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美术学院“艺文赋能 焕新非遗”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赴长沙,开展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参观考察实践活动。经前期多次来函沟通,最终协商确定了湖南省非遗保护中心、雨花非遗馆、长沙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湘绣研究所四个主要基地,作为本次实践考察的重点场域。
湖南省文化馆高度重视我校此行实践合作的开展,在省文化馆专门召开了交流会,湖南省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钟妍亲自到会,副主任张昕、非遗专干孙琴琴共同参会。双方就开展实践调研考察活动的重点内容进行了沟通,探讨了在数字化高度发展的当下,艺术呈现和视觉传达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融合应用,并就各场馆的展陈设计、空间利用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希望通过和天津美术学院实践团队的合作,多项助力、多维赋值,以艺术文化赋能,进一步焕新非遗传承。
交流会后,钟妍主任亲自陪同我校实践团队参观了省文化馆的各个非遗展厅,带领我们领略湖湘非遗独特魅力的同时,还亲自为我们讲解了各项技艺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及省非遗中心为保护和传承历史遗产所做的各种努力。
历史发其源,文化铸其魂。文化和自然遗产中蕴含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基因,隐藏着“从哪里来,向何处去”的发展密码。在本次考察实践中,具有浓郁楚南特色的滩头木板年画,清新古朴的邵阳布袋戏,浓艳粗犷的侗锦,文彩斑斓的土家锦、花态逼真的浏阳菊花石雕、釉下多彩的铜官窑、始终不落地的黑茶制作技艺、融合剪纸绘画雕刻一体的皮影纸偶、名震天下的浏阳花炮制作技艺、世界上唯一的女性文字江永女书……这些繁富多变的文化遗产,承载着数千年的中华灿烂文明,历史传承和民族精神,更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也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实践团队师生在与宝庆瓷刻传承人刘金铎老师的交流中,了解到这种“以刀代笔,以行施刀”,通过点线的变化形成不同的艺术形象,将绘画、陶瓷和手工技艺精妙结合的工艺美术绝技。刘金铎老师还现场为我们演示了玻璃锤画的独家技艺,在场所有人无不赞叹。
在湘绣研究所,惊艳绝伦的湘绣更是展现了森罗万象之美。研究所负责人亲带领团队师生参观了绣工工作现场,亲见针路从散至聚,以粗线为底,细线为引,层层叠叠,栩栩如生的变化过程,感叹每一步的针尖瑰宝,十指春风。尤其是鬅毛针法,这种湘绣中的独创核心技艺,可谓是把历史渊源流长的民艺发扬、传承、创新、并融入当代的生活当中,让湘绣真正“活”了起来。
赓续中华文脉,离不开用艺术的方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本次实地调研实践活动,无论是非遗传承的参观学习、非遗技艺的亲身体验、合作联动的开会研讨,还是和传承人的真切交流互动,都让团队师生受益匪浅,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的责任和使命。
近年来,“文艺+文物”蓬勃发展,破圈传播、爆款频出。如何从历史积淀中挖掘文化遗产精髓,找寻灵感和契合点,以新时代的审美视觉再现中华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让沉睡在典籍、散落于民间的文化遗产,重新擦亮中华文明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新时代艺术建构的重要维度。
此后,实践团队还将与湖南省文化馆持续联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设计、博物馆展陈设计、专题展览策划与实践等多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以时代精神联通非遗传承,用艺术设计升华审美意蕴,把跨越地域、超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全面立体的呈现出来。以新技术、新媒介丰富非遗传承的内涵和形式,以贴合时代的形象、独树一帜的风格,弘扬文化遗产、赓续历史文脉,以文化人,以艺通心,为不断丰富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艺术图谱增添色彩。
(来源:天津美术学院学生工作微信公众号)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