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发源于湖北黄梅县,鄂赣皖三省一直有这样的戏谚:花鼓戏(采茶戏)开了锣,不是於老四,就是张德和。

黄梅戏三个辞店,主人公都是湖北黄梅人。《告坝费》、《逃水荒》主角也是黄梅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将部分黄梅戏人物概况介绍如下:

於老四(大河镇於家楼村人,现存墓地)

张德和(刘唐镇走马垏人,现属大河镇)

胡彦昌(濯港镇胡牌人)

柳凤英(蔡鸣凤情人,濯港镇余显乡柳明家村人她开的饭店地址在濯港镇胡六桥村,今存墓址)

瞿学富(古茶儿镇,今黄梅镇瞿垄村人)

毛子才(孔垄镇筷子街人)

李 益(新开镇下港李村人,故居遗址尚存)

黄梅戏原名黄梅采茶戏、黄梅调,因起源、形成并发展于湖北黄梅而得名。黄梅戏的主要源头为黄梅采茶调、黄梅道情。在明代初期,作为道教圣地的湖北黄梅兴起“戏酬宋飞仙”的民俗,推动了源于道教音乐的黄梅道情的发展。晚明时,黄梅戏形成小戏。康熙至乾隆年间,黄梅采茶调、黄梅道情与黄梅真人真事深度融合,在汉剧、湖口高腔、湖北高腔的影响下,产生了具有现实主义风格的以黄梅人於老四(大河镇於家楼村人,现存墓地)、张德和(刘唐镇走马垏人,现属大河镇)、胡彦昌(濯港镇胡牌村人)、柳凤英(蔡鸣凤情人,濯港镇余显乡柳明家村人,她开的饭店地址在濯港镇胡六桥村,今存墓址)、瞿学富(古茶儿镇今黄梅镇瞿垄村人)、毛子才(孔垄镇筷子街人)、李益(新开镇下港李村人,故居遗址尚存)等为主角的串戏、大戏,标志着黄梅戏正式形成。黄梅戏形成以后,以湖北黄梅为中心,陆续多次传入江西、安徽、浙江、福建、江苏等地,获得了黄梅腔、下河调、黄梅调等美誉。晚清时,始出现“黄梅戏”之名,并在湖北黄梅完成“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出”的传统剧目的积累。光绪初年,在黄梅知县、戏曲大师钟谷推动黄梅戏戏改的条件下,黄梅戏进一步融合高腔、昆曲、弹腔和汉剧等剧种,成长为清代戏曲史上颇有影响的大型剧种——黄梅采茶戏家族群(包括鄂东南采茶戏、赣东北采茶戏、皖西南怀腔、浙江睦剧、邵武三角戏等,甚至楚剧及其子剧种皖南花鼓戏、湖北东路花鼓戏等也有重大渊源),其标志是湖北黄梅戏班于清末民初进入芜湖、上海和汉口等大都市演出,成为安徽艺人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城市演出的先声,为1950年代安徽进行黄梅戏戏改、完善并定型黄梅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编辑:黄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