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大家周四好呀~
今天来写个上一期“摆烂惊喜”的续集吧。最近一周,身体受到节气影响不舒服的感受有些严重,静养为主,顺便思考人生,安静等待时间流逝。
我最近又有一个发现——看见我是怎样被自己的惯性思维限制住的。
8月份因为“摆烂”,我站在了一个以前从未有过的视角——以纯粹不干预的、观察者的角色看自己在做些什么。结果发现,自己多年以来引以为自豪的有些特质,其实恰好是我的限制。
以我的一个工作习惯来说,我非常喜欢花大力气去做“上下游改造,使大家都统一用我的标准”。我会让甲方按照我写的模板给到brief,让供应商按照我的方式命名每一个文件、按照我的check list做检查,乃至工作流中的细节,都会给到他们样板。当然啦,我会说服大家,听我的话工作效率是最高的。
这样的好处是提前采集到客户真正的需求,而且严谨、有秩序,跟我合作的项目极少有返工的情况出现。坏处是,我真是心力交瘁了。
这个月,在一次跟客户探讨问题之后,我意识到自己越界了。我的边界应当是“在服务范围内尽可能满足客户需求”,但我不应该听说客户内部流程有啥啥问题,就要跑去想给人家建议。那是人家内部的问题,关我啥事呢?7月份我刚讲了两场主题是《身份》的课,转头来发现自己身份没站对。
我觉察到自己有个惯性。当有一个人来问我问题的时候,不管这个人是陌生人、读者、朋友,或者合作方,我都会有个下意识的念头:别人来找我求助,我就必须帮他解决问题,这就是我的责任。
我的天!这个“下意识”已经有了30年了,我最近才看到它!有这样一个下意识的念头在,我不累谁累呢?
上周我说“有一条捆在自己身上5年的绳索,我全然不知。终于看见,并且把它解开了”。这周我看见了“为什么我之前一直没有看见捆绑自己绳索的原因”,那是一个很残酷的事实——每个人都是有一套自己惯性思维的。调用这些思维的时候,其实绳索就开始工作了。
比如说,“无论谁来找我,我都认为自己要帮他解决问题”这就是一条绳索。
阿德勒心理学有个非常知名的“分离课题”的理论。其实真正做到每个身份都归位、课题完全分离是非常非常难的。难在大部分情况下,你压根意识不到哪些是别人的课题。
就像我以前,例如对互联网上大家有争论这种事情,我觉得那是别人的观点、别人的课题。或者身边哪个朋友我看到他的模式很拧巴,他自己不来求助我,我就觉得那是他自己的事情。我还觉得自己“分离课题”做得挺好的。
可是,我会认为:别人都来求助我了,这个包袱我接不是很正常吗?这是我的工作,我用心一些不是应该的吗?这些就是我的课题呀。
其实并不是。以帮助人来说,那个人自己才是因,我只是他的助缘,他是种子,我是阳光、空气、水。我老觉得自己能帮别人解决问题,是阳光替种子干着急,“你怎么还不发芽”。喏,这是身份站错位了。
以工作来说,工作是需要认真负责的,但是完全没必要像我之前做到的那样,不分昼夜心里挂碍着每一个执行的项目,已经分配给小伙伴的工作,没到DDL还要一直盯着人为增加各种节点。认真、负责做好就足够了,我不应该7*24h挂念着它。
如果不是因为8月份我的目标是“好好活着”,如果不是因为身体状况让我没有之前那么多心力考虑得面面俱到,也许我永远都看不到这根绳索。
也就是说,要主动放下之前的思维惯性,才会看到新的可能。
后来我有跟丁老师交流这个心得,关于为什么要坚持每天做观念功课:其实突破点都在“不舒服”中。而大多数时候,我们自己是看不见这些不舒服的。就像我曾经看不见我的紧绷、看不见我的心累、看不见自己身份站错位。
而每一次的“不舒服”其实都是来自老天爷的提醒。把每一次不舒服记下来,数据攒多到一定程度,你就能发现自己会“一……就……”,看见自己的模式。
觉察到了,就可以慢慢改变。
我之前精力好的时候,只是精力被耗干,觉察不到这些不舒服。这个月因为身体不支持,精力没那么多了,“不舒服”的感觉一下子就变得很突出,我瞬间就看见了。这才发现,喔,原来我“分离课题”没有分干净,原来我主动揽了属于别人的责任。
再分享个小故事。
这个月还因为一些项目上具体的问题,在跟客户沟通方面遇到一些挑战。然后我惊觉,我已经和5年前第一次做这份工作的自己完全不一样了。
关于“甲方说话不好听”这件事,我的心态经历过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9年,曾经一度因为甲方咄咄逼人,电话会结束之后哭鼻子哭了一小时。心里觉得好委屈,“你怎么可以这样说我”。
第二阶段,2022年跟丁老师学习后,还是“甲方说了不好听的话”这个场景。我会安慰自己:“别人怎么对你是别人的惯性,你怎么对别人是你的修行”,“转念啊,要转个念”,“就当在做忍辱的功课了,加油!”
第三阶段,2024年。我已经没有觉得这是“辱”了,所以也没啥可忍的。觉得他们(甲方跟我对接的人)应该挺不容易的,大厂打工人,工作压力很大,老板对效果不满意给施压,焦虑不知道怎么解决,负面情绪表达是个出口。我听完了这些话,反正不是重要信息,我也不挂碍,过滤掉了。过俩小时之后,要是你问我这个人刚刚说了啥,我已经不记得了。
所以你看,成长本身与具体的“事情”无关,与自己是否在一个成长的心态中有关。同样一件事,发生在2019年、2022年、2024年,我的回应方式是完全不同的,心态也是完全不同的。19年觉得委屈,22年觉得是个功课,24年已经当成“不重要信息”选择性忽略了。
哈哈哈哈我突然觉得老天爷给我这个身体,一到特殊节气就剧烈波动,是想提醒我“不该你管的事情别操心”,让我更加回收、聚焦我的注意力。
因为思维在松绑,感觉整个人都变得轻盈了很多!
我最近在做一个有趣的尝试。当我意识到我有惯性的时候,试着暂停一下,故意绕个路、拐个弯,用一种平常不会想到的方式来做,看看会发生啥。
举例:我上周末的时候想吃一个蛋糕。那家蛋糕店,海盐奥利奥口味的蛋糕要169元,奶油水果的要89元,但是89的蛋糕比169小很多。如果是以前的话,我会下单那个169的,然后吃两天(虽然第二天我可能并不想吃)。因为我有个惯性思维:规则是不可改变的。但是上周末我选择跟卖家沟通:“能不能给我做一只89元的海盐奥利奥?大小你自己衡量就行。”然后卖家同意了……
我觉得这件小事很哇塞!因为这是我之前不会做的。我本来就只想吃一小口,并不想买个大蛋糕,花了几乎少一半的钱办到了耶!
让我继续摆烂完这个8月,看看还会发生什么美妙的事~
如果觉得文章对你有启发,可以帮喵点个“在看”,动动小手让更多人看到喵~感恩~我们下周四14:00见~
如果想围观喵的朋友圈,或者有什么悄悄话想和喵说,可以加这个微信号哦(如果加过喵其他微信就不用重复加啦)~
我的这些文章也值得你读一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