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的冬天,一个女红军敲响了一户地主的家门。等门被打开后,女红军直接向来人跪下乞求道:“求求你,帮帮我吧!”

地主被吓了一跳,他看四下无人,连忙对这女红军低声道:“你还是快走吧,别连累我……”

这名女红军究竟想求地主做什么?地主最后帮她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投无路,陷入绝境

1936年,长征结束后,红军开始部署下一步作战计划。

为了改变红军处处受掣肘的不利局面,中央决定派兵西渡黄河,占领宁夏,打开苏联的支援通道。

总体计划做好后,中央便将这个任务交给了红四方面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等红四方面军渡河,进入甘肃后,敌军也闻讯而来。他们在黄河严加防守,切断了中央与红四方面军的联系。

而此时宁夏也被胡宗南大军占领,红四方面军进退维谷,被彻底困在了甘肃的河西走廊。

中央得知后,立即给红四方面军传递消息,让他们就地建立根据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红军在甘肃驻扎下来。但河西走廊人烟稀少,粮食短缺,战士们的生存都成了问题。

此时又即将入冬,战士们身上穿的都还是长征时的旧衣,根本无法御寒。

众人一边与艰苦的生活条件作斗争,一边防范地方军队马家军的侵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这些战士中,最艰难的要数吴仲廉了。

吴仲廉是红九军的一名女战士,她从十八岁便投身革命,之后又跟随部队参加了湘南起义、万里长征,是坚定的革命战士。

在战斗中,她与另一名红军战士曾日三相爱并结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就在她随部队西渡黄河时,被查出已有三月身孕。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能有自己的家庭和孩子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但吴仲廉心中却产生了深深的忧虑。

她这个孩子来得实在不是时候,此时不仅战局不明朗,就连战士们的吃喝都成了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仲廉不禁担忧,这个孩子生下来,她是否有能力养活他。

战友们明白吴仲廉的心思,纷纷劝她留下这个孩子。

连军长徐向前都亲自找到她,对她表示了关心:“依我看,这个孩子还是留下好,他是革命者的后代,代表了革命新的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徐向前的劝导下,吴仲廉决定留下这个孩子。

这个孩子似乎是继承了父母的坚韧与顽强,在营养不良的情况下,吴仲廉竟然没有感到任何不适。

就这样,在战友们的照顾下,吴仲廉在几个月后顺利生下了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士们欢欣鼓舞,纷纷赶来祝贺。在这个凛冽又艰难的冬天,这个小小的新生命仿佛给了众人一丝慰藉。

但好景不长,马家军再次调集重兵,在一个深夜对我军发起了偷袭。枪炮声四起,顿时惊醒了正在睡梦中的人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仲廉紧紧抱着孩子,跟着众人躲到了提前修筑好的山洞中。

婴儿被炮火声吓到,止不住地哇哇大哭起来。吴仲廉心中一沉,孩子再这么哭下去,肯定会将敌人引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战友们的安全,吴仲廉当机立断往山洞外跑去。其他人见状,纷纷上前阻拦:“现在这么危险,你要抱着孩子去哪儿?”

吴仲廉皱着眉头道:“我不能连累你们,这孩子不能留在这了!”

说罢,她不顾战友们阻拦,毅然地冲出山洞,往山下跑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使她走的都是隐蔽的小路,但孩子的哭闹声还是吸引来了敌人。

不一会儿,她身后便响起了密集的枪声。吴仲廉来不及闪躲,被敌人打中肩膀,她的肩膀一松,怀中的孩子差点掉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仲廉咬紧牙关,带着孩子一路狂奔。在赶了一夜的路后,她终于甩掉了敌人的追踪,来到了一处村庄。

此时,孩子也因为哭累了陷入了梦乡。

吴仲廉忍着肩膀上的剧痛,开始挨家挨户地敲门,恳求乡亲们收留她的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军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老百姓们都想帮忙,但他们也有心无力。

一位老伯叹口气道:“如今大家都饿得揭不开锅了,我们家都已经饿死三个了,你将孩子交给我们也只是白白等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仲廉心中升起了无限的绝望,难道她的孩子只有死路一条了吗?她忍不住内心的悲伤,抱着孩子哭了起来。

众人见她哭得这么可怜,也跟着不好受起来。这时,一旁的大娘给她出了一个主意:“要不然你去村西的王家问一问,他们或许会答应帮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仲廉一愣,这户人家难道有什么不同吗?

其他人却有些嗤之以鼻:“他可是地主老财,见了马家军就跟老鼠一样躲在家中,怎么可能会帮红军的忙?”

有人却不赞同道:“他这人确实有些贪生怕死,但也没欺负过我们,和其他地主比起来,他算好的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仲廉听了这话,心中又突然升起了一丝希望。不管结果如何,她都决定去试一试。

在问清了王家的地址后,吴仲廉便立即抱着孩子赶过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难抉择

等到达王家的门口时,吴仲廉的伤势已经非常严重了。她用尽所有力气敲响了王家的大门。

不一会儿门便开了,而开门的人正是地主王学文。

王学文见到一身血迹的吴仲廉后,先是吓了一跳,待看清了她身上的红军军装后,更是立即便要将门关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仲廉见状拼死顶住了门,她苦苦乞求道:“求求你,帮帮我吧,请你收留我的孩子!”

王学文听了这话,眼皮狠狠跳了两下,他看四周无人,连忙低声道:“你快走吧,让别人看到了,你我都没有好下场!”

王学文口中的“别人”正是马家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从红军驻扎到这里后,马家军便经常来村子搜查有没有人“包藏”红军。

马家军发出警告,如果让他们发现谁与红军有来往,就将他们全家人都抓起来。

前段时间,就有个老太太将受伤的红军收留在家了,被马家军的人查出来后,直接将这位老太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学文想起那天的惨剧,不禁打了一个哆嗦,说什么也不愿意答应吴仲廉的请求。

吴仲廉见他死活不答应,直接给他跪下了:“求求你了,现在只有你能帮我了,如果你答应我,将来我一定报答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见她不顾重伤,还跪在地上苦苦哀求,王学文起了恻隐之心,他有些不忍道:“要不你先进来处理一下伤口……”

结果他话还没说完,吴仲廉便晕了过去。

王学文见状,连忙叫妻子出来,两人一起将吴仲廉抬了进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等吴仲廉醒后,她发现自己已经躺在了温暖的屋子中,她身上的伤口已经处理过了。她的孩子似乎也吃了奶,正静静地躺在她身边。

这时,王学文与妻子一起走进来,询问她的伤势。见吴仲廉已经没有大碍,夫妻俩才放下心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仲廉看出两人都是良善之人,于是她再次请求两人收留自己的孩子。

其实王学文的妻子已经被说动,因为她也刚刚生了孩子,理解一个做母亲的心思。

但王学文还是有顾虑,他怕被马家军查到,怕这个孩子连累他们全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仲廉流下泪来道:“如果他只是我自己的孩子,我也不想连累你们,但他是带着全军人的期待和希望出生的,是所有红军战士的孩子,我想让他活下去……”

王学文本就是个老实善良的人,虽然他胆小怕事,但他内心其实一直都是支持红军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在国民党和马家军想拉拢他时,他也总是找各种理由推拒。

吴仲廉的一番话,让王学文鼓起了一丝勇气。最终他决定,答应吴仲廉的请求,收留这个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仲廉见他点头,直接给他磕了三个头:“王大哥,以后这孩子就跟着你姓,你就给他一口饭吃就行!”

王学文向她承诺道:“你放心,我一定将他视若己出,绝对不会亏待他。”

最后,吴仲廉深深看了一眼自己的孩子,然后狠下心转身离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悉心照料

吴仲廉走后,王学文与妻子便开始细心照顾这个孩子,由于孩子的亲生父亲姓曾,他们给他取名为王继曾。

而从此,王学文也开始暗暗关注起红军的消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听到红军打退了马家军的袭击后,他也松了一口气。然而,没多久就传来红军全军覆灭,一万多人被俘的消息。

王学文听到这个消息后悲痛万分。他不知道吴仲廉是否还活着,只在心里默默祈祷她能死里逃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多久,王继曾的亲生父亲曾日三壮烈牺牲的消息也传来了。

王学文与妻子带着孩子为曾日三默默上了一炷香。

王学文对妻子说:“这孩子的父母都是烈士,都是为国家牺牲的,我们一定得好好照顾他长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王学文的亲生孩子不幸因病去世,夫妻俩便将全部的爱都倾注在了王继曾的身上。

就这样,王继曾在他们的细心照顾下,慢慢长大了。

1950年的一天,有三名解放军战士突然找上门,他们称自己是来接王继曾回家的。

夫妻俩对视一眼,心中都明了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当初吴仲廉幸运地活了下来,此时已经是中共浙江省委委员了,现在想接孩子回去相认了。

而王继曾不明所以,不愿意跟着走。

王学文便将真相告诉了他:“你母亲当初为了你受了很多苦,没有你的父母,也不会有现在的新中国,你是时候回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继曾被教的很有教养,他听了王学文的劝告,答应跟着解放军战士们回去。

他在临走前,也对王学文夫妇磕了三个头:“你们的养育之恩,我永远都会记得,我一定会经常回来看望你们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王继曾也确实如他所说的那样,经常回到甘肃,看望他的另一对“父母”。

等王学文夫妇年纪大了后,吴仲廉便将他们接到了浙江一起生活了。

在吴仲廉心中,王学文夫妇是她的恩人,也是她的家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战斗年代,还有很多像王学文一样给予我军帮助的群众。

他们守在战斗的后方默默付出着,成为了战士们最坚强的后盾,同样值得大家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