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岛名称的由来,按《上海地名志》来源于岛上所设地区名。公元10世纪五代杨吴在顾俊沙(又称西沙,是形成崇明岛的最初两大沙洲之一)设崇明镇,是为崇明名称之始。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天赐盐场为崇明州,明太祖曾赐“东海瀛洲”四字,故曾名瀛洲或古瀛洲。[2]清代宣统年间刊印的《江苏省通志稿》中提到“崇明沙”的称谓:“三沙,在崇明县东北。《苏州府志》:宋建中靖国初,又涌一沙于姚刘沙西北,曰三沙,鼎立海心,亦谓之崇明沙。绍兴初盗邵青聚党于崇明沙,将犯江阴,刘光世遣王德浤平之。……”但仅指岛屿形成以前部分沙洲。至民国时,地图中始标注有“崇明岛”的地名(下图)。[3]
民国地图中的崇明岛
播报
位置境域
崇明岛的位置
崇明岛的地域范围
崇明岛,也称崇明沙洲,位于上海市北部长江口,东经121°10′~121°54′,北纬31°27′~31°51′(《上海地名志》[2])(121°09′30″~121°54′00″,北纬31°27′00″~31°51′15″)(《崇明县志》[4])。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中点,隔长江口南支水道与浦东新区、宝山区、嘉定区及江苏省太仓市、常熟市相望。隔长江口北支水道与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海门区相邻。东临东海,是长江的门户。
《上海地名志》载:全岛东西长76公里,南北宽13~18公里,形状狭长如卧蚕,面积1160平方公里[2];1990年代版的《崇明县志》则记为:全岛总面积1064平方公里(根据1981年底土地普查资料,包括永隆沙22平方公里),其中崇明区属817平方公里。[4]上海市崇明区人民政府官网记录全岛面积1269.1平方公里,东西长约80公里,南北宽13~18公里。[1][40]次于台湾、海南两岛为中国第三大岛和第一大沙岛,主要由长江输出的泥沙淤积而成。[2]
由于1972年,属海门的永隆沙与崇明岛相连,属启东的兴隆沙也稍后逐渐连接本岛,故也属崇明岛的部分。
永隆沙,20世纪初由江心暗沙淤涨而成。涨出时间在清同治四年至宣统二年(1865~1910),地面高程在2~2.3米之间。该岛岸线长13.77公里,陆域面积18.13平方公里(1990年代),海涂面积5.53平方公里。1968年和1969年先后进行围垦,共有耕地l12480亩,并开始种植作物。1970年在该岛西北部建海门良种站,岛的东南部建启东良种场,种植稻、麦、蚕豆、玉米、大豆、棉花、花生等作物。1990年代前建置永隆镇。
兴隆沙,在永隆沙以东,也是由江心暗沙逐渐淤涨形成的沙岛,1976年该岛涨出。1990年代该岛岸线长23.38公里,陆域面积12.18平方公里(1990年代),海涂面积23.89平方公里。1980年围垦2000亩,1985年建兴隆良种场,至1991年共围垦17200亩,作物种类基本与永隆沙类似。1990年代时建置兴隆镇。[5]
西端东风沙一带地形
崇明岛南部地貌
崇明岛东南端地貌
东端东滩湿地公园一带地形
北端海门海永镇地形
播报
形成变迁
唐武德年间露出长江水面,初为西沙、东沙两沙洲,北宋时期东沙西北续涨姚刘沙、三沙。以后修建江海堤防,岸线乃趋稳定。明末清初平洋、西阜、平安等沙岛先后与本岛相连成一岛。[2]
据史载,14世纪后半叶至16世纪,崇明岛历经沧桑之变,岛岸涨坍无定,曾迫使县治五迁其地。至21世纪初,崇明岛四周已建成高8米,顶宽5米,长达200余公里的环岛大堤,并筑有200余道丁字坝,以阻止南岸坍蚀,而东、北方滩地仍在继续淤涨,其中东滩每年以100余米的速度向东海推进,为上海市提供丰富的土地资源。岛北长江口北支水道日益淤浅,崇明岛逐渐向江苏省启东市、海门市靠拢。[2]
形成过程
崇明岛是新长江三角洲发育过程中的产物,它的原处是长江口外浅海。长江奔泻东下,流入河口地区时,由于比降减小,流速变缓等原因,所挟大量泥沙于此逐渐沉积。一面在长江口南北岸造成滨海平原,一面又在江中形成星罗棋布的河口沙洲。这样一来,崇明岛便逐渐成为一个典型的河口沙岛。它从露出水面到最后形成大岛,经历了千余年的涨坍变化。
618~626年(唐武德年间),在东布洲(今吕四一带)南面水中涨出两个沙洲。两洲隔水70余里,时名东沙、西沙(又名顾俊沙),这就是岛的前身。1025年(宋天圣三年),于东沙西北续涨姚刘沙(因姚、刘两姓先居而得名),并与东沙接壤。1101年(宋建中靖国元年),姚刘沙西北隔水50里处涨出三沙(因三次叠涨而成,故名;又说因句容朱、陈、张三姓先居而得名)。
十六世纪沙州状态
1271~1368年(元朝),先后涨出营前沙、马驮沙、张蒲沙等10余沙。元末明初,东沙坍没,西沙坍存无几,三沙北涨,姚刘沙南坍北涨,渐与三沙连壤。1399~1644年(明建文初年至明末)先后涨出马鞍沙、陈恩沙、高明沙、小阴沙、长沙、袁家沙、响沙、高头沙等30余沙。1522~1722年(明嘉靖初年至清康熙末年),诸沙涨坍频繁。姚刘沙与三沙坍没,西沙、陈恩沙、樊濂沙等先后陷于水,平洋沙先大涨而后大坍,而长沙却与坍存之平洋沙和周围的袁家沙、吴家沙、响沙、南沙诸沙相连成片。1644年左右(明末清初),崇明岛在长中连成东起高头沙、西至平洋沙,长200里、宽40里的一个大岛。
清初以前沙州状态
1644~1722年(清顺治、康熙年间),又涨出日隆沙、永安沙、平安沙、东三沙等30余沙。
清末,全岛上已有长沙、响沙、吴家沙、新灶沙、日兴沙、日旺沙、永丰沙、永隆沙、永福沙、沈阜沙、终兴沙、仙景沙、永宁沙、龙珠沙、洪勋沙、永盛沙、利民沙、箔沙、高头沙、七滧小阴沙、向阳沙、永寿沙、东旺沙、小团沙、烂沙、孙家沙、东大阜沙、长安沙、协安沙、袁家沙、太平日隆沙、永安沙、胁里沙、永庆沙、新镇沙、定成沙、保定沙、平安沙、日升沙、南沙、满洋沙、长兴沙、协兴沙、北沙、永旺沙、杨家沙、惠安沙、永兴沙、日盈沙、连珠沙、西庆升沙、南连升沙、北连升沙、永泰沙、永昌沙、协旺沙、固安沙、合隆沙、定安沙、永定沙等60处。[6]
沙洲涨坍
崇明岛的发展演变,千余年来,经历了无数沙洲涨坍。
东沙于618~626年(唐武德年间)露出水面。位置在东布洲(今吕四一带)南面江中,东临大海,西涉江至太仓洲,南涉江至吴淞港,东南到佘山,西南涉江到嘉定县,西北涉江为狼山。1025年(宋天圣三年),东沙与新涨成的姚刘沙接壤,元末明初坍没。对照今图,东沙的一部分约在今向化乡六滧大队和汲浜乡滧西、七滧、滧南村一带。
西沙呈带状,与东沙同时露出水面,它在东沙的西面,与东沙隔水70余里。南与常熟、太仓、嘉定隔水20余里。沙洲上旧有平等、道安、释乐3村。五代初置崇明镇于此。元末明初始坍,1506~1521年(明正德年间)仅存道安一村。该沙在明正德时涨出之长沙(今县城所在地)东南一水之隔处。对照今图,其位置约在今城桥镇南门外三四里处的江中。
姚刘沙于1025年(宋天圣三年)左右露出水面,与东沙北部接壤。初为盐场,1277年(元至元十四年)在该沙建崇明州城。以后该沙不断南坍北涨,1506~1521年(明正德年间)与西北三沙连成一片。1550年(明嘉靖二十九年)左右坍没。对照今图,其位置约在今前进农场、富民农场至启东县西南一带。
三沙于1101年(宋建中靖国元年)左右露出水面,位于姚刘沙西北隔水50里。1506~1521年(明正德年间),与姚刘沙相连。1529年(明嘉靖八年),县城曾迁移三沙马家浜。1550年(明嘉靖二十九年)三沙始坍。至1662年(清康熙元年)左右已无存。对照今图,其位置约在今三沙洪一带。
平洋沙涨于明建文中。1507年(明正德二年)定名为平洋沙,在三沙西南,隔水30余里,南与白茆港隔水相望。1553年(明嘉靖三十二年)县城四迁于此。1583年(明万历十一年)平洋沙始坍,而后,坍存部分渐与长沙接壤。对照今图,其位置约在今三星乡以西直至海门县三和镇一带。
长沙于1506~1521年(明正德年间)露出水面,在姚刘沙西南,隔水60余里,平洋沙东南。该沙成陆后,位置基本未发生过迁移,大致在今城桥镇周围一带。1583~1588年(明万历十一年至十六年),县城五迁于此。而后,渐与万历中涨出的吴家沙、袁家沙、响沙等连成一片,开始形成大岛。[7]
播报
地质地貌
地质概况
崇明岛由长江下泄的大量泥沙在江海交互作用下不断加积而形成。岛内地势坦荡,遍遍被第四纪疏松地层所掩覆。
经钻探揭示,在三四百米疏松沉积层下面,埋藏着坚硬的基底岩系,其中最老的地层为紫红色石英砂岩、灰黑色粉砂质泥岩等,主要分布在岛的西北部庙镇至草棚镇一带;其余地区则被侏罗纪上统中酸性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所占据。
本岛新构造单元隶属于江苏滨海拗陷南缘。自晚第三纪以来,新构造运动以持续沉降为其特点。因此,岛内沉积了厚层(最厚达480米)的新第三纪和第四纪地层。
新第三纪地层,岩性以灰绿色粘土、亚粘土与砂砾石为互层,并夹有弱胶结的薄层钙质砂岩和铁质砂岩,均是陆相堆积。层厚60~130米。
第四纪地层,堆积厚度可达320~350米。且自下而上,海相性明显趋于增强,而陆相性则趋于减弱。纵观第四纪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沉积地层,其岩性、岩相特征基本如下:
下更新统:褐黄色杂蓝灰色粘土、亚粘土与黄灰、灰白色砂砾层间互,发育网纹状、杂斑状构造,且具硬塑性。黏性土内遍含钙质、铁锰质结核,以陆相堆积为主。底界埋深320~350米。
中更新统:蓝灰色、灰褐色粘土、亚粘土与含砾中粗砂、中细砂互层,具软塑性,含螺壳碎片及少量微体古生物化石。反映当时的沉积环境为河口滨海——河湖相。底界埋深150米左右。
上更新统:灰、灰褐色或蓝灰色亚黏土,与含砾中粗砂、细砂互层。含砾砂结构松散,亚黏土具软塑性。贝壳化石和微体古生物化石无论是种属和数量都有所增加,沉积相以滨海——滨岸浅海相为主,并间夹河湖相沉积地层。底界埋深100米左右。
由于古长江水系在大理冰期低海面时强烈的下切和冲蚀作用,全岛缺失上更新统顶部的暗绿色硬粘土层。
全新统为冰后期沉积。其下部岩性以灰黑色粘土、亚粘土或亚砂土、细粉砂互层,多含泥钙质结核和腐植物碎屑;中部为褐灰、灰黑色淤泥质粘土、亚粘土夹薄层粉砂;上部则为黄灰、灰色亚粘土、亚粘土夹粉砂,多铁锰质结核和斑点。全新世地层为距今1万年以来的滨岸浅海——河口滨海相或三角洲沉积。底界埋深一般在45~62米。
崇明基底岩石断裂构造亦较发育,大致以NE——NEE向(北东——北东东向)和NW向(北西向)断裂较常见。NE——NEE向构造主要为陈家镇断裂、城桥镇——新光断裂、江口断裂、沙溪——吕四断裂;NW向构造为三星——新光断裂等,其中以陈家镇断裂和沙溪——吕四断裂规模较大。岩浆活动仅在堡镇——新开河一带见有燕山期红色中粗粒全晶质花岗岩分布,其面积达70余平方公里。[8]
地貌特点
崇明岛地势坦荡低平,岛上无山岗丘陵。地面高程标高3.21—4.20米(以吴淞为0米)占总耕地的90.65%;低洼地标高在3.20米以下,占总耕地的3.48%;高亢地标高在4.21米以上,占总耕地的5.87%。海堤和河岸两旁堆叠土标高则在6.0米以上,占总面积的1.38%。
岛上地形总趋势是西北部和中部稍高,西南部和东部略低。新村乡、新海农场北部、红星农场南部、长征农场东部、长江农场中部、永隆沙、虹桥垦区、建设乡中部和北部、新民乡东北和东南部、大新乡北部、竖河乡中部和东北部、大同乡东南部、东平河口两侧、港沿乡北部及五滧乡中部等地区,地面标高均在4米以上。界河口两侧、鸽龙港北口西侧、东平河河口东侧,部分地面标高超过4.5米。海桥、合作、三星乡北部和西南部、庙镇乡、江口乡南部、小竖河两侧、城桥乡东北部和南部、鳌山乡南部、向化乡东北部、汲浜乡西北部、裕安陈家镇两乡东南部、前哨农场、陈家镇乡和五滧垦区的地面标高在3.5米以下。地面标高3.2米以下的低洼地区分布在裕安乡北部、张网港口两侧,局部洼地地面标高低于3.0米。[9]
播报
水域环境
崇明岛位于长江口,每日有昼夜两次潮汐。解放前的最高潮位为5.7米,发生在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农历八月初三。1955~1984年,堡镇站最高潮位为5.67米;1964~1984年,南门站最高潮位为5.80米。两次最高潮位均出现在1981年9月1日(农历八月初四),两站潮位差13厘米(两地相距22.5公里)。
1955~1984年,堡镇站最低潮位为-0.19米,1964~1984年,南门站最低潮位为-0.28米,两次最低潮位均出现在1969年4月5日(二月十九日)。
涨潮潮差:1955~1984年,堡镇站为2.33~2.63米,最大潮差4.45米,最小潮差0.20米,均出现在1972年。1964~1984年,南门站为2.29~2.54米,最大潮差4.62米,最小潮差0.18米,分别出现在1984年和1972年。
落潮潮差:1955~1984年,堡镇站为2.33~2.65米,最大潮差4.67米,最小潮差0.04米,分别出现在1984和1968年。1964~1984年,南门站为2.32~2.54米,最大潮差4.85米,最小潮差0.02米,分别出现在1984和1969年。[10]
播报
水文
地表水
全年降水径流量加上长江引潮量,丰水年可获得淡水27.78亿立方米,平水年有26.56亿立方米,枯水年有25.81亿立方米,特枯年也有25.01亿立方米。农业、副业、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丰水年只需4.133亿立方米,平水年需4.753亿立方米,枯水年需5.693亿立方米,因此,水资源富足有余。每年11月至次年4月,当长江大通站(安徽省铜陵以西)下泄流量低于每秒1万立方米时,咸潮上溯,无法引潮灌溉。[11]
径流
崇明岛的水道
崇明岛的水道历来有洪、港、滧、河、沟五种。两沙之间流水,日久渐狭,因势利导成渠的称洪;入江海之口,有潮汐涨落,可泊舟船的称港或滧。在两状交界处掘土成渠,以供蓄泄的称河;由乡民自开的田间水道称沟。
清康熙年间,全岛有各种水道66条。民国时期,岛上有通江干河80条(其中大多仅一端通江)。解放后,经水道整治,现有骨干河道32条,河线总长444.50公里。南横引河横贯全岛,全长78.51公里,北横引河全长37.8公里。30条南北向干河东西排列,贯穿引河,中有横河623条与之分别相交。两相邻干河间距约2公里,两相邻横河间距约1公里,另外,横河间还分布泯沟15080条,两相邻泯沟间距100米,纵横交错的水道组成了繁密的河网,密度为每公里河沟线长10.7公里。[12]
地下水
地下水位较高,据1981~1983年测定,地下水位波动值在81.6~88厘米之间,平均为85.7厘米。受降水量影响,升降变幅较大。地下水在初夏梅雨季节和秋季阴雨季节为高位期。地下水位上升到离地面31~46厘米,与耕层渍水和地表水互相沟通,造成三水相连,往往会出现短暂性的农田涝渍现象。[13]
播报
土壤植被
土壤分布
土壤有水稻土、潮土和盐土3个土类,以及8个土属、35个土种。土壤耕作层厚度一般在3至5寸。3个土类呈东西伸展、南北排列的条带状分布。水稻土主要分布在海桥、三星、合作、庙镇、江口、港西、城桥等乡及鳌山、新河、竖河、堡镇、五滧、向化、汲浜、陈家镇等乡沿南横引河一线以南地区,占全县集体耕地的49.87%;潮土主要分布在绿华、港东、建设、新民、大新、港沿、合兴、裕安等乡及鳌山、竖河、堡镇、五滧、向化、汲浜、陈家镇等乡沿南横引河一线以北,占全县集体耕地的39.99%;盐土主要分布在西北至东北部沿江沿海一带,占全县集体耕地的10.14%。
土壤表层质地多轻壤、中壤,并常有深度不一的砂层,按表层质地分为黄泥(土)、僵黄泥(土)、黄夹砂(土)、砂夹黄(土)、砂土和滨海盐土。[14]
植被
除芦苇、关草、丝草等外,遍及全县的各种草类,也是一种丰富的植物资源。它们长于河边路旁、岸坡、田间,不仅是畜禽的天然饲料,而且是宝贵的药材资源,其中可供药用的有百余种。草类主要有:马齿苋(别名五行草、长寿菜,俗称专诸草)、益母草(别名对月草、白花益母草)、苍耳草(别名卷耳、苓耳、常思菜、痴头婆、狗耳朵草)、佩兰(俗名兰草、大泽兰、孩儿菊、千金草、省头草)、泽漆草(俗名猫儿眼睛草、乳浆草、倒毒伞、一把伞、龙虎草、铁骨伞)等。
https://www.xhspx.com/index.php/vod/detail/id/63131.html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