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如今的国际环境中,中国的发展已经得到世界的充分认可,在国际上的占据越来越多的份额。
然而这也引起欧美国家的紧密关注,纷纷开始针对中国,唯一的目标就是“去中国化”,企图将中国从全球经济中剔除。
但是在欧美国家的一番忙活之后,不仅没有成功“去中国化”,反而让中国在国际中得到更多的话语权。
此时欧美国家眼见着此路行不通,于是便将目标转向印度,计划“去印度化”。
那么,欧美国家能够成功的“去印度化”吗?
欧美“去中国化”失败,印度成为下一个目标
印度和中国一样,都是人口大国,但是国内的发展似乎不尽相同。
中国始终按照自身的步伐稳定前进,不管是在科技上,还是军事、经济等方面,都已经取得显著成就。
与此同时,中国没有忘记发展国际市场,中国的进步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
5G通信、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在国际排名中都是遥遥领先,这一优异成绩可谓是让世界刮目相看。
也正是因为“中国制造”不断扩大国际市场,让欧美国家产生危机感,担心中国迅猛的发展势头,害怕会替代其国家地位。
于是便想着“去中国化”,但万万没想到,中国经济在全球范围已经形成复杂的脉络,和许多国家在经济方面都建立紧密联系。
就像德国,为欧洲经济做出巨大贡献,但是其中少不了和中国企业的合作。
虽然德国政府嘴上说要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但实际情况却是德国2024年上半年对华的投资超过去年全年。
观察者网2024年8月14日,英媒称上半年德国对华投资超去年全年,分析师预计“强劲势头”还将继续
这一数据表明,德国企业正在无视德国政府的所谓的对华“多元化投资”的要求。
有分析人士指出,德国企业为了降低供应链风险,将会有更多的德国企业选择在中国本土生产制造。
未来预计德国企业在华投资的强大力度将会持续下去。
毕竟中国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同时市场发展具有非常大的潜力,能够容纳更多的企业发展。
在此基础上也能高效率、大规模的生产,这些都是中国的优势,其他国家很难做到中国这样的规模。
嘴上说着不和中国企业合作,但是行动上却非常诚实,和中国一直有着紧密的联系。
除了德国企业之外,美国也有不少企业依赖中国市场,哪一个外企在中国不是赚得盆满钵满。
苹果、特斯拉等这些产品在中国市场中占据很重要的份额。
说是要“多元化”,限制中国的发展,但是有数据显示,中国仍旧是美国企业主要的投资目的地,业对双边关系影响重大。
澎湃新闻2024年2月2日,中国美国商会最新报告:中国仍是美企主要投资目的地,业务受双边关系影响大
77%的受访企业称目前是没有办法将生产或者采购业务迁中国,也没有这个计划。
另外31%的企业表示,他们现在感觉企业在中国更受欢迎,同比增长了13%。
再加上在中国的外企,人才留存率也在增高,为外企提供更长远的发展空间。
种种情况来看,中国对美国企业来说不仅是关键市场,还是人才和创新的重要沃土,这对美国企业全球竞争力非常重要。
诸如此类的事情,欧美国家表面上叫嚣“去中国化”,但是谁又舍得放弃中国市场,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看似欧美国家的“去中国化”的决心很大,可实际上根本离不开中国市场,那么何来的“去中国化”一说?
就算欧美政府真的坚定执行该政策,试问欧美国家的企业会同意放弃中国市场吗?
现在部分德国企业就是十分恰当的例子,根本不愿意执行政府下达的“去中国化”政策。
想要把中国从全球经济体系中剔除,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当然中国也不会站着当欧美的“活靶子”。
涉及中国权益的事情,中国一定不会坐视不管,将会拼尽全力捍卫中国主权。
此时,欧美政府眼见这一计划行不通,于是就将目标转移到印度身上,想要再实现“去印度化”。
要知道,前不久欧美国家为了牵制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发展和影响,多次主动向印度抛出橄榄枝。
为了向印度示好,欧美国家对印度的态度可谓是大转弯,更是直接将印度总理怕“捧上天”。
但现在欧美“去中国化”失败,印度可能已经笑不出来了。
印度地位堪忧
当时的欧美为了巩固在亚太中的地位,对待印度的态度非常客气,可谓是要多风光就有多风光。
然而现在欧美对印度的态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昔日的热情早已经消失不见,可以说非常冷淡。
最直接的就是在印度分公司的高管突然被公司调动,甚至还有的被无缘由地辞退。
除此之外,欧美一些国家对印度可以说是严防死守,不仅政策不断收紧,在审查的过程中更是事无巨细。
若是想要移民,对于印度人来说似乎不太可能,最初的审批流程可能都无法完成。
之所以欧美国家会对印度态度发生如此大的转变,印度内部的政治是其中一部分原因。
最主要的原因其实还是,印度希望模仿中国按照自己的脚步前进,不希望被西方国家牵制。
2023年9月28日,英媒:印度世界观与西方存在深层差异
原本欧美国家计划将印度培养成为下一个中国,方便制衡中国,但没想到印度根本不按照美国的想法走。
再加上现在印度国内动荡不安,经常发生民众游行示威的事情,这对印度未来的发展非常不利。
而这边印度总理莫迪为了能顺利赶上中国,减税、优惠政策、基础设施建设等好消息接二连三下达。
此时许多外企看中印度的市场发展,纷纷选择前往印度建厂生产。
但时间一长,众多企业明白这就是莫迪给他们下的圈套,外企根本没有盈利的机会,优惠政策全都是假象。
截至2024年,十年的时间,超过2700家外企从印度撤离,足以证明印度市场发展前景的狭窄。
种种原因叠加在一起,让欧美对其态度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去印度化”也就显得比较容易。
但是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子,还是需要持续观察。
结语
欧美对中国的一步步制裁都没有成功,反而让中国发展范围更加广泛,在国际市场中拥有越来越多的话语权。
现在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然和世界各国建立亲密的合作关系,已经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稳稳扎根。
欧美国家想要将中国从世界经济体系中剔除,那是不可能的事情,若是这样,将会直接影响全世界的经济发展。
欧美眼见无法顺利完成“去中国化”的计划,便将矛头转向印度,有可能“去印度化”。
不过这一现象也直接证明,现如今中国的实力在世界上也是不容小觑的,是无法忽略的一个大国。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