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伊格曼在《生命的清单》中说:“人的一生,要死去三次。
· 第一次,当你的心跳停止,呼吸消逝,你在生物学上被宣告了死亡。
· 第二次,当你下葬,人们穿着黑衣出席你的葬礼。他们宣告,你在这个社会上不复存在,你悄然离去。
· 第三次死亡,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把你忘记。于是,你就真正地死去,整个宇宙都将不再和你有关。”
父母亲去世的这几年,我们这个小家一直在外奋斗,最后也安家在外地,除了过年时可以回家祭奠双亲,其他时候都不方便回去。
上周连着好几天父亲母亲都会进到我的梦里,梦境很模糊,但每一次梦醒都是泪流满面,告别的路啊,真的太长了……中元节到了,他们也来看我来了。
按照我们老家的讲究,如果去世的人总出现在梦里,说明他们也想念你了, 或者他们在天堂有一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是在托梦告诉你。虽然我的梦里父母亲都没有说话,但我想,他们也还会记得我吧,也会想告诉我一些什么吧,只要记得,想念就永远在。
为了寄托心的想念,这个中元节我们就突破城市的一些限制,家人找了一处四通八达也比较安全的路口,给远在西北黄土地安息的亲人们烧纸祈福,只愿他们在天国能过的顺心。
我们家一般不避讳生死的话题,遇到有亲人或者亲戚去世,我们都会跟孩子们聊关于生死的问题。4岁的儿子每每提到死亡就很害怕,更多地会是对爸爸妈妈的不舍得,每次都会哭着念叨:我不要你们死,我也不想死,我会想你们……
趁着中元节,给孩子们讲了去世的亲人的一些事情,也科普了一些中元节相关的习俗、讲究、传说故事等。正好也想到之前看多的《寻梦环游记》正好是和死亡话题相关的电影,所以带着孩子们又刷了一次。
果然,经典之下藏着不尽的宝藏道理,这些,会让我们的告别之路、生死之隔变得温馨且有归途。
Part 1在爱的记忆消失以前,请记住我!
迟早有一天我们都会分开,在不同的世界守护着各自的宿命,但因为记得,这会让死亡不再害怕。就如《寻梦环游记》中米格太奶奶的爸爸,如果他的亲人在他最后要消失之前还没有记得他将他的照片摆在家里,那么他就真的不在了。
影片最后当米格在天堂的亲人都踩着花瓣路来到人间的院子里时,那是温馨的一瞬间,也是充满爱意的瞬间。
无论未来的日子如何,愿我的孩子能记住那些共同度过的时光,那些笑声和泪水,那些在彼此眼中闪烁的光芒。
有爱,记忆永远都在!
Part 2是家人,就要互相支持!
当米格最爱的吉他被奶奶摔碎而家人没有谁站出来维护他的时候,他内心是非常受伤和无助的。
这像极了我们的某个兴趣爱好被父母冷嘲热讽,我们的某份工作被父母看不起时的场景。
生活而已,不偷不抢靠自己的努力去活得就值得被尊敬,作为最亲的家人,我们能给予的就是希望我们快乐和活出自己。
巴黎奥运跳水冠军全红婵说她拿到冠军也没有那么开心,因为她更重要的是想做好自己。
所以,作为家人,给予彼此最大的支持,最好的祝愿,就够了。
Part 2梦想,都值得被尊重!
不知看过暑期档《抓娃娃》这部电影的朋友有没有想过关于孩子未来梦想的选择, 作为家长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在影片《抓娃娃》中,马成钢的家庭状况宛如众多家庭的缩影。由于孩子马继业沉迷于抓娃娃机,导致了一系列激烈的家庭冲突。这些冲突中显现出父母的控制欲和对子女梦想的漠视,给孩子们带来了束缚和压抑感。
这种冲突并非仅限于电影情节,它实际上映射了现实生活中许多家庭的真实状况。实际上,家长对于孩子的梦想往往存在误解和忽视。一些家长认为孩子的梦想过于幼稚、不现实,或者与自己为孩子设定的未来规划不相符合,因此轻易地予以否定或忽视。在影片中,马成钢的音乐梦想遭到父母的否定后,他变得沮丧和叛逆,学业成绩也大幅下滑。这反映出,孩子的梦想若被忽视或否定,将对其身心健康和成长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导致他们失去自信,对将来感到迷茫。
的确,当孩子的梦想遭到无情的否定或忽视时,他们可能会变得迷茫、沮丧,甚至丧失自我认同。
《寻梦环游记》中的米格也是一样的,本来应该被家人记得的太太爷爷就是音乐家,所以米格有音乐天赋其实是非常难能可贵,却一直被家人忽略,甚至扼杀。
这对一个孩子坚持就是噩梦!
所以,作为父母,努力去教会孩子道理的同时学着尊重孩子, 尊重他们的梦想和选择。
好了,当此文结束时才发现,本来想念去世父母的伤感和浓浓的哀思,最终却落笔于未来孩子的教育如此充满美好和向往的话题,突然觉得,这正符合了中元节追思最好的诠释:好好告别,好好生活,让我们带着对先人的敬意与怀念,用爱去铭记他们,用行动去传承他们的精神与智慧。
同时,也让我们在思考生命与死亡的过程中,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与美好!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