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经度115°59′52''-115°59′31''E,纬度40°21′9''N-40°21′15''N。史称天下九塞之一,是万里长城的精华,在明长城中,独具代表性。该段长城地势险峻,居高临下,是明代重要的军事关隘和首都北京的重要屏障。八达岭地理环境优越,自古以来就是通往山西、内蒙、张家口的交通要道。[1]
气候状况
北京八达岭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依山傍海,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非常分明。春花、秋月、夏雨、冬雪各具特点。年平均温度为11.8℃,最冷1月份平均气温为-4.6℃,最热为7月份,月平均为26.1℃。八达岭的年平均气温比北京低3℃以上,成为“夏都”延庆的旅游龙头。北京春秋季较短、冬季稍长,年均降水量644毫米,无霜期为180天。[2]
播报
历史沿革
古代修建
据《史记》记载和文物工作者普查,都证明八达岭一带在战国时期筑有长城,而今仍见残墙、墩台遗存,其走向,与今明长城大体一致汉习记载:曾设军都、居庸两座关城。北魏《水经注》说:“居庸关在居庸界,故关名也,南则绝谷,垒石为关址,崇墉峻壁,非轻功可举……其水历山南,迳军都界……”因此,有专家认为汉置居庸关,关址在八达岭。
八达岭长城
一千五百年前的北魏,曾在八达岭一带修筑长城。据《魏书世祖本纪》记载,北魏拓跋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在国都平城(今大同)以北,修筑长城,名叫“畿上塞围”,东起上谷军都山(即八达岭一带),西至黄河岸。后来到北齐王朝天保六年(555年),又修筑长城,西起大同,经军都山东去,把长城延长到了海边。
明朝重筑
八达岭长城,建于明朝弘治十八年(1505年),对八达岭长城进行了长达八十余年的修建,共1300多里。并将抗倭名将戚继光调来北方,指挥长城防务,是中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一部分。[3]
开发利用
1953年修复关城和部分城墙后,辟为游览区。经多次整修,可供游览地段达3741米,其中南段1176米、北段2565米,共有敌台16座。[3]
八达岭长城
1961年3月“万里长城——八达岭”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
1961年,国务院确定八达岭关城和城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2年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八达岭作为北京八达岭-十三陵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3]
1984年,在邓小平同志“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倡议下,古老雄关更换新颜,先后修复敌楼19座,城墙全长3741米,使游览总面积达到1.9万平米。[3]
1986年,八达岭被评为新北京十六景之一,全国十大风景名胜之首。[3]
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4]
1991年8月,八达岭作为万里长城的精华,在北京故宫博物馆,接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人类文化遗产证书。[5]1991年12月,在珠海举行的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评选活动揭晓命名大会上(全国候选景点94个,回收有效选票48万张),八达岭因其景点著名,以37万张的绝对多票数,成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首。
八达岭长城
1992年被评为“北京旅游世界之最”中的第一名。[3]
1995年八达岭长城被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
1998年,八达岭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交通十分便利。
2000~2009年,共有500余名世界各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执政党领袖登上过八达岭长城。[3]
2007年5月8日,八达岭长城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3]
2016年7月29日开始,八达岭长城向现役军人、残疾军人免收门票。[6]
2019年6月1日起,八达岭长城景区开始实施全网络实名制预约售票,并试行单日游客总量控制,每日最大流量为6.5万人次。提前7天预约购票,扫码购票只需1分钟,持身份证入园更快捷。[7]
2019年7月,八达岭特区办事处正式接管了原由八达岭旅游总公司管理的八达岭长城水关段和古长城段,水关长城和古长城将与八达岭长城一起由八达岭特区办事处统一管理。水关长城为八达岭长城的东段,古长城为八达岭长城的西大门,同属于八达岭长城军事防御体系,极大丰富历史原貌、水门制敌、考古遗址、自然生态等文化价值。[8]
2019年9月30日,北京八达岭长城上演灯光秀。[9]
2023年12月,北京八达岭长城开放区域延长1245米,从南七楼一直蜿蜒至南十六楼半。[45]
2024年,延庆将做好长城文物保护,完成八达岭段长城修缮,并适度扩大开放区域,加快推进长城博物馆改造提升,精心筹办长城文化节,让海内外游客感受长城文化的深厚、长城精神的博大。[46]4月30日,八达岭夜长城开放,从五一假期一直延续到十一假期,开放段落为北四楼至南四楼。[47]5月,以八达岭长城景区为核心,延庆区正以5A级标准统一打造世界级长城大景区,八达岭段砖石长城将修缮完成、全线贯通,逐步开放。[48]
播报
名称由来
八达岭这名,最早时见于金代诗人刘迎的长诗中《晚到八达岭下,达旦乃上》和《出八达岭》。元代,这里称“北口”,是与南口相对而言。南口在北京北郊昌平县境内,从南口到北口,中间是一条40里长的峡谷,峡谷中有万里长城的著名关口“居庸关”,这条峡谷因此得名叫“关沟”。八达岭高踞关沟北端最高处。
八达岭长城夜景
八达岭长城
八达岭长城
八达岭长城
八达岭长城
八达岭长城
八达岭长城
八达岭长城
八达岭长城
八达岭长城
八达岭长城
八达岭长城
八达岭长城
八达岭长城
八达岭长城
八达岭长城
八达岭长城
八达岭长城
八达岭长城
八达岭长城
八达岭长城
八达岭长城
八达岭长城
八达岭长城
八达岭长城
八达岭长城
八达岭长城
八达岭长城
八达岭长城
八达岭长城
八达岭长城
八达岭长城
八达岭长城
八达岭长城
八达岭长城
八达岭长城
关于八达岭的名称有几种由来:
1、由“八大岭”谐音而得名。因这一带山峦层叠,地势险峻,据说所建的长城在这里要转八道弯,越过八座大的山岭,当年兴建这段长城很艰难,工期迟迟完不成,曾先后有八个监工为其而死。最后通过仙人的点化,采取“修城八法”,即“虎带笼头羊背鞍,燕子衔泥猴搭肩,龟驮石条兔引路,喜鹊搭桥冰铺栈”,才把建筑材料运送到山上。所以人们就把这段长城称为“八大岭长城”,后来地名就谐音成“八达岭”。
八达岭长城
2、由“巴达岭”谐音而得名。相传元代有一位叫“巴达黎黎”的皇帝到此,见这里关山险峻,层峦叠翠,于是龙颜大悦,给此处赐名“巴达岭”,后讹传为“八达岭”。但查阅《历代帝王录》、《中国皇帝大事年表》等史料,均查不出元代有过叫“巴达黎黎”的皇帝,却有一位叫爱育黎拔力八达的,他就是元代第四位皇帝仁宗。据传他出生在八达岭所在的延庆县内。
3、由“把鞑靼”谐音而得名。据传明代时,八达岭一带曾一度成为防守满族军队的前沿阵地,因明时汉人把东北方的满族人称为“鞑靼”,所以有人认为八达岭是“把鞑靼”(意为把守鞑靼之岭)的谐音。
4、由“八道岭”谐音而得名。传说明末李自成率起义大军征战到此,受阻于长城之外,李自成心急如焚。这时探马来报,说前方还有八道险关。李自成听罢长叹一声:“这里的八道岭实在是难以越过,看来强攻是不行!”于是命令起义大军改道而去,后来这里被称为“八道岭”。
以上四种说法没有确切的文字记载,难以考证。
5、其实最可信的说法,应是明代《长安客话》的解释,“路从此分,四通八达,故名八达岭,是关山最高者”。因为八达岭是居庸关的外口,北往延庆、赤城、蒙古,西去张家口、怀来、宣化、大同,东到永宁、四海,南去昌平、北京等地区,可谓是四通八达,所以它是古代一条重要的交通要道和防卫前哨,素有“京北第一屏障”之称。[10][39]
长城雪景
播报
建筑结构
八达岭长城其关城为东窄西宽的梯形,建于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嘉靖、万历年间曾修葺。关城有东西二门东门额题“居庸外镇”,刻于嘉靖十八年(1539年);西门额题“北门锁钥”,刻于万历十年(1582年)。两门均为砖石结构,券洞上为平台,台之南北各有通道,连接关城城墙,台上四周砌垛口。前后共建墩台1316座。
八达岭长城
八达岭长城典型地表现了万里长城雄伟险峻的风貌。作为北京的屏障,这里山峦重叠,形势险要。气势极其磅礴的城墙南北盘旋延伸于群峦峻岭之中,视野所及,不见尽头。依山势向两侧展开的长城雄峙危崖,陡壁悬崖上古人所书的"天险"二字,确切的概括了八达岭位置的军事重要性。[1]
播报
主要景点
望京石
位于八达岭关城东门外,“居庸外镇”关门前大道南侧。为一块高1米、长15米的天然花岗石,上刻“望京石”三个字。[1][11]
望京石
天险留题
位于东关门内侧,今熊乐园右上方山崖上。在一块凿平的崖壁上,刻有“天险”二字,为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延庆州知州童恩所题,保阳刘振宗镌刻。[1][11]
弹琴峡
位于五贵(鬼)头山下,为关沟胜景之一。[1][11]
关隘
八达岭原为隘口,后建关城。明隆庆三年(1569年)至万历十年(1582年)在各口修建障塞,并在各口两侧的山上建起边城、梢墙、挡马墙等,后来逐渐增建为长城,并修筑敌楼、墩台。起自川草花顶,经石佛寺口、青龙桥东口、青龙桥西口、王瓜峪口、八达岭口、化木梁口、于家冲口、黑豆谷口至石峡峪,全长约12千米。八达岭长城、关城、城墙、要塞及关沟中部的居庸关构成明代北京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12]
弹琴峡
岔道城
岔道城
据《延庆州志》记载:“岔道有二路,一至怀来卫,榆林、土木、鸡鸣三驿至宣府(今宣化)为西路,一至延庆州、永宁卫、四海治为北路。”故得名“岔道”。根据考古报告,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岔道城开始修筑,历经三十余年终于建成,整个城呈不规则长方形,中间略鼓,两端略缩依山势而建,北部城建在半山之上。整个城东西510米,南北宽185米,为船形。全城总占地面积约8.3万平方米,城墙高8.5米,由石条城砖、石灰、泥土筑成。城上设有马道,外侧宇墙设垛口、望孔、射口,南城墙有烽火台2座。城墙的建造分为两个时期,早期是内夯土,外用石块加白灰砌筑,晚期又在原城墙外用条石和砖砌筑。[12-13]
古炮
陈展于八达岭关城内登城入口处的马道旁,共有五尊铁炮,为当时的先进武器之一。其中最大一尊炮筒长2.85米,口径105毫米,射程达千米以上,威力甚大。炮身上刻有"敕赐神威大将军"字样,为明代崇祯十一年(1638年)制造。该炮是1958年从八达岭东十余里的张堡地方运来的。另外四尊牛腿小炮,为1957年整修长城时的出土文物,同时还发掘出数百枚炮弹,均为明朝制品。据《武备志》记载:“古代以机发石,其机之木架,形如虎蹲。后来使用火炮,炮身短而粗大,以发开花弹者,名虎蹲炮,俗称田鸡炮”,由此可见当时武器情况之强盛。[12]
古炮
关城
八达岭关城东门外有一座庙,名望京寺,内有石岩凿成的大悲佛像;西门外立有牌坊,横额书“驱胡万里”。弘治十八年(1505年)经略边务大理寺少卿吴一贯修建关城时,庙及牌坊皆拆毁。关城设东、西关门,西城墙下部用10余层花岗岩条石垒砌,上部砌大城砖。墙宽20余米、厚17米、高7.8米;顶部为长方形城台,长19.8米、宽14.15米,面积280.17平方米,四面筑宇墙垛口。城台两侧30~40米处,各建敌楼1座,以墙连通,与关城构成犄角之势。西城墙两侧连接有南、北两道城墙,两墙均建于山脊之上,东低西高,呈U字形,在东门相遇。城墙厚3.3米、周长2070米、高7.6米。东西门相距63.9米,城内面积约5000平方米。嘉靖十八年(1539年)立东门,门额书“居庸外镇”;万历十年立西门,门额书“北门锁钥”,均保存完好。[12]
城墙
八达岭长城城墙高6~9米,平面呈梯形,底宽6.5~7.5米、顶宽4.5~5.8米。大部墙顶宽阔平坦,可以“五马并骑、十人并行”;城墙中线偏于外侧,外侧墙高,内侧墙低。[12][14]
八达岭城墙
敌楼
八达岭长城共有敌楼43座,形制相仿又各具特色,其中有巡逻放哨用的墙台,也有上、下两层的敌台,上层周围设垛口和射洞,下层为士兵住宿和存放物资的房舍。台堡的距离根据山势和地形而设。全部为砖石结构,第一层和第二层顶部做成许多拱券,有梯道上下。两层均有射击口、瞭望口和吐水嘴,楼上有垛口,台突出墙外,收墙于台内。已修复南四楼、北四楼及北五楼等16座敌楼。
云雾缭绕的八达岭长城敌楼
①南、北四楼。位于关城南、北两峰上,南、北各有4座敌楼,是最早开放游览的地段。两峰相对高差大、坡度陡,敌楼由低处向高处依次峙立,南北遥相呼应。从关城到南四楼,城墙长685.8米,高度上升127米,平均每6米即上升1米。三楼与四楼之间,山势陡峭,城墙逶迤约500米,最险要处坡度达70度。从关城到北四楼,城墙长767.5米,高度上升155米,比南峰距离长,但较南峰平缓。过第三楼呈马鞍形,先下到鞍座部再往上登第四楼,此段有100余级台阶。这8座敌楼与敌楼之间的长城于20世纪50年代修复。北峰4座敌楼本为两层,只恢复了3座,第三座的上层未恢复;南峰第一、二座的上层也未恢复,南三楼上原有铺舍,柱基依在,未复原。每座楼原来都有记载修筑经过的题名石碑,已无存,只留碑座。有的敌楼券门的门枢臼和放门杠的孔眼依稀可见。
八达岭长城雪景
②北五楼。券洞最多的敌楼。楼长9.25米、宽9.34米,上下两层。从券门进入一层,内有许多券洞,每面4行砖垛,每垛之间都用券顶拱连,共30余个券洞托起第二层的地面。
③北六楼。面积最大的敌楼。楼长12.6米、宽8.5米,底层面积约100平方米。长面7行砖垛,宽面4行,垛顶发券,形成四方廊形券道,中间留空,成为长方形天井。可从天井登梯上到楼顶。
④北八楼。海拔888米,为八达岭长城海拔最高的敌楼,是俯瞰长城最佳之处,故又名观日台。楼内两层,有梯可上。一层迎敌面有6个箭窗,其数目之多居敌楼之首。关城平台到北八楼长城相距1500余米,相对高度228米。
⑤建有铺舍的敌楼。新修复的敌楼中有两座建有铺舍。一是北十楼,一是南六楼。铺舍是建在二层楼上的小屋,硬山顶,雕窗红柱。[14]
墩台
又称烽火台。八达岭长城外的东、西山上,各有一座墩台。墩台高均五丈,周围建小城,高一丈五尺,上设悬楼垒木,下设壕堑吊桥,外设塌窖陷阱;门道上置水柜,冬日盛冰、夏日盛水;不修台阶,以绳梯上下;每台有火铳、火炮2门,有守卒10人,由附近城堡驻军防守,与城堡组成一个纵深防御网。明成化二年(1466年)规定举烽办法,即敌人来百人以上一烽一炮;五百人以上二烽二炮;千人以上三烽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烽四炮;万人以上五烽五炮。[14]
城台
又称墙台。指稍高出长城墙顶,四周砌有堞墙、垛口、射洞等平台型建筑。此是古代士兵们的巡逻放哨之处,以及发生战争时进行据守防御的地方。例如八达岭关城门顶的平台,即为城台。[14]
战台
战台大炮原名“捷胜飞空灭虏安边发熉神炮”[15],修筑于长城沿线的交通要道或地势险要之处,为碉堡式建筑,有一、二、三层之分,规模大小不 一。内可储兵器、弹药及其他战略物资,作用大于敌楼。据明代刘效祖所著《四镇三关志》记载,在戚继光的规划和督办下,从山海关至北京的长城沿线,共筑敌台、战台一千二百座(原计划要建三千座)。当遇战争爆发之时,在敌台上可“从上临下,用火器、佛郎机、子母炮更番击打”,“器用尽以火炮代之”。一个战台一般需30人守台、30人守垛,分6伍,备火药300斤。此外,在战台上还存有神箭、铁棍,以及数以千计的大小石块,同时还储备一个月的口粮和用水等。这种“制作久而弥精,心思熟而愈巧”的战台设施,既可出击,又可据守,并可与长城上的城台、敌台(敌楼)等军事设施密切配合,以组成密集的火力网,大大地增强作战威力,有效地阻击敌骑进攻,在军事防御上起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战术作用。[11][14]
万里长城(21张)
播报
历史地位
八达岭自古便是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地,春秋战国时期为防御北方民族的侵扰,在此修筑了长城,至今仍见残墙,墩台遗存,其走向与明长城大体一致。八达岭是峰峦叠嶂的军都山风吹草动的一个山口,明代《长安夜话》说:“路从此分,四通八达,故名八达岭,是关山最高者。”可见八达岭的地理战略地位。
八达岭长城
经过八十余年的修建,八达岭长城成为城关相联、墩堡相望、重城护卫、烽火报警的严密防御体系。
历史上八达岭长城是护卫居庸关的门户,从八达岭长城至今天的南口,中间是一条40里长的峡谷,峡谷中建有关城“居庸关”,这条峡谷因此得名“关沟”,而真正扼住关口的是八达岭长城,八达岭高踞关沟北端最高处,这里两峰夹峙,一道中开,居高临下,形势极为险要。古人有“自八达岭下视居庸关,如建领,如窥井”、“居庸之险,不在关城,而在八达岭”之说。可见当时居庸关只是一个关城,真正的长城是修建在八达岭的。八达岭山口的特殊地形,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因此,在这里修筑长城具有极重要的战略意义。
八达岭是中国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见证。第一帝王秦始皇东临碣石后,从八达岭取道大同,再驾返咸阳。肖太后巡幸、元太祖入关、元代皇帝每年两次往返北京和上都之间、明代帝王北伐、李自成攻陷北京、清代天子亲征八达岭都是必经之地。近代史上,慈禧西逃泪洒八达岭、詹天佑在八达岭主持修筑中国自力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孙中山先生登临八达岭长城等,留下了许多历史典故和珍贵的历史回忆,是历史名地。[11]
长城夜景(11张)
八达岭长城是万里长城向游人开放最早的地段。八达岭接待中外游人超一亿三千万次,先后有尼克松、里根、撒切尔、戈尔巴乔夫、伊丽莎白、希思等372位外国首脑和众多的世界风云人物,登上八达岭观光游览。
https://www.xhspx.com/index.php/vod/detail/id/290206.html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