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中,考核作为一项重要环节,应该是为了企业目标的达成而服务的,不是为了让你的团队听话而设计的,但是很多老板想不明白这一点,甚至把绩效考核当成了一个鞭子,或者一个扣钱的工具,鞭打、督促员工,试图让员工不断地前行,把考核工具化、武器化,那么时间久了,员工就会把绩效考核理解为带在他身上的枷锁,你越考核,他越辛苦、越反感,越反感他就越不想干,最后绩效考核也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根本达不到预期的成效。
这是因为,传统KPI绩效考核本质上是封顶薪资机制,考核的假设前提是,假设员工都完成了当月的工作,我们来考核他做得好不好。通过几个关键指标,来考核员工是否达标,是否符合公司的要求,采用的是减法绩效。
对于被考核的员工来说,每个月的工资,基本都会有一定的扣罚,没有人愿意被扣钱,毕竟谁会认为自己做得不好呢?积极的应对办法就是,想方设法通过考核,你有你的政策,我就有我的对策。消极的应对办法就是随你怎么搞,看你能扣多少!把不满情绪转嫁到工作上,形成雇佣双方的博弈和团队的内耗。
对考核者而言,考核的客观程度,执行的力度跟考核者的个人利益并没有关联,只是一项要完成的工作。
而对于管理者,工作还需要靠大家的支持与配合,不同程度的做好人,也就成了必然的结果。人性和机制决定了传统绩效的形式远大于成效,形同鸡肋的普遍事实也就成了必然。
相反,科学的考核机制应当是推动组织发展、激发员工潜能、促进个人成长与团队和谐共进的强大动力。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考核的初衷是为了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识别其优势与不足,进而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这一过程旨在通过正向激励,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让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工作,追求个人与组织的共同成长。因此,考核应当被视为一种激励机制,而非束缚员工的工具。
激励宝积分制管理,假设的前提是,员工月初什么都没做,每月从零开始挣产值,员工提交工作结果、事实证据,公司按标准,对工作结果进行产值肯定,每天做加法激励,累计员工的价值贡献,按员工当月实际价值贡献发工资。员工每月有保底工资保障,每个月超出多少由自己决定,多劳多得。
员工凭产值,自己给自己加工资。利用薪资机制、分配机制、人才机制,把员工个人利益目标和公司利益捆绑起来,员工的工作动机也就会发生根本的改变,原来是老板催着干,追着干,通过多劳多得的薪资机制、分配机制,让员工变成主动干,认真干,真正为自己干。让员工个体的薪资目标,与企业的管理目标形成自然完全地融合。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