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戚家的孩子今年上一年级了,这是她第一个暑假,放假偶尔会来我家玩两天。她在家不太愿意做作业,让父母也很头疼。为了保证暑期作业的完成,她的父母不得不给她制定了每天的作业计划。
来的第一天,计划只完成了50%。于是第二天在家人的强烈要求下,她又开始继续完成作业计划。刚好这天我休息在家,有机会好好观察她不爱做作业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我发现她会不断地询问周围的大人,但凡题目有点难度都忍不住要问一下。这时,如果大人们忙了就会直接告诉她答案,有空时说完答案后便会顺带着给她解释两句。她轻松地就获得了问题的答案,完全不用经过大脑。可以说,作业不是经过思考后的大脑劳动成果,而是靠嘴皮子问出来的。这个行为的严重之处不仅是孩子学会了偷懒,更糟糕的是会毁掉孩子完成作业的兴趣。靠嘴皮子完成的作业,不管完成得再多,孩子不会有丝毫的成就感,做作业只是在应付任务。若是靠自己独立思考做作业,完成时孩子会油然而生一种自我肯定所带来的愉悦感受,构成了孩子完成作业的内在动机。
这天完成的是语文的阅读训练,从题目看来,对一年级的孩子而言确实要动些脑筋。于是有大人开始当着她的面讨论:“现在对一年级的小孩就出这种题,难度也太高了吧,不知道老师是怎么想的!”我马上示意他们停止这样的讨论,因为这种舆论会给孩子造成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大人们都觉得它难,那我想不出来很正常。”更为自己的不动脑筋找到一个再合理不过的借口。在我看来,既然老师可以出这些题目,证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可以完成。如果孩子不能理解题目,可能只是缺乏有效的引导。
聚焦到问题所在,于是我开始辅导孩子。
当她表示不能理解题目在问什么时,我让她把题目再读一次,先“猜猜”它在问什么?基本上,她每次都能“猜对”!她猜对时我就给她比划大拇指点赞。她总能“猜对”的表现更验证了她之前只是习惯于依赖而已。
而当她懂得题目在问什么,却仍然不知道如何解答时,我让她再把题目的短文阅读一遍,一遍不懂,就再“缩小包围圈”:提示她把答案所在的小自然段读一遍,基本上她都能自己找出答案来。如此几次下来,我对她说:“我发现,你其实完成作业挺棒的”。然后她也带着胜利的表情满意地回到自己座位上继续做题。
后面她再忍不住又要问我时,我知道哪些又是习惯性依赖,我会说:“不用了吧。你应该也是懂得,再读两遍好好想想,我相信你能行!”我试图通过我的语言,对她予以婉转的肯定,并使我们的关系从“监督者和被监督者”转化为“支持者和被支持者”。她说:“那好吧!”于是自己就认真读起题目,若有所思。做出来后,就会向我得意洋洋地显摆她的答案。
有时,某些题目她确实一时想不出来,我会通过以下方式引导她,改善她的学习主动性:
1、首要原则:绝对不要直接给答案,通过给予提示,设计“递进式的提问”让孩子自己把答案说出来。比如有一道题讲:“114是查号电话,119是火警电话,110是匪警电话...”,问:“查当地少年宫的电话应该拨打什么号码?”孩子总是答错。于是我问:“你知道‘查号电话’是什么意思吗?”她说:“是不是查电话号码的?”我说:“对,那是不是查所有电话号码都可以呢?”她说:“应该是的。”我进一步道:“那你再看看题目问什么。”她于是又念了一遍题目,马上就写出答案了。
2、贴近生活,贴近兴趣点地予以引导。她问我:“美丽的近义词是什么?”我知道她喜欢看《奔跑吧兄弟》,于是我问她:“你除了说Angelababy美丽,还会说她什么呢?”她不假思索地回答“漂亮!”题目的答案就这么愉快的自然呈现了。
3、为孩子做直接演示,比冰冷的数字更有趣。比如上文查少年宫那道题,孩子答完后,我直接用手机拨打114,并打开扬声器,询问接线员当地少年宫的电话,再拨打刚才查到的电话号码,电话那边响起:“欢迎致电汕头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小朋友因为没尝试过,觉得很神奇,并通过这道题目学到了用电话查号码的生活常识。我对她说:“我们学的知识还是很有用的吧?”她拼命点头。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不再感到知识是索然寡味的。正好相反,通过切身的体会,证明是生动实用的。
4.教会孩子一些关于学习的新技能。亲戚家的孩子一看到不懂的字,就非要跑来问一下,这样下来,一道阅读题便要问好几次。比如一道题写:“牵牛花很多,像繁星一样。”她问我:“繁是什么意思?”我说:“我来教你个方法,让你自己能弄明白不懂的字,想学吗?”她很惊讶。我说:“你把这句话除了这个生字以外的所有懂的字读一遍。”她读过后,我问她:“牵牛花很多,那与天上的星星有什么关系?”于是我手机百度了以下这张照片:
她想了想兴奋地回答:“我知道了,天上的星星也是有很多很多。”我接着问:“那你猜这个繁字是什么意思?”她不确定地回答:“是很多的意思吗?”我说:“你又答对啦!”用相同方法猜对好多个生字后,她显然变得信心满满。每次她再问我,我就说:“你先猜猜看?”猜对我就予以肯定,猜错了我就给予提示或让她把句子重读一遍,继续猜直到猜中为止。
当天的作业完成后,小女孩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毫无负担地玩了一下午,还跟我一起看了一部动画电影。电影看完后,孩子不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显得有些无聊。我抓住这个时机,漫不经心地说:“你或许可以考虑一下,先把明天的作业完成了,这样明天就可以更轻松了。你今天做的很快,我想应该很快可以完成。”我以一种“你可以考虑一下”的口吻询问孩子,是为了不想让她感觉到我的压力。在无聊的时刻,做会作业也是一种好的调剂,还能减轻明天的负担,况且今天作业完成的很愉快,这些都足以成为孩子决定做作业的内在动机。但如果让她感觉到压力,会把她的内在动机置换掉,变成一种外力胁迫,引起她的反感和抵触。其实我并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可没想到这么一问,孩子却真的去做作业了。在这种“自己主动选择”的情况下,效率很高,不到一小时的时间又把第二天的任务完成了。
在完成的一刻我与她一起欢呼雀跃,我问她:“做会作业再玩一会,是不是比只玩却拖欠作业更快乐?更轻松?”她连连点头道:“真是这样的。”我的庆祝行为和提问,目的是不留痕迹地植入“完成作业可以让人愉悦”的观念。
今天完成作业的体验对她而言绝对是生动有趣,更重要是有成就感的。其实每个孩子对这个世界都是充满好奇的,这种好奇心就是学习的原动力。学习新的知识、技能,由不懂到懂,再向周围人展示自己的成果,并在赞许中获得成就感。从蹒跚学步到画画、认字,无一不证明了孩子们对于学习的热忱。若孩子厌恶学习时,不是学习有多难,只是单一、缺乏引导的教育方式把学习变成一种“不好玩”的负担。孩子真的天生不爱作业吗?或许只是我们一直用错方法罢了。想让孩子喜欢动脑筋学习,那么家长先要动脑筋去教育。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