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

中元节又称鬼节,是中国人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

传说这天,地宫之门打开,放出鬼魂,让他们得以回家团圆。

小时候心里对中元节总是莫名恐惧。

但是人到中年,历经人生的悲欢离合,生死哀伤,慢慢懂得,那些令人害怕的鬼,都是别人朝思暮想的人。

中元,是生者和逝者的交汇,也是情感的寄托与慰藉。

理解了中元节的意义,也就慢慢读懂了它背后的庄严敬畏,温情慈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人常说:事死者,如事生。

对待逝去的人,要像对待在世之人一样,用心细致,关怀备至。

我的朋友小李,每到清明节都会去为先人扫墓,仔细地清理墓地周围的杂草,就像是为先人打扫房间一般。

寒衣节时,她会认真地准备寒衣,为逝去的亲人送去温暖,因为她觉得天气转凉,亲人在另一个世界也需要衣物保暖。

而中元节,她则会精心准备祭祀先祖的物品,用新收获的水果供奉祖先。

中元节处在小秋时节,此时各类水果刚刚成熟。

小李摆好香案,将新鲜的水果摆放整齐,一方面是向祖先汇报今年的收获,感恩祖先的护佑;另一方面也是祭祀神灵,祈求平安顺遂。

《岁时杂记》中说:“中元前一日,人们纷纷准备供品,以告先祖秋成之意。”

中元节这一天,传说地府之门开启,逝去的亲人可以回家过节,享受家人的供奉,感受那份难得的团圆。

我的同事小王,年轻时对中元节也有些抵触,觉得这个“鬼节”有些晦气。但自从他的爷爷去世后,他开始理解这个节日的意义。

爷爷的离去让他明白,中元节是怀念亲人、寄托哀思的时刻。

在这个日子里,他可以通过祭祀的方式与爷爷“相聚”,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逝者已矣,阴阳相隔。中元节,反而成为小王与爷爷特殊的“团圆日”。

他会在这一天准备好爷爷生前喜欢的食物,摆放在供桌上,默默诉说着自己的思念。

行祭礼并不是因为真的相信鬼神存在,而是它能让我们的心灵找到依靠,让我们的情感有处寄托。

除了供奉水果,还有一个习俗是焚纸送亡。为逝去的亲人焚烧纸钱,希望他们在另一个世界生活无忧。

焚烧纸钱时,要写“包袱单子”,在上面写上家族先辈的名字。小王每次都会认真地写下爷爷以及家族先辈的名字,他觉得这是一种传承,让自己记住自己的根。

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谨慎地对待亲人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社会风气自然会变得淳朴敦厚。

逝者归根,生者寻根。

一个人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才能知道自己要往哪里去。

一个人了解自己的祖先,知道自己的来处,才能传承家族的优良传统,不辜负家族的声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到中元节,人们都会祭祀地官,祈求他赦免逝去亲人的罪过。

古人云:每至中元节,众人皆祭地官,以求亡者安息。

道士们一边念诵道经,一边挥洒圣水,仿佛真的有神灵在庇佑着众生。

从达官贵人,到平民百姓,都能在这场祭祀中表达自己的敬意,以示道教普度众生之意。

而民间也有类似的习俗,那就是烧纸钱。

传说,在一个小村庄里,有一位老人,他的儿子在中元节这天去世了。

老人悲痛欲绝,他担心儿子在另一个世界受苦,于是烧了很多纸钱给儿子。

没想到,儿子的灵魂托梦给老人,告诉他因为这些纸钱,他在另一个世界过得很好。

自此,中元节烧纸钱的习俗便流传了下来。

杜甫说:道之慈悲,救苦救难。 一个懂得怜悯的人,一个善良的人,胜过一切伟大的人。

不是所有的灵魂都能得到安息,不是所有的亡者都能享受供奉。

但是若能得到一些纸钱,他们就能在另一个世界过得安稳。

烧纸钱表示活着的人们,对那已逝去的亲人还没有忘记,愿意给他们提供一些帮助,这是人的一份慈悲之心。

点燃纸钱的那一刹那,某种意义上,也激发了人们内心的善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旅者》中,旅者向一位老者和一个少年问路。

老者告诉他,翻过前面的那座山就到了。

少年告诉他,翻过前面那座云雾缭绕的山(也是埋葬着先辈的山)就到了。

年少之际,往往看不到死亡的阴影。

然而随着年龄增长,亲人渐渐衰老,那道阻隔在死亡与生命之间的屏障开始出现裂痕。 我们缓缓看清死亡的轮廓。

老子说:出生入死。

提醒人们,不要过分畏惧那必然到来的死亡。

可西方人却说:从生到死,是一场伟大的冒险。

一个人勇敢地直面过死亡,才能领悟生命的珍贵。

有对死亡的敬畏,才有对生命的热爱。

重阳节登高之后,人们会“赏秋畅怀”,在山林之间,欣赏秋色,尽情欢笑。

中元节亦是如此,人们趁着夜色,相约赏月、放纸鸢、互赠香囊,尽兴而归。

宋代诗人陆游说: 秋风萧飒荻花残,中元月上照江干。儿童笑把花灯舞,一片银光映夜阑。

中元节处在小秋,秋风送爽,月色如水,再加上点点繁星,让人心情舒畅。

人们走出家门享受这难得的宁静,孩子们一起嬉戏玩耍,放飞纸鸢,整个城市灯火闪烁,绚丽多彩。

许多人觉得欢快愉悦的氛围与庄重肃穆的中元节不太相符。

但这恰恰是中国人的生活哲学。

逝者已去,珍惜当下才是对他们最好的缅怀。

人生数十载,不过是白驹过隙。 此时我们怀念先人,未来我们也会被后人怀念。

既然人生终有尽头,不如活在当下

对生活充满热忱,不辜负岁月中的每一刻,才能不负韶华,不负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