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忙喧嚣的周一午后,当忙碌的人们纷纷收拾起一上午的工作准备稍作休憩时,一辆救护车疾驰而至,鸣笛声划破了平静,将一位突发胸痛的68岁患者陈大爷送到了太原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大约1小时前,陈大爷在吃午饭时突然感到胸闷疼痛,且痛感漫延至肩背,伴随大汗淋漓、心悸、焦躁不安、双上肢麻木和呼吸困难,立即放下碗筷休息片刻后疼痛仍未能缓解,家人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将陈大爷送至医院。经心电图检查显示V1-V6导联ST段抬高,综合各项实验室检测结果,初步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在医院心内科急诊介入团队快速而精准的救治下,陈大爷接受了冠脉造影术,结果显示作为供养心脏的三大血管之一的前降支近段发生了100%闭塞,随即为陈大爷进行了血管开通及支架植入手术,手术非常成功,陈大爷的胸痛症状得到了显著缓解。经过一周精心治疗后,陈大爷顺利达到了出院标准。

然而,面对即将回归的日常生活,陈大爷及其家人心中充满了疑问:“我能恢复正常生活了吗?是否可以去市场买菜、参加下棋活动或者健身锻炼?该如何科学地进行心脏康复呢?”这些问题也是众多心梗患者出院后极为关心的话题。太原市人民医院医师为您解惑。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生活方式的改变、工作社会等压力影响,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逐年攀升,幸运的是,大部分心梗患者在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后都能顺利出院。然而,出院后的生活适应和康复成为了一个新的挑战。那么,如何应对这一挑战呢?

首先,关于心梗患者能否恢复生活、工作,这主要取决于心脏受损及康复的程度,以及工作或活动的体力需求强度,具体决策应当由患者与心脏康复专业医生共同探讨,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来逐步增加活动强度及心脏的耐受性,切不可操之过急。据统计,大约80%~90%的心梗患者在出院后2~3个月可以逐步回归日常生活及工作岗位。

其次,心脏康复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是一种基于医学评估的系统性干预手段,通过医疗、运动、营养、心理和社会五个方面的综合处方,针对急性期、恢复期、维持期乃至患者一生的全过程提供全面管理。心脏康复不仅能帮助患者调整身心状态,更快融入社会生活,更能有效降低猝死、疾病复发及再次住院的风险,纠正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甚至可能逆转动脉硬化进程,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心理、社会及职业状况,并通过二级预防策略实现生命的全面优化。

对于出院后的康复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药物处方:按照医生开具的处方规律服药,不可随意增减或停用药物,尤其是抗血小板、调脂稳斑、降压及控制血糖等药物,它们对预防再次心梗至关重要。

2.运动处方:初期,患者可能会感觉体力不足,适当运动有助于恢复体能。通过心肺运动试验可以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处方,如未做此项检查,可以从每天10分钟散步开始,逐渐递增至每周5次,每次至少30分钟的步行锻炼。

3.营养处方:低盐低脂饮食,糖尿病患者还需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每日推荐摄取500克蔬菜、250克水果(糖尿病患者应视具体情况酌情选择),同时保证适量肉类和鱼类的摄入。戒烟限酒。

4.心理处方:保持愉悦的心情是康复的关键,患者应积极与家人、朋友交流互动,避免过度紧张、焦虑或抑郁情绪,遇到心理困扰时应及时向医生寻求帮助。

5.生活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控制体重:保持正常体重,避免肥胖加重心脏负担。

6.定期复查:出院后定期到医院进行心电图、血脂、血压、血糖、心脏超声等相关指标检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7.症状监测与应急处理:如果出现胸痛、气促、出冷汗等症状复发,应立即停止活动,采取半坐位,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并向接诊医生说明病史。

总之,心肌功能的恢复是一个持久的过程,不仅需要专业的医疗治疗,更离不开生活方式的全方位调整和改进。即便在手术后,患者依然需要高度警惕身体状况,接受严密观察与监护。只要遵循上述专业康复指导,心梗患者定能稳步迈向正常生活轨道。(太原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李海静)

(网易山西 黄晶 张丹丹 通讯员 史新燕 魏勇 助编 兰亚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