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来源:刘胜军大局观(刘胜军微财经出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能讳疾忌医,必须承认当前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因此,政策力度要大、要用重拳。要充分汲取日本应对泡沫经济失误的历史教训,必须承认当前经济问题与既往不同,市场主体关注点转向“资产负债表修复”,缺乏“借债意愿”,靠传统的铁公机、降息降准,难以奏效——因此,政策思路要创新】

要正视当下经济形势的严峻性

正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虽然走出疫情已经一年半有余,虽然5月17日祭出大力度的房地产救市组合拳,虽然央行利率一降再降,经济下行压力仍然明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央行一年期贷款利率(LPR)

最近公布的7月份经济数据不容乐观: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顶梁柱。2023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高达82.5%。今年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7%。虽然7月是暑期出行旺季,但当月餐饮收入同比增速放缓2.4个百分点至3.0%,为2023年3月来最低。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消费同比分别下降6.1%、10.4%,凸显消费降级压力(面对“消费降级”,我们不能讳疾忌医)。消费重头产品汽车依然疲软,同比下降4.9%。在消费信心转弱的背景下,消费者首先会砍掉汽车这样的大宗非必需消费。北京、上海、广州等传统意义上的消费“领头羊”,今年以来社零却频现同比负增长。

第二驾马车“投资”增速也低于预期。7月当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放缓1.7个百分点至1.9%,显著低于1—7月的3.6%。在“内卷”新闻不时刷屏的背景下,投资动能不足也是可以预料的。1—7月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速放缓0.2个百分点至9.3%。最大的问题还在房地产:1—7月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下降10.2%,7月当月下降10.8%。这意味着5.17房地产救市新政效果并不显著。不仅如此,7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房屋新开工面积、房企到位资金都呈两位数降幅。作为“五六七八九”的民营经济,1—7月民间投资增速已经降至0,创下年内新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因何在?我想最根本的在于,我们低估了当前的问题和挑战。

警惕通缩螺旋

我们必须承认,经济已经徘徊在通缩边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胀率在0附近徘徊

经济学界有一个共识:通缩比通胀更可怕。因为通缩反映的是信心低迷,而通胀反映的则是乐观情绪。一旦跌入通缩,经济就会“螺旋性下跌”,再拉回来就难了。

通缩的信号已经红灯闪烁:2023年全年的GDP缩减指数为-0.6%,且自二季度开始持续为负。本世纪GDP缩减指数小于0的年份仅发生过3次,分别是2009年(-0.2%)、2015年(-0.002%)和2023年(-0.6%)。步入2024年,指标进一步下滑:一季度GDP平减指数为-1.1%,二季度为-0.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何会出现通缩的危险?供给和需求决定价格。通缩意味着需求不足。

走出疫情后,大家普遍感觉赚钱更难了、社会更卷了。其中的根本原因在于消费增速不及预期,甚至“消费降级”取代了“报复性消费”。必须廓清一个问题:需求去哪里了?笔者认为有几个关键因素:

1、疫情三年对各阶层尤其是中低收入家庭的冲击和透支是显著的。一些人可能不得不“吃老本”。这些人群缺乏足够的收入支撑消费,成为消费降级的主力军;

2、房地产一度承载了70%的居民财富,而最近几年房价持续下跌,改变了“房价不会跌”的预期,负的财富效应(即财富缩水预期)不可避免会影响消费倾向;

3、就业压力加大,导致不少家庭需要应对“啃老”压力,对开支不得不采取“保守为上”的策略;

4、从去年以来的金融业降薪持续成为社会热点,也会影响对未来收入的预期。

简而言之,居民消费需求不振,既有收入下降的影响,也有对未来预期的因素。这突出体现在居民存款显著增加的现象:2020年到2024年1月,住户存款共增加58.24万亿元,其中82%是定期存款,这四年新增存款总额相当于2009年到2019年总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投资需求的问题主要来自两个:一是房地产持续下跌、势大力沉,二是民企信心不足、预期不稳。

房地产的问题在于,开发商资金链迟迟未能修复。屁股决定脑袋,虽然地方政府很急切,但由于银行缺乏内在动力,“白名单”效果有限,就连“最稳健房企”万科都陷入资金链窘境,其他开发商更不必说。在这种情况下,公众买房不敢出手,生怕踩到烂尾楼。中指研究院6月份调查发现,未购房原因中,28%的受访居民选择了“项目会烂尾”。2024上半年,全国商品住宅期房销售面积同比减少31%;现房销售面积同比增加23%。现房销售面积占比从2021年的9.5%提升至26.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企投资低迷的原因更为复杂。以前,民企抱怨最多的是融资难,或者说“贷款供给不足”。现在的问题则不然,除了房地产等少数领域外,民企更普遍的现象是缺乏借款意愿,也就是所谓的“躺平心态”。2023年以来,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累计同比持续负增长,从一个侧面表明企业部门的“收缩现象”。

警惕“资产负债表衰退”

辜朝明认为,日本陷入失去的30年,最根本原因在于“资产负债表衰退”。由于决策者未能认识到这一点,在应对策略上还是遵循既往的思维惯性,导致应对失败。

中国是否存在“资产负债表衰退”迹象?笔者倾向于认为:宁可信其有,这样可以多些未雨绸缪的空间和准备。

居民部门的资产负债表衰退

这一点很容易理解。居民主要资产是房地产,而房地产往往具有较高的杠杆。一旦房价下跌,居民资产缩水而负债是刚性的(不会减少),负债率上升。2024年6月北京、上海、广州二手房价格同比下降7.8%、6.3%和12.4%。

此时,为了避免违约风险,居民只有减少其他负债(例如购买汽车、消费贷等)甚至减少生活开支。2024年上半年,全国住宅类法拍房的挂牌达到20.2万套,同比增幅超过12%,郑州、厦门、苏州等城市同比增幅超过40%。

上文所述居民存款尤其是定期存款大量增加,是一个证据。2024年二季度,居民杠杆率下降了0.5个百分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国家金融实验室

企业部门的资产负债表衰退

不仅居民部门,企业部门也缺乏“加杠杆意愿”。2024年二季度,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仅微升0.2个百分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国家金融实验室

企业部门不愿意借债,这是很少遇到的情况。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二季度工业产能利用率仍低于过去四年均值。“内卷”成为热词,表明缺乏好的投资机会。连新能源汽车也未能逃脱这一局面。2)受房地产、地方政府资金链影响,不少民企因为“欠款”无法收回而陷入困境。在这种情况下,民企“自保”心态严重,“活下去”更重要,自然缺乏负债扩张的热情。3)不仅居民持有房地产,民企的资产中房地产也是重要一块。在房价下跌的背景下,民企也面临修复资产负债表的压力,只能选择减少负债。例如,2023年9月20日,上市公司中通客车以评估值1244.43万元出售20处不动产。据证星研究院统计,2020年A股上市公司年报显示,上市公司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总额高达1.68万亿。且2019年持有投资性房产的上市公司达到了1800家。

居民和企业的“收缩”,在微观上都是理性的选择,但从宏观上看很可能带来“合成谬误”。

稳经济,需重拳

毫无疑问,中国经济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仍然是没有画上句号的增长奇迹。

但也必须承认,当前的经济局面是复杂的、严峻的,我们不能继续幻想经济会自动修复。事实上,居民、企业的预期已经转为负面,一旦陷入“负反馈循环”,不堪设想(7月经济数据警示:阻断“负反馈”,该出手时就出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必须认识到,由于现在核心的问题是预期不稳导致市场主体缺乏“借债意愿”,传统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工具难以奏效:

1、在居民和企业以修复资产负债表为目标的背景下,利率下降难以起到提振效果,市场可能继续收缩;

2、财政政策的“铁公机”传统思路,不仅面临投资回报率下滑的窘境,也难以对居民部门和企业部门带来显著的拉动效应,效果有限。如果不能激活居民和企业部门,财政扩张就失去了意义。

《黄帝四经·兵容》云:“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建议:

1、以更大的措施稳定房地产,从供给侧(稳开发商)和需求侧同步发力。房地产是当下消费和企业投资的最大因素。稳定房地产,更是防止“资产负债表衰退”的关键之关键(稳房地产:不是能不能,而是必须要!);

2、以大规模(10万亿级)消费券重启消费,防止消费失速,扭转消费降级。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7月30日政治局会议提出“增强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和意愿。”大规模发放消费券,是提振消费信心见效最快的政策工具。我国发达的数字化体系,可以实现低成本、精准发放消费券。从现在起,政府部门应把过去用于铁公机的开支,主要转向支持消费和民生。这是决定经济转型能否实现的关键一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中国与90年代初的日本,最大的不同在于发展阶段和发展潜力。中国人均GDP只有美国1/6,而日本当时已超越美国水平;中国城市化率还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而日本当时城市化已基本结束。更重要的是,中国还存在大量的体制机制改革空间,包括提升国企效率、优化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降低制度性交易费用等。因此,通过具体的改革行动提振社会信心,才是关键和根本。7月30日政治局会议提出“要以改革为动力促进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及时推出一批条件成熟、可感可及的改革举措。” 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300多项改革,且要求2029年之前完成。因此,要以提振民企信心和消费信心为突破点,尽快推出一批重大改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日人均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