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薄雾的晨光被遮蔽的早晨,扶着栏杆远望,在江南小镇的朦胧下,一叶小舟缓缓驶入眼帘:

那小舟通体墨绿,一叶芦苇似的,随波逐流。在江中随着风荡漾,在雾气的环绕下显得神秘而梦幻。飘近了些,依稀听见些许歌声。

歌声不大,但格外浑厚有力,在寂静的江面中显得格外空灵:桂棹兮兰浆,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我极目望去,看见的竟不是一人,是无数身影的千姿百态!

他颇有文豪之势,如策马驱长安,拿取一纸名的态势;他也具英雄之姿,面对着身前的洪水毫不畏惧,执着修着堤坝;他为何被戴上手铐?怅然的身影孤独地走进牢狱;他驾马如骑士,卷起千堆尘土,带着一众士兵打猎,激情四溢;他手拿羽扇,颇具学者之姿,带着一身渊博缓缓吐出万千巨作。

那一叶绿更加近了。

我没想到那还是一位演员,以一人之力演出万个姿态!

他便是苏东坡,当之无愧的文坛领袖,以一人之力稳住了宋史文坛。

初看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文学的压迫感扑面而来:以读者的身份阅览,身体却不由自主地进入那一列列白纸黑字间。

晦涩二字在书中蔓延开来,求而不得的我只好去苏作中寻求答案:一石《凌虚台记》寒气凌人,石中斑斑裂痕透着自傲,时过境迁也磨不灭他的神气;一曲《水调歌头》情思绵延,天上宫阙不禁流露温情,儿女情长尽显;一篇《念奴娇》扬扬酒洒,乱浪淘尽英雄虽一时,但历史永远铭记。

他彻底从文书中走了出来,成为活脱脱的人。

他没有太多的仙气飘逸,也正因此而被芸芸众生所仰望;他没有杜甫的感时伤世,代替的便是苦难之中的超然。

回看苏东坡传,转了几个季。

犹如沙漠中行走,渺小且浩荡,那一刻,侏儒也成了巨人,巨人也成了侏儒。

跳脱出文字的浪漫,去体会苏轼的心态,我们可以看见一位全能型人才,看见一段跌宕而绚烂的传奇,这不只是一本人物传记,更是对人物情怀的渲染和扩大。

现在让我们迎着潮水,以书作舟,在东坡的带领下体会一路的风雨与晴。

跟着苏轼追随长安的朝霞,看到了"千年科举第一榜"的人才。

从众多才俊中脱颖而出的才子果然不一般,引得欧阳修连连感叹:“三十年后全国一定都在议论苏轼,就没有人再提起我了”。

我们对东坡的印象大多都是超脱乐观,可细想,苏家乃书香之家,父子三人都阅卷无数。而苏轼后期的巅峰之作都离不开这阶段的读书漫游时期,处于年华烂漫的我们,更要以笔作江山,以文书河川,争取成为当代的翰林学士。

转眼间,流年转了十载,随着书舟我们也泛了十年涟漪,一路跟随苏东坡到了杭州——苏轼的"第二家乡"。

他在这里留下太多回忆。

初来杭州,言之"煮芹烧笋晌春耕"。辗转又来杭州,他遇到了一系列问题。医药缺乏、用水紧张,运河堵塞,饥荒时期,他对此研究药物,开凿水库,疏通水库及河道,稳定粮价。

那几年,他为人奔波,疲乏却不自知,也是那个时候,我在身后体会到史无前例的阳刚之气。

他有了责任心,散出的光辉环绕在我身边,圈圈圆圆形成光晕,陷入其中,我与自己的内心在此刻也分成两部分,我看着它奔向远方,走遍五湖四海。我从它的周围也看到相同的光晕,跳动不灭,逐渐渗入我的心中,进而被吸收,那一瞬我大致明白了责任。

无论古今,事不分大小,什么是责任?

是苏东坡面对洪水丝毫不惧,捍卫了一方水土;是独身一人走完世间沧桑后对人民的体贴;是看完世间繁华后对清欢的享受;是认识世间冷暖后对一个人的爱和守卫;是漫步校国的学子们的一片片孝心,一份份对生活的热爱。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我看着那一撇一捺的刻骨铭心,看见他咧嘴一笑的自嘲,也看到它迈出牢狱后的超然,那一笑让人心酸,它的含义太多了。

心虽似已灰之木,身却如不系之舟。

他总能在最低的境遇,活出最高的境界.

那么,他的一生该如何解读,我们该如何学习他的心态?

关于人生,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随遇而安正是他最大的法宝,飘泊不定的只是肉体,而心灵却已如磬石般坚定。真正宝贵的东西永远不是显露在外面,比如心境,它不会成为万家的饭后谈资,它永不落俗,只能埋存心中的方寸之地,平时如暗流暗河默默流淌,在红尘变幻中始终如一。

关于归宿,此心安处是吾乡。

这和五柳先生的"心远地自偏"颇有异曲同工之妙。上大学的我们多少都有相思之疾,对着明月共饮却相隔之远而无可奈何;多少辗转夜晚久久不能”入眠?但身已居此地,何尝不学着东坡的格局,让心安定下来,让大学成为我们的第二家乡,成为梦开始的地方?

关于不公,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晚年的他明白了什么叫世事不公。一束光照在铁塔,铁塔内的肮脏龌龊被看见,这束光便有了罪。

高歌醉卧,枕着一船的疯颠,酣畅地打着呼噜。朝廷容不下我,我便与明月清风作伴。

我们也应有这样断舍离的心态:没有得到无需悲愤,只是自己不适合这门工作,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完全可以换一类与之并驾齐驱。

这世间有太多我们得不到的东西,所以不必气馁,放宽心态,找到那份属于自己的执看。

这明月缺又圆,这江水到天边,这世事多变迁沧海桑田都做诗篇;这一曲唱几遍,这小舟未搁浅,这一时的酣梦枕着衣袖更似神仙,这一生归去无晴也无风雨便是心愿。

小舟悠悠水中摇,随它天涯海角,一枕一梦一觉,露水打湿眼角眉梢,愿醒来还未破晓,再偷得浮生半宵,如此便好。

- End -

书籍推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醒年读书」,加★星标★期待与您相遇

点个 在看

您的举手之劳

是对我们最好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