔子研习儒家文化,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据《燕氏家谱》记载,燕伋一家三代同堂,是一个家道殷实、知书好礼的耕读传家之旺族。正因为有这样的家庭生活环境,燕伋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当时,孔子在山东曲阜办学授徒,声名远播,世人共仰。开明的燕伋父亲,早就想让儿子远去鲁国求学,但因燕伋年幼,路途遥远,未能成行。燕伋十八岁之时,娶妻壤氏,贤惠知礼。大概是十九岁到二十岁时,燕伋的父母相继去世。二十二岁那年,他在妻子壤氏的支持下,遵照父亲的遗愿,爬山涉水,负笈千里,前往鲁国拜师求学。
二十三岁时,燕伋跟随老师孔子及同学南宫敬书、仲由等人,周游列国,传播儒家文化。经过五年的研习,燕伋二十七岁回到故里。在家过了八年的耕读生活后,他于三十五岁时,又去鲁国,跟随老师孔子读书考察。这次,他在鲁国住了五年,开阔了眼界,扩展了胸襟,增长了见识。
燕伋第二次从鲁国游学回来后,开始在渔阳办学教书,正式传授儒家学说。他在渔阳传道授业十八载,直到周敬王十一年(公元前484年),因孔子的儿子伯鱼去世,燕伋第三次赴鲁,留住四年,正想要回家之时,又逢尊师孔子去世。于是,他又留在鲁国,与众学生为孔子办理丧事,戴孝守灵三年后才返回故里。一年后,燕伋因病去世,享年六十五岁。
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燕伋至诚尊师,乐于教育,兴学育人,真正地秉承了师志。在他潜心教书育人的十八年里,撮土垫足,筑台望鲁,其尊师之举天地可鉴,其精神之大流传万世。
纵观燕伋的一生,最为被后世所称道的有两件事:其一,三次赴鲁研学,把孔子的儒家学说传播到西北地区。其二,就是身体力行,尊师重道,为后世树立了“天下第一尊师台”的千秋典范。
作为西秦儒家文化传播的第一人,在燕伋的身上,集中体现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结合燕伋的生平事迹,可以把燕伋精神概括为四“心”:一心向学,潜心授业,忠心爱师,真心做人。
一心向学,是燕伋精神的核心。春秋时期的千阳,属于西秦之地。秦国在春秋诸多国家里,虽是大国,但国力贫弱,而蕞尔之地的千阳,地偏民穷,应该还是没有开化的蛮荒之地。燕伋在家庭教育的感召和熏陶下,从二十二岁开始,一直到他六十五岁去世,前后三次赴鲁求学。要知道,以当时的客观条件,要从千阳前往山东,即使不背负行囊,一路上的艰辛,常人难以想象。燕伋能有如此毅力,如此心志,不远千里求学,一方面来自于父亲的遗愿和孔子儒家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另一方面更是来自于燕伋非同凡响的求知意愿。他的这种一心向学的精神品质,正是他克服一切客观困难,乐此不疲研学的动力所在。
燕伋前后三次赴鲁求学,共计十三年。作为一名自费“留学生”,他追随当时最好学校里的最好老师,发奋读书,最终跻身于孔门快班里的优等生。从燕伋的学习成绩来看,他拥有良好的学习素质,扎实的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他应该比其他学生更勤奋、更好学。在鲁国“留学”期间,燕伋一方面跟随老师孔子学习儒家文化学说,另一方面他在和老师同学周游列国时,考察西周政治制度,探讨诗书礼仪。孔子去世后,燕伋还和他的同学们一道,整理编辑了《论语》等孔子著作,为儒家学说在中国历史上发扬光大,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燕伋历时十三年的求学经历,是他人生的高光时段。而他孜孜不倦、一心向学的品质,正是燕伋精神最闪光的地方。时至今日,燕伋这种对知识矢志不渝的追求,对我们当下读书人,依然有着积极的启发意义。
潜心授业,是燕伋精神重要组成部分。燕伋第二次从鲁国游学归来,已有四十岁。此时的他,经过儒家思想的熏陶,早就成为一位眼界开阔、学识渊博的“大儒”。这样一位有本事的人,学成归来后,面临自己的人生,可以选择多种“职业”可做。儒家有“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对于孔子门下的“优等生”,最先选择做的就是当官。而“一意孤行”的燕伋,没有选择学优则仕这条有“前途”的路。他回到故里,在现在的千阳县城关镇西关村裴家台这个地方,窑洞办学,潜心授业,历时十八载,直至人生的尽头。
燕伋的这一人生选择,让千阳这方蕞尔之地,有了文化积淀,焕发出勃勃生机。试想一下,二千多年前的燕伋,以老师孔子为榜样,放下心中对尘世的那份眷念,甘愿清贫。这样的人,若是没有强大的品质和信念做支撑,怎会有如此精神!
在漫长十八年里,燕伋传道授业,教书育人,开启了西府教育先河,让这方缺少文化滋养的土地,盛开了文明之花。我们不难想象,燕伋办学的这十八年,条件是非常艰苦的。这期间,他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各种困难,每天起早贪黑,勤勤恳恳,谆谆教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使读书成为当时的一种风气。
毫不夸张地说,燕伋继承了孔子的学说思想,不仅让千阳及周边地区成为文明开化之地,也让西部大地的文化教育事业受到极大教益和影响。从这一点来说,潜心授业的十八年,成就了燕伋一代宗师,也让燕伋精神有了穿越时空的强大力量!
不为名利,潜心授业,甘为清贫,坚守教育,这是燕伋精神最值得称道的地方,也是燕伋精神对我们当下教师给予的最大启发。
忠心爱师,是燕伋精神最宝贵的一笔财富。面对人生抉择,燕伋不为世俗名利所惑,最终选择和他老师一样,设坛授教做人师。这一重大选择,一方面是和个人追求息息相关,但另一方面,绝对和老师孔子言传身教的影响密切相关。从这一层面来讲,燕伋是真正意义上爱他的老师。
燕伋第二次从鲁国求学归来后,就在自己的家乡设坛授教。教书期间,他思念着自己的老师孔子,因受当时条件所限,再加之教学繁忙,他只能把爱师的情感,深藏在心里。情之所至,燕伋每日就去高处向东遥望鲁国,试图看见自己的老师。奈何远方高山阻挡,于是乎,在他每天去高处遥望鲁国之时,就用衣襟撮土垫足,以此增加高度,远眺鲁国。一年又一年,天长地久,日积月累,便形成了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高约十米,底径三十多米的土台,现在我们把这个土台称之为天下第一尊师台——燕伋望鲁台。这座用历史黄土堆起来的尊师台,见证了燕伋赤诚的爱师之情,更把中华民族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演绎到了极点。
燕伋忠心爱师的另一体现在他第三次去鲁国的这件事情上。第三次去鲁国,燕伋已经五十八岁了。这个年龄,在当时绝对算是高龄。他不顾年老体衰,又一次踏上漫漫路程,只为去鲁国吊唁孔子的儿子孔鲤。随后,孔子去世,燕伋为师守孝三年,尽到一位学生的“忠”。从鲁国回来的第二年,燕伋就离世了。
可以说,燕伋忠心爱师,是纯粹的,更是赤诚的。他的这种爱师行为,体现在一个字“忠”上。无论是选择做人师,还是撮土垫足、再赴鲁国,燕伋身上所表现出的尊师精神,都是知行合一,言行相顾的。
燕伋的忠心爱师,是燕伋精神的精粹。即使把这种精神放在我们现在这个社会,依然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
真心做人,是燕伋精神的拓展延伸。在家耕读了八年之后,燕伋在他三十五岁之时,又一次风餐露宿,前往鲁国,继续跟随老师孔子读书考察学习。在这五年里,燕伋随老师外出游学,周游列国,收获很大。
在燕伋的恳求下,老师孔子放下对秦国的成见,准备西访秦国。孔子率领子路、颜回、燕伋等诸多弟子,晓行夜宿,一路向西,浩浩荡荡进入西秦门户——潼关。不知是孔子暗中授意,还是灵机一动,想要考验一下燕伋品行,于是就故意在路边置放了一锭银子。燕伋不知原由,看到银子之后,不为所动,用手指在旁边写道:横财不发有德之人。孔子见状后,对燕伋的品德大加赞赏。因此,他由燕伋做人的品德,得出这样的结论:秦国人的品质高尚,知书懂礼,不需要他前往进行思想文化的教化和启迪。
从这件事情上看,燕伋的确是品性高洁的一个人。燕伋每次随孔子外出游学时,不怕吃苦,乐于助人,从不以孔子的高徒自傲,经常用铁扁担担着书籍等物件,深得老师孔子的赞赏和同学们的喜爱。
不难理解,燕伋真心做人这一品质,不仅仅体现在鲁国求学这一时段,更贯穿于他整个人生过程。可以这样说,他的人品和他的文品,不仅深深地影响着他的学生,而且让燕伋精神有了更多内涵和意义。
燕伋精神对后世的影响是很大的。时至今日,燕伋精神仍然熠熠生辉,散发着新时代的光芒。从“四心”学习燕伋精神,从“四心”继承发扬燕伋精神,是我们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无论是学生,还是走上工作岗位的人,都应该从燕伋精神中汲取力量,脚踏实地,学到服务于国家人民的真本领。作为老师,更应该学习燕伋精神,潜心教书育人,做新时代的“大先生”,勤勤恳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征程上,扬鞭策马,不断进取!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