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历史可追溯至3世纪,当时,已有土著居住,其最早文献记载是3世纪东吴将领康泰所著的《吴时外国传》,据新加坡学者许云樵考证,“蒲罗中”是新加坡岛最古老的名称,意为“马来半岛末端的岛屿”,比淡马锡(明朝把新加坡称作“淡马锡”)早1000多年。[4][13]8世纪,属室利佛逝王朝。[1]
1320年,元朝派人到一个叫“龙牙门”的地方寻找大象,这或许指的是岌巴海港。1330年前后,一名叫汪大渊的中国人到来,称这个居留地为Pancur(意为龙头),并说已经有中国人在此居住。最早把新加坡叫作淡马锡(或海城)的称谓出现于1365年的《爪哇史颂》。新加坡岛开始受到重视是在14世纪,来自室利佛逝的王子拜里米苏拉在该区域建立了马六甲苏丹王朝。到14世纪末,梵文名称“新加坡拉”(狮城)才成为通用的名字。[4]
1613年,葡萄牙人焚毁了河口的据点。此后的两个世纪内并没有关于新加坡的史料。[13]18-19世纪,境域是马来柔佛王国的一部分。[1]
英属时期
新加坡的近代史肇始于1819年1月29日,英国人史丹福·莱佛士代表英国东印度公司登陆新加坡,与柔佛苏丹订约,开始在新设立贸易站。1824年,两项新条约使新加坡正式成为英国属土,成为英在远东的转口贸易商埠和在东南亚的主要军事基地。新加坡作为自由港,吸引了来自周边各国的移民。新加坡迅速发展,成为一个以华人为主,包括马来人、印度人和欧裔人等在内的多元种族的东南亚商贸枢纽。[1][13]
以前新加坡刚开埠,新加坡河就是繁荣的起点
1821年,首批移民的中国帆船自厦门开抵新加坡。到1836年,新加坡的华侨人口增至13749人。1867年,新加坡成为海峡殖民地,受英国直接统治。殖民统治时期,殖民者对新加坡族群实行的是“分而治之”的种族隔离政策。殖民时期,新加坡各族群团体间都有很明显的经济、劳工分界线,各自居住在彼此独立的空间区域。官吏、驻军和商贾主要是英国人,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华人包括富商、内地农民和劳工。马来人通常是渔夫和船夫,并担任巡逻警察。1820-1840年,新加坡作为港口城市飞速发展。苏伊士运河开通后,大大提高了其国际战略地位。1931-1947年,本地出生人口开始超越移民人口。
到19世纪末,新加坡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当时的贸易增长了8倍。经济的发展也吸引了区域内的移民。“一战”结束后,英国也在新加坡修建了一个海军基地,时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还称新加坡为“东方的直布罗陀”。可惜的是,这个海军基地并没有任何战舰。[13]
日侵时期
1941年12月,英国完全低估了日军的战斗力,直到日军出其不意地攻击新加坡。从1942年12月日军占领新加坡,至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为日军侵占时期。
新加坡由于华人人口密集,这里也是南洋华侨的抗日运动中心。陈嘉庚领导的“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便发动东南亚800万的华人,筹集了约合4亿余元国币的巨额外汇支持中国抗战。
经历了3年多的苦难,随着日本的投降,居住在新加坡的华人无不高兴。据不完全统计,在日本占领超过3年期间约有2-5万名华人惨遭杀害(新加坡大屠杀)。战后,多个地方相继发现被屠杀者的遗骸。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不忍让这些骸骨散弃在荒郊野岭,同年成立了善后委员会,负责探查、发掘和安葬等工作。
新加坡人民来到纪念碑前悼念死难的平民(8张)
新加坡和平纪念碑于1967年2月15日落成揭幕,每年2月15日(沦陷日),这里都会举行悼念死难的平民。[13]
自治独立
- 新马合并
1945年9月,英军回到了新加坡。[13]1946年3月军事管制结束后,海峡殖民地就解散。[4]1946年4月1日,新加坡成为英国直属殖民地。[13]战后的新加坡,人民要求在政府中拥有发言权。在1948年3月20日,新加坡举行了第一次选举。1953年底,新加坡修改宪法,享有较大的自治权。[4]1955年,新加坡举行选举,马绍尔成为新加坡第一位首席部长,由他所领导的劳工阵线,同巫统和马华公会组成联合政府。[13]
人民行动党在新加坡首届大选赢得43个席位
1959年,新加坡进一步取得自治地位,成为自治邦,英保留国防、外交、修改宪法、宣布紧急状态等权力。[1]同年5月举行第一次大选。6月5日,新加坡自治邦首任政府宣誓就职,李光耀出任新加坡首任总理。[13]
1961年5月,马来亚首相东姑阿都拉曼公布了想把新加坡、马来亚、文莱、沙捞越和北婆罗洲联合起来组成联邦。对此,李光耀决定举行全民投票,最后71%的人投了赞成票。[13]
1963年9月,与马来亚、沙巴、砂拉越共同组成马来西亚联邦。[1]
- 立国独立
1963年9月与马来亚、沙巴、沙捞越共同组成马来西亚联邦。[1]但在两年后分家。新马合并后,新加坡开始和联邦政府发生矛盾,对治国方针也有不同的看法。两地政府第一次发生公开的矛盾是在1963年12月。李光耀批评马来西亚的年度预算案没有给予提升社会状况足够的预算。双边经济的矛盾在1964年12月联邦政府要求新加坡将上缴中央的税收从4成增加到6成后升温。同月,联邦政府宣布关闭新加坡的中国银行的分行。[1]
新马曾在1963年成功合并,但在两年后分家
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成为一个有主权、民主和独立的国家。[13]同年9月成为联合国成员国,同年10月加入英联邦。[1]同年12月22日,新加坡成为共和国,伊萨克出任首任总统。[13]
新加坡于1967年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组成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简称东盟)。[14]
新加坡政府为弥补因低生育率而导致的人口数量不足、平衡种族结构和发展高新产业,采取大规模引进高素质移民的国策。从20世纪70年代,新加坡不断提出吸引优质劳动力的计划。1977年,新加坡推出国外人才居住计划。[13]
1987年,政府实施统一源流的教学,推行以英文为教育媒介语、母语为第二语言的双语教育政策,并且让唯一的中文大学——南洋大学与新加坡大学合并,成为新加坡国立大学。[13]
1990年11月28日,吴作栋接替从1959年开始执政的李光耀,成为新加坡第二位总理。
1993年8月28日,新加坡举行第一次民选总统选举,王鼎昌出任第一任民选总统。纳丹于1999年9月1日,出任新加坡第二任民选总统。[4]
新加坡鱼尾狮像
新加坡天际线
新加坡市区夜景
新加坡金融区在新加坡河口的南北两岸
新加坡天际线
新加坡河可谓是新加坡人的母亲河
现在的牛车水区(唐人街),是市中心的繁华地区之一
莱佛士塑像在新加坡河边,这是他登陆的地点
鱼尾狮公园矗立着一座乳白石的“鱼尾狮”雕像
新加坡摩天观景轮
新达城「财富之泉」
新加坡国家博物院
新加坡吉宝弯
加冷河畔这里多了一份宁静,少了一些烦恼
新加坡启奥生物医药园
三巴旺的船厂负责为停靠的船舶提供维修服务
毛广岛是新加坡重要的化工基地之一
碧山组屋区
榜鹅组屋区
花柏山的晚霞
林厝港海边
麦里芝蓄水池
拉扎鲁斯岛海滩
乌敏岛小镇
樟宜角渡轮码头,连接本岛与乌敏岛的桥梁
乌敏岛早年采石后所遗留下来的石坑形成翠绿的矿湖
双溪布洛湿地保护区,位于新加坡的西北部
中央集水区自然保护区
裕华园建于裕廊湖的四个小岛上
莱佛士灯塔
海堤坝是新加坡第一个市区中心的蓄水池
乌节路是新加坡一条有名的购物区及商业大街
乌节路在圣诞节的夜色格外迷人
新加坡庆祝国家成立49周年
牛车水在春节有各式各样的庆祝活动
新加坡滨海湾金沙综合娱乐城
裕廊工业区是新加坡最早成立的开发区之一
新加坡
波东巴西组屋区
武吉巴督组屋区
红山组屋区
义顺组屋区
盛港组屋区
兀兰组屋区
大巴窑组屋区
武吉班让组屋区
宏茂桥组屋区
碧山组屋区
中峇鲁组屋已经有80年的屋龄
旧的1房式组屋翻新后楼外貌焕然一新
2房式旧组屋已经翻新完毕
3和4房式组屋
5房式旧组屋
新款式的组屋
新款式的组屋
新款式的组屋
多层停车场供组屋居民停放自己的车辆
私人公寓
私人与有地楼房
播报
地理环境
区域位置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南端、马六甲海峡出入口,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相邻,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由新加坡岛及附近63个小岛组成,其中新加坡岛占全国面积的88.5%。新加坡岛东西约50千米,南北约26千米。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陆地面积581.5平方千米,经过多年填海造地,已增加25%,国土面积733.2平方公里(2022年)。政府计划到2030年再填海造地100平方千米。新加坡属东8时区,没有夏令时,与北京没有时差。
https://www.xhspx.com/index.php/vod/detail/id/288974.html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