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的军舰自造计划今年可谓颇具“收获”:轻型护卫舰原型舰相继开工、沱江级量产型首批次全部交付、海鲲号潜艇即将试航等,都令台海军有了几分成就感。就在近日,岛内代号为慧龙专案的水下无人载具测试平台在苏澳港首次下水测试。岛内非常重视慧龙专案,几年来一直都低调保密,此次终于见到整体概貌,那么该平台真实用途和前景究竟是什么呢。

(慧龙平台下水测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慧龙平台下水测试)

慧龙专案的正式起步时间是2019年,岛内“前瞻及关键技术研究委”为此投入了36.68亿新台币的巨资,委托中山科学院在4年间搞出大型水下无人载具测试平台,其中7.65亿新台币用于载具结构体设计、制造、装备组装与实测。2021年3月15日由龙德造船厂中标负责建造。

既不是小潜艇,也不是UUV

今年的五月下旬,慧龙平台在宜兰苏澳的龙德造船六厂厂外首次被发现,为了防止泄露外观细节,当时用防水帆布进行整个包裹,不过通过明显的X艉舵及围壳轮廓,还是能一眼看出这是特殊的、用于水下的装备。

该平台排水量约100吨,长度为30米、宽3.6米,采用了双壳体设计,内压壳长度20米,算上凸起的围壳,总高度为6米;从体量与外观来说,更像是一艘小型潜艇,上面装载了岛内自研的水下武器、声呐及相关测试仪器,据台媒披露还配有两具鱼雷发射管。平台测试期为1年,测试地点包括台岛东部外海与台湾海峡;

(慧龙平台外观尺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慧龙平台外观尺寸)

平台的外型与内部设备,与世界现役小型潜艇差别并不大,曝光后岛内军事专家兴奋的认为,这就是台海军大型无人潜航器,也就是UUV的原型艇,未来会打造成类似于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的杀人鲸无人潜艇,是改变台海水下力量的重要砝码!

目前这艘“原型艇”,是一个无动力、可满足在水面或水下测试的科研平台。仔细观察会发现,平台的耐压壳其实与潜艇焊接成一体不一样,设计为可打开艇身来方便安装不同测试装备,并随时可以更换。目前慧龙平台是要靠海上工作船用吊机将其放入海中,以特殊缆线与电缆连接,来测试耐压壳的真实耐压水平,获得放到海中多深才会漏水的极限深度;为防万一,慧龙平台先会在苏澳军港内进行深度测试,待一切稳定达到设计标准后,才会逐步移到苏澳港外附近海域进行测试。

从公布的现场照片也证实了这一点,将平台放入水中不同深度来模拟潜艇在水下长时间运作的环境,分别进行各项设备组件测试,通过监控与所得数据分析,就可准确验证设备与组件运用在潜艇上的性能与可靠程度。

模拟潜艇水下运作环境,这两项测试是关键

按岛内计划,后续要利用平台优先进行的项目,是中山科学院自研的万象系列水雷所运用的水下定位启动系统,该系统可让万象系列水雷坐底后进入休眠静止,透过定位可知其有没有受海流影响而位置移动,作战前再启动水雷感应系统进入备战模式;另外平台预留的鱼雷管控制装置,未来可协助台海军在实施潜艇试射操雷前的各项水下测试项目。

(5月底首次被曝光时的慧龙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底首次被曝光时的慧龙平台)

平台未来测试的重点还有潜艇的燃料电池,平台可模拟出潜艇环境的真实参数,所以只要燃料电池在慧龙平台上顺利通过测试,基本就说明具备在潜艇上实际应用的能力。另外,传出的规划不止如此,还有将来可以施放小型无人艇,对目标进行监控、锁定及攻击。

岛内都期待未来慧龙平台能装上航行设备,成为靠遥控方式或自主方式在水下航行的无人化、智能化作战平台。由于无人潜航器能够在任何其他装备无法进入的水下海域长时间执行任务,并具有更强的隐蔽性,因而在现代海战场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目前慧龙平台短时间内还不足以发展成为这样的装备,但不可否认的是平台具备相应的改造能力,一旦条件成熟,现有技术储备就可迅速转化;再加之台海军想借助该平台,优先提升其极为重视的“不对称”作战中的水雷战能力,这是相当值得我们关注并重视的。

(岛内建造的用于测试的耐压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岛内建造的用于测试的耐压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