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动车的普及,有关电动车的安全事故也频繁发生,其中,电动车因碰撞而起火的问题最为严峻,数量也最多。
为什么?因为电动汽车的整车布局架构不同于传统燃油车。首先,前舱中的电动机、逆变器和减速器构成的电驱动总成取代传统发动机总成,除此之外,前舱中还布置了PDM、OBC等高压电气部件,同时还布置了VCM、MCU、蓄电池等低压电气部件,整个前舱几乎被占满了,留给碰撞过程中的有效吸能空间是少之又少。其次,为保障电器部品的可靠性和耐久性,这些部品通常选用刚性金属外壳,从而导致碰撞时的变形量也是极少。最重要的是,车身底部的电池在撞击后很容易发生热失控,从而引起燃烧。
因此,针对电动汽车的碰撞失效特性,与之相对应的安全设计不容忽视。
前不久,中国汽研就对一汽-大众的 ID.7 VIZZION ( 参数 丨 图片 ),以65km/h的速度,进行了柱碰+电池拖底的撞击测试。这一碰撞测试,模拟的就是我们高速失控撞击隔离带,这也是生活中发生概率最高的电动车撞击事故。从实验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一汽-大众ID.7 VIZZION在经过拖底与撞击后,整车的A柱没有发生形变,车门也可以正常打开,车内所有的气囊气帘正常弹出,座椅靠背没有失效,座椅的固定件也保持完整。同时,前排双假人也被安全的很好的固定在座椅上,假人也没有收到撞击,可以轻松的抱下车。此外,也是本次测试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电池包在经过65km/h的磕碰后,没有漏液和起火的现象发生,整车的电池包经过72小时静置后也没有起火的现象发生,撞击发生后紧急呼叫系统也在正常工作。
所有项目,ID.7 VIZZION都以全优的成绩通过。
在纯电车领域,新势力主打智能车机与智驾。在一切能够直接用户感知的地方做足功夫。但是,因内卷而被大幅度压缩的研发周期,总令人对其安全产生了一些怀疑。而像一汽-大众这样的老牌合资车企,不仅在智能车机与智驾层面,能够跟上目前主流形势,更重要的是在用户看不见的被动安全上下足功夫。
对于纯电车来说,安全才是真正的核心产品力。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