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两天,西安一个公众号“贞观”发布的《一个外地女孩,死在了我出租的公寓》一文引发热议。文章称,今年33岁的女子来自宁夏西海固山区,毕业于北京211高校,职业为会计,当时正在西安找工作,疑似饿死。该女子毕业后一心考公,曾多次取得家乡事业单位笔试第一的成绩,但连连在面试环节落榜。

这两天,关于这个事件又有了反转。8月21日,离世女子家乡当地政府负责人通过媒体传达,身亡女子陈某某并非考入211名校,而是在北京就读专升本考上北方工业大学,其家庭情况在村里属于中上等。母亲借钱为女儿支付房费、父亲将骨灰“丢垃圾一样丢掉”等描述言论均与实际情况不符。

斯人已逝,讨论过多也没有实际意义。但是,211高校毕业女生事件,应该为我们社会敲响警钟,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211女生的悲剧,让我们关注一个人群,那就是城市独居人群。

据人口普查数据和统计局抽样调查数据,我国“一人户”占比逐年攀升,2000年为2.52%,2010年为6.68%,2015年为13.15%,2019年增加至18.45%。据粗略估计,目前有近一亿成年人处于独居状态,“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已经成为普遍的现象。从年龄分布来看,青年人和高龄老人是独居的两大“主力”。

有学者调查发现,不同年龄段的人群独居的原因大不相同。在单身人群中,30岁以下年轻人基本是未婚单身,30岁到39岁中也有七成以上是未婚单身,40岁到49岁中45%是离婚单身,而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中大部分则因丧偶而单身。

根据某平台“独居者联盟”小组的调研数据分析,根据独居者的感受,大致可以分为“主动独居”和“被动独居”两种,在“主动独居”者们看来,他们喜爱独居的生活自由。

但是,独居人群在赢得空间和自由的同时,也将会面临孤独和恐惧,以及一些突发疾病和意外。去年11月底,年仅30岁的独居人士陈华(化名)因突发心梗离开人世。陈华的朋友向记者讲述了当时的状况,当天半夜11点半左右,120接到了陈华打来的电话,说他头痛、心脏不舒服,在120的询问下他说出了自己的姓名,可是住址只说了个小区名就没有声音了。120判断陈华病情危急,几经辗转才找到他的地址。然而等120赶到陈华住处时已经过去了1个小时,最终没能把他救回来。

而除了突发疾病之外,普通的意外状况对于独居者来说也可能成为“生死问题”。比如有一年除夕,26岁的小杨(化名)一个人留在外地过年。她晚上洗澡时卫生间的门锁突然坏掉,她意外地被“反锁”在里面。在随后漫长的30个小时里,她不仅与饥饿抗争、靠自来水维生,还要敲击卫生间里的水管求援。幸而到了第三天早上,住在楼上的邻居听到了小杨敲水管的声音和呼救声,这才找人把她解救出来。

除了独居人群之外,社恐、宅文化的盛行,还让一些年轻人成为蛰居者。特别是这两年,因为经济大环境不好,一些年轻人在城市里找不到工作,碍于脸面又不愿意回老家,只能在城市出租屋里蛰居。由于没有经济收入,吃饭都成问题,吃了上顿没下顿,甚至在家里活活饿死。

2023年8月,在经济富庶的日本东京,一名叫王懿武大女硕士,竟然在出租屋里活活饿死。王懿的遭遇,跟陈某某的经历非常类似。很多人难以理解一个四肢健全的正常人,在物资丰富的当今社会,怎么能够活活饿死。但是,不管他们个人缺陷,还是患有心理疾病,这个悲剧却真实地发生了。随着独居人群和蛰居人群的日益增多,未来类似的悲剧可能会越来越多。

对于媒体和相关部门,不应该盯在这个事件的枝端末节上,不要忙着为自己开脱和甩锅。而是应该正视这个社会问题,关注城市里的独居人群和蛰居群体,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和个体困境,应该社区为他们建立救援热线和机制,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