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人纯属胡说八道,那些文章的说法是小人之心!
究竟是什么传言,让毛泽东儿媳80岁时接受采访,还在极力辟谣呢?
幼年流落上海、28岁牺牲在战场,毛岸英这个名字是多少人心中的痛。
然而多年来,出现关于他的各种不实传言。谣说,伟人当初送他上战场是为了培养太子。
作为毛主席儿媳和干女儿的刘思齐,怎么解释?
毛岸英与父母亲在一起的时间都很短,杨开慧被害后,他和弟弟们流落街头。
捡垃圾、捡烟头、卖报纸、流浪整整5年,受尽人间屈辱,三兄弟中最小的毛岸龙患痢疾夭折。
1936年,上海地下党终于找到毛氏兄弟,辗转将他们送到苏联。
到了国外的毛岸青和毛岸英,始终不敢开口讲自己的家人。当有人聊起毛主席,他们不得不直呼父亲的大名毛泽东。似乎这位扬名国内外的大人物,跟自己毫无关系。
儿童院的环境和战争中的国家天壤之别,孩子们被和平幸福淹没。直到苏联也爆发战争,他们才逐渐成熟起来。
斯大林当时对各国孩子,都给予最好的照顾,却仍然无法抹去战争、还有与父母分别,给孩子们带去的精神创伤。
毛岸英和弟弟刚到儿童院时,对四周充满警惕,不肯暴露自己的身份。
后来,在中国派去的师哲副院长,开导和教育下,才敢当着众人的面讲自己是毛泽东的儿子。
1945年底,毛岸英终于回到魂牵梦绕的祖国,与阔别18年之久的父亲团聚。
毛主席心情大好,身体恢复得也快了。不过他看着比自己个头还高的儿子,心里有些不舒服。
毛岸英与刘思齐重逢,发起爱情攻势
刘思齐回忆,爸爸看到岸英欧化的言谈举止,和身上穿的西装不得劲儿。让儿子把那些衣服都脱掉,换上灰布军装。
尽管军装尺码不合身,毛岸英穿起来也很开心,他愿意听父亲的话。
毛主席对岸英要求很严,不久后就把儿子送去劳动大学了。让岸英懂得中国的国情,了解中国的农民。
1946年,刘思齐第一次见毛岸英时只有16岁,觉得岸英就是一个普通干部,身上没有多少“洋味”,双方也没产生感情。
1948年夏天,毛岸英参加土改回来再次遇到刘思齐,发起了爱情攻势。
婚后,刘思齐继续上学补习文化知识,毛岸英担任李克农的秘书,夫妻俩只有周末才能聚到一起。
就在他们结婚一周年的前一晚,毛岸英瞒着妻子将要上战场的真相,与刘思齐匆匆告别。
然而就是这次打头阵上战场,竟然被谣传为毛主席培养太子。
刘思齐是怎么解释的?毛主席真实反应是什么?
毛岸英奔赴抗美援朝战场,怎么会是毛主席“培养太子”呢?这样的谣传太离谱了。
彭德怀曾经感慨:困难当头挺身而出,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一些高干子弟,甚至高级干部都没做到,但毛岸英做到了。
毛岸英坚决请求到朝鲜抗美援朝,1950年10月8日,他随志愿军出征,身份是彭德怀的翻译兼机要秘书,只有极少数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毛岸英上战场前什么都没跟妻子说,导致刘思齐以为丈夫就是普通出差,没有好好道别。
她不知道的是,毛岸英临走前告诉几个好友,这次去估计回不来了,可见他已经做好牺牲的思想准备。
刘思齐晚年回想起与丈夫最后一次见面,心痛得掉眼泪。她当时完全没反应过来,丈夫交代的她的几件事,相当于遗嘱。
毛岸英作为开国领袖的长子,按照几千年封建的传统说法,无疑是“太子”般炙手可热的人物。或许因为如此,才会传出培养太子的说法。
毛主席从战争中走出来,怎么会不知道战场的危险和残酷?
刘思齐晚年谈起这种评论,怒斥:完全是胡说八道!岸英知道去战场就意味着牺牲,写那些文章的是小人之心。
1950年,战火烧到鸭绿江边。毛岸英不顾身边人劝阻,主动申请入朝参战。
几乎所有人都不同意,他们觉得毛主席一家,已经为革命斗争付出巨大的牺牲。这次出国作战,面对着火力强大的美军,随时可能牺牲。
毛主席却支持选择岸英,对于一切劝告,伟人只是坚定地回答: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他不去谁还去!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讨论。记得加个关注,点击我的头像进入主页,查看更多您感兴趣的内容,下期再会。
参考资料:
1. 毛泽东得知儿子毛岸英牺牲后说了什么?——人民网
2. 刘思齐:我和岸英结婚并不因为他是毛泽东儿子——海南网
3. 刘思齐:“主席送岸英去朝鲜是为培养太子”是胡说八道——湖南日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