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越风情 ·瑞安高楼·龙潭】
文&图叶望庆
戈 溪 村
戈溪村,瑞安高楼镇凤翔社区下辖行政村,于 2019年 5 月由原江边、岭脚、戈溪、林宅、龙潭等村合并而成。其地处瑞安市西部山区,高楼镇之北面,与平阳坑镇毗邻,距市区约 60 公里,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村落。
村因溪得名,一条清澈小溪——戈溪横穿村落,赋予此村灵动之生命力,亦是村庄灵魂之所在。其源自山涧龙潭瀑水,流经村庄后汇入飞云江。戈溪水质清冽,沿岸风景如画,之所以名曰“戈溪”,还与此间流传的范蠡与西施的故事相关。
相传于春秋战国之时,越国大夫范蠡当年携西施出逃,乘船出海遭遇台风,被吹至飞云江口,一直漂移至戈溪这地,见此处风平浪静,溪水潺潺,两岸土地肥沃,遂决定与西施隐居于此,畅享田园生活,并将随身携带之兵器戈扔于溪中,意在化干戈为玉帛,无意再战。故而,此地才称作戈溪。
其后,范蠡与西施便一直生活于此,隔壁尚有个村叫施宅,即为纪念西施。村里亦有范蠡殿,用以供奉范蠡等。村里还有陈府庙,乃是供奉“开漳圣王”陈元光的,表明此村先民与瑞平苍地区相仿,来自闽南。村里以木姓居多,亦有徐、贾等姓村民居住。
我们自平阳坑高速出口依导航进入古村,沿着蜿蜒山路前行,两旁尽是满眼的郁郁葱葱,耳畔传来远处溪水哗哗之声响,一切显得那般和谐自然。一排呈锯齿状的石墙上刻着“风情小镇,水上慢城”八个大字,沿溪还建设了滨水公园与村文化礼堂。
戈溪村四周群山环绕,雨过天晴之时,云雾缭绕山村,远远望去,山峰、云雾、稻田、溪流、民居、庙宇……恰似一幅静谧的山水画卷。这里环境雅致,空气极为清新,仿若能涤净心灵之尘埃。
进入龙潭
龙潭村,乃是瑞安市西北部的一个小村落,面积仅 0.28 平方公里,人口仅有 500 余人,在 2019 年已与周边村庄合并,现隶属于戈溪村之下的自然村。村因“景”而闻名,其以溪谷中的自然风景名胜——龙潭风景区而著称。
龙潭村四周山水环绕,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这里既有奇峰峻岭,又有碧水幽深,独具独特的山水风光。我们的车子一进入村庄,便听闻山水流淌之声,沿村间小路驶至尽头便是一处公交车停车场,停车后可见左右两侧有两条溪流在“龙馨亭”处交汇而后汇入戈溪。
我们沿左侧“龙潭水电站”这边开始踏入龙潭风景区。据介绍,龙潭风景区内水质清澈,环境清幽,拥有一水、三湖、三洞、十二岩、十三潭、十五瀑等自然景观。其中,龙潭本身由多个潭洞构成,每个潭皆具独特风貌,如龙珠潭、龙舌潭、龙口潭、白龙潭等。
涧溪边上已然修筑起块石游步道,一路平缓向上延伸。水色碧绿仿若美玉,水流潺潺而缓,水声哗哗作响,水草摇曳生姿。最为动人的当属流淌着的溪水。那柔美的溪水欢快地向前奔涌,恰似一条银色绸带在山谷间翩翩起舞。涧溪里的水清澈见底,欢快地唱着歌,流向远方。
遇到溪中岩石,被阻挡的山泉从石缝间涌出,欢快地跳跃着,发出悦耳的叮咚之声。从岩石上倾泄而下形成了小横瀑,游友们纷纷用手机拍摄那如绢的瀑水。见此情景,胡校长说道,当年教授语文之时,给同学们读到“水在涧溪中欢快地跳跃着”,诸多同学因未曾见过这般情景故而难以理解,倘若将他们带到此处写生,便会明白了。
如此这般我们沿涧溪一路向上前行,前方突然显现一潭碧湖,应是三湖之中的一湖吧,边上建有观景休息亭。再往前行走是一座立在路中间的没有屋顶的破房子,应是路亭遭毁坏后尚未修复。不过残缺亦有残缺之美。尽管炎炎夏日,气温颇高,但在这般群山环抱、郁郁葱葱、景色宜人的山涧中行走,不失为一种享受。
龙潭瀑群
沿着涧溪畔蜿蜒且平缓的岩石游步道徐徐行进一段之后,前方山势骤然变得陡峭起来,水流也随之变得湍急,水声亦由细语转而激昂。一个转弯,轰鸣声猛然放大,宛如大自然精心编排的交响乐章在山谷间回荡,那是连绵不绝的瀑群在共同奏响。眼前所见,潭上瀑飞,瀑上潭连,潭潭相依,瀑瀑相叠。仿佛是山水间无尽的缠绵,构成了一幅独具特色的自然画卷。
我们先去看下瀑,下瀑位于山路右侧,需得小心翼翼地踩着溪中圆滑的石块,绕过一道弯,方可抵达那最佳的观赏位置。此处水瀑分为两折,落差虽不算大,却别有一番韵味。水流轻盈地沿崖壁跃下,如同娟绸般贴在山崖上,在碧潭中形成一幅细腻的涟漪图,层层向外扩展,圈圈泛起波澜,仿佛是大自然最温柔的笔触,在潭面上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而后,转身向上,不过数十步的距离,便能远远望见横跨在溪流之上的桥后面的上瀑。上瀑便以其更为壮阔的姿态,傲然地展现在眼前。站在桥上观赏,无疑是最佳的位置,只见山崖中间有一豁口,上瀑虽仅有十余米的落差,但是雨后的瀑水气势恢宏,犹如脱缰的野马从这里呼啸而出,如同千军万马,势不可挡。最终重重地砸入下方的潭中,激起千堆雪,水雾弥漫,美得令人窒息。
其下的潭水,更是碧绿得仿若翡翠,清澈见底,镶嵌在山谷中,映衬着四周葱郁的山色与飞瀑的雄姿,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抹绿意温柔地拥抱着。潭水因瀑水的冲击而不断翻腾,碧波荡漾,却又在片刻间归于平静,展现出一种动与静的完美和谐,让人不禁慨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如此龙潭瀑群,不但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对心灵的一次洗礼。这样的景致让人心情愉悦,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令人流连忘返。
白龙潭瀑
在瑞安高楼龙潭风景区内,最为著名的景点当属白龙潭瀑。我们沿着步道继续前行不足十分钟,于一个岔路口处,先莫要上行,而是径直朝着已建好的一座小桥走到底,便能看到这个白龙潭与白龙瀑。
只见山崖在此处开了一个不足三米的口子,冷风自这口子吹出,宛如人站在山洞口般,让人不禁打个冷颤,温度一下子就直降十来度。而里面山崖合拢起来仿若一个瓮甑,外口小而里面大,对面乃是落差近 30 米的龙口瀑,下方是白龙潭。
只见白龙瀑从高山崖背喷涌而出,势若奔马,在山谷中咆哮,声威浩大,填埋那瓮甑,烟雾腾腾跃跃。传说,这里曾有一条龙栖息,故而得名“白龙潭”。在瑞安检察院退休的文史学者陈正焕先生编撰的《瑞安旧事·钝笔杂抄》中,有着关于龙潭的相关记载。文中记载,明朝人朱嘉言曾至此览胜探幽,作《白水漈》诗,吟唱龙潭的山水。“层峦峭拔狮头青,雨后飞泉势不停。千尺远从峰顶落,光同疋练响同霆”。
据陈正焕介绍,龙潭那一连串的水潭尚未正式定名,人们只得暂且随意取个名字。诸如青龙潭、白龙潭、飞龙潭、卧龙潭以及龙胆潭、龙眼潭、龙珠潭和龙须潭等等。实际上,龙潭景区仿若处女地,尚未正式进行开发。这样一连串的水潭景观,在浙南实属少见,恐怕唯有戈溪所特有呢!
看过白龙潭瀑后,我们继续上行,瀑布顶端是一座休息亭。再上行左拐至龙潭背有一座“范圣庙”,依据《瑞安市城建志》第四篇《风景名胜》介绍,范圣庙位于龙潭背,是祭祀为民伏蛟的范七、范八兄弟的。其左侧边上还有一处潭瀑,亦是相当漂亮。
看过龙潭后我们往右再到一处废弃的古村,以此结束我们今日的行程。不过下来的时候荡友们再次来到白龙潭这里吹吹冷风。并非是里面的白龙瀑吸引了我们的目光,而是这里的凉爽紧紧“揪住”了我们,荡友们久久不愿离去,再次来到这里尽情享受了一番。
废弃的村落
只因攻略提及龙潭山上有“风动岩”,从范圣庙出来后,我们便欲去寻觅此石。踏上了一条鲜少有人踏足的山路,它静静地蜿蜒于前往范圣庙的右侧,仿若自然特意为我们铺就的一条秘密通道。
不过短短几分钟时间,眼前忽地开阔起来,一座被岁月遗弃的古村悄然显现于眼前。它恰似一位被岁月遗忘的老者,孤独且寂静地沉睡在这片山林之中。没有名字,亦无记载,更无往昔的喧嚣与烟火气,仅余一段被时间抚摸过的宁静与荒凉。
行走在村中,脚下踩踏的,是那已然归于寂静的土地。村庄,这位曾经的守护者,如今已被繁茂的树木与翠绿的竹林所覆盖,仿佛大自然正以其独特的方式,将这座曾经满溢烟火气息的村落重新揽入怀中。房屋,那些曾承载着无数山民欢笑与泪水的家,已然倒塌,仅剩下一片荒芜,残垣断壁在绿树的映衬下显得愈发苍凉。
而在一些残存的房屋里,竟也长出了参天大树,它们仿若不屈的灵魂,在这片废墟之上顽强生长,见证着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顽强。石头围墙上,青苔肆意蔓延,恰似岁月留下的绿色印记。轻轻触碰那毛茸茸的青苔,能感受到一种潮湿且柔软的质感,每一块石头,每一片青苔,都在无声地诉说着山民们曾经的勤劳与智慧,以及他们与这片土地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结。
行走在这破败的村落中,脚下的石板路布满了杂草和落叶,每一步都能听到沙沙的声响,仿佛是这座古村最后的叹息。虽说我们最终未能找到“风动岩”,但静心面对山民们曾经家园的逝去,依然能够发现那些隐藏在平凡之中的凄美与不凡。它们让我们感受到时间的流逝、生命的脆弱与坚韧,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复杂而深刻的关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