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城内有句俗语:“生有二哥丰,死有大峰会。”当中的 “二哥丰”即是指昔年暹籍华裔商人郑智勇。“生有二哥丰”指生能得到二哥丰的帮助,而“死有大峰会” 则指死后能得到宋代高僧大峰的照顾,比喻人从善,生死都有依靠。民间如此看重“二哥丰”,郑智勇的社会地位可见一斑。郑志勇发展多方面事业,商务机构、航运、火砻、钱庄、当押、报纸、印务局等,成为当时泰国巨富和华侨社会最有权威的华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泰国(原名暹逻),是潮汕海外华侨最多的一个国家.据有关部门统计,潮汕籍人士在泰国有600多万,约占潮汕海外华侨总数的百分之五十。

泰国潮籍华侨之多,与泰国航运贸易有密切关系的。早在“红头船”时代(清代中期以前),千百万潮汕人忍受不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压迫剥削,纷纷从樟林港乘“红头船”出洋到泰国避难和谋生。当时潮汕“红头船”大部份是在泰国建造的,因泰国盛产红木,在泰国造船,质量好,价钱也比国内便宜。第二次鸦片战争汕头被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之后,许多泰国潮籍华侨热爱祖国热心家乡建设,或在广东经营航运,或开辟泰国至汕头航运贸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其中,就不得不提及一个人——泰国潮籍侨领郑智勇。潮州城内有句俗语:“生有二哥丰,死有大峰会。”当中的“二哥丰”即是指昔年暹籍华裔商人郑智勇。“生有二哥丰”指生能得到二哥丰的帮助,而“死有大峰会”则指死后能得到宋代高僧大峰的照顾,比喻人从善,生死都有依靠。民间如此看重“二哥丰”,郑智勇的社会地位可见一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暹罗巨富侨领

郑智勇原籍潮安县凤塘镇淇园乡,乳名义丰,族名礼裕,而“智勇”这个名字,相传是孙中山1908年嘉其“有智有勇”故名。

郑智勇的父亲郑诗生是淇园的乡民,1840年鸦片战争后携妻佘氏从樟林港坐红头船到泰国,于1851年在北榄府生下郑智勇,后来因日食难度而在1858年携同妻儿回潮州,不久又单独回泰国并客死异乡。佘氏母子三人因此沦为乞丐。因度日艰难,佘氏不得已携他改嫁揭阳玉窖(一说是澄海南界)。郑智勇生性倔强,不肯忍受后父虐待而外出流浪,1863年,十三岁的他在刚开埠的汕头被一位好心的“红头船”主收留并随船到了曼谷,先在湄南河码头栈行当跑街和小伙记,在辗转流浪的生活中养成刻苦耐劳和机灵果敢的性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66年2月,太平天国最后的部队康王汪海洋部十多万人在大埔(当时为潮州辖县)被歼,部份战士由揭阳人大哥蟒带领突围到汕头坐船逃到曼谷,与当地洪门会党汇合后声势大振,他们看中年青有为的郑智勇先生,1866年底,十六岁的郑智勇正式入会,由于会党的势力和潮州人大批涌入泰国,洪门会党在曼谷蓬勃发展,十八年后,郑智勇先生当上大哥蟒的副手而称“二哥”,当时曼谷尚无华侨社团,占华侨绝大多数的潮州人崇奉“老伯公”而建庙祭祀,实际是潮州会馆,郑智勇逐步控制和掌握这个组织,又过了八年,大哥蟒去世,由郑智勇领导会众,由于他敬重大哥蟒而不肯称“大哥”,直至他死后会党解散。

得势之初,恰逢泰王朝财政困难,五世王决定开赌征税,需要私派组织出面。郑智勇借他的社会势力,配合当时泰国的社会情况,承包了暹罗王国政府的“赌饷”,开办“花会”赌场,形成一个庞大的开赌征税网络,手下人员上自司库、总管,下及批脚(收赌款人员)、保镖、侍者,不下数千人,为王朝征收了大量税款。

同时,郑智勇还发展多方面事业,创办“郑谦和号”总商行,经营航运、火砻、钱庄、当押、报纸、印务局等。商务机构遍及南洋诸国、日本、香港和中国内地的上海、青岛、厦门、汕头等地,成为当时泰国巨富和华侨社会最有权威的华人。由于他对暹罗经济作出巨大贡献,暹王封郑智勇“坤伯”(伯爵)头衔,赐其家族暹籍姓氏为郑差哇尼,并赐地建中国式的大夫第,将嚏叻附近的一条公路赐名为郑差哇尼路。

创办华暹轮船公司

1901年,泰国往来汕头的船队,在竞争中被迫卖给德国轮船公司。德船陡增运价,引起泰国商人的不满。据民国《潮州志》记载:“汕头初辟埠时(1867年)帆船渐少,至光绪十三年(1887年)帆船乃绝迹于汕头港,国人经营者则因循苟且,渐趋淘汰。”当时情况是,英国渣甸汽轮公司及德忌利士汽轮公司汽船进入汕头,随后德、美、法、俄等9个国家的远洋汽船及木帆船也相继入汕,从此汕头的海洋运输被外国人所控制。郑智勇不甘忍受外国强权操纵汕头港的航运业,1905年在他的倡议下,联合泰华部份火砻主和进出口商,组织“暹逻华侨通商轮船股份公司”(简称华暹轮船股份公司),集资300万株,购置轮船8艘,分别航行于泰国至日本、马来亚、新加坡、印尼、越南、柬埔寨和香港、厦门、上海等地,其中有4艘轮船专行泰国首府曼谷至汕头,并在汕头设立“华暹轮船公司驻汕头办事处”。据说,郑智勇曾指示:凡讲潮州话的旅客均可半价购票,如有老、贫、病、残者要求减免,均可酌情照顾甚至资助旅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暹轮船公司驻汕头办事处

但是由于所经营的船舶运力不如其他列强,加上列强操纵汕头港的航运权,华暹公司开业只有二三年,汕头至曼谷航线就宣告歇业。1908年侨寓暹逻多年的粤人张建三,邀集闽、粤二帮商人并暹国官绅会议,合设“华暹轮船公司”,使该公司扩大了资本及运力。

1909年4月,合设华暹轮船公司重新挂牌,继续经营汕泰航运贸易。第一艘来汕的“肖何”号,一来便与德国邮船公司的轮船驰骋海上,第二年华暹公司有两艘轮船专行于汕头与曼谷之间。

华暹公司的轮船复航得到汕头商人的大力支持。当时汕头商界有一家出口商称为南商公所,自华暹公司汕泰线复航后,因该司信誉好,商务日益繁忙。由于郑智勇对汕头海运贸易的重视和贡献,1909年南商公所专门分出另一出口商号称“暹商”公所,对华暹公司给予大力支持。由于汕头商人把汕头运往泰国的货物一律交付华暹公司承运,使得华暹公司在与德、英等轮船竞争中保持不败。到1931年,暹商发展到54家出口商号,每年出口贸易额在2000万元左右。

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华暹轮船公司遇上世界经济不景气,并因业务纠纷打官司败诉才致歇业。

资助革命热心公益

1903年,孙中山首次到曼谷从事革命活动,郑智勇鼎力资助孙中山并加入同盟会,孙中山手书“憎爱”两字赠与他。辛亥革命成功,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郑智勇派第五子前来祝贺,献5万光洋及象牙雕刻工艺品,后又赠暹币100万铢给广东都督府。

郑智勇为人乐善好施,热心公益,1916年与高晖石、许必志、萧坚麟等华商集合捐款泰币30万铢,创建培英学校,历时4年建成,为旅暹华侨所敬仰。此外,他虽身居暹地,却对潮汕家乡航运、兴学、筑堤等不遗余力,善举殊多。

1911年,郑智勇在家乡淇园村附近,新建一座村庄,名为“琪园新乡”。新建的琪园占地140多亩,包括宗祠、洋楼、更楼、围墙等。琪园新乡建成后,郑智勇将房子分给其家族及近亲嫡系,还以土地和房屋换取外乡人改姓郑而入住该乡。“外乡的一些贫苦人家,纷纷投归二哥丰家族,一律改为姓郑,投进新乡居住壮丁每人配给良田四亩房屋二间,入族后本身固应改姓郑,二代以上祖宗墓碑亦要改为姓郑”。随后,他又在琪园新乡附近,新建“忠美”、“信美”、“井头”、“铜锣”和“巷尾”等数个村落,同样以优惠条件吸引周围贫苦乡民入住从而成为“一方望族,雄视潮汕”。郑智勇还在琪园新乡兴办智勇学校(今凤塘中学校址),智勇小学首届免费招收三班180名学童入学,供给校服,提供住宿,高薪聘请潮州金中杨柳任校长。从豪宅至潮州城和浮洋潮汕铁路火车站修筑了2条洋灰路,总长约50华里。在民国初期的潮汕开创办学风气之先。

1918年初,潮州发生大地震,危及韩江堤防。北堤是关系到潮汕平原数县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要堤防,郑智勇拨黄金38万两,并用他来往汕头至曼谷的五福轮船公司的轮船运来大批物资,修筑南堤、北堤和东堤。修复工程于次年8月竣工,潮州绅士父老在北堤建“郑公智勇纪念亭”,在南堤树“郑公智勇纪念碑”,记下其功绩!时至今日,郑智勇的事迹仍为潮汕人民所津津乐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5年农历正月初三,87岁的郑智勇在泰京去世。他在临终前曾立下遗嘱,将在曼谷的大夫第连同大批地皮献给暹罗政府。1937年,他的灵柩运回故乡安葬。

声明:本文不代表我们的观点,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