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张造勋以一位翻译家的身份,见证了国家从动荡到和平,再到开放的历史进程。他的一生跨越了一个世纪,其间的变迁与挑战构成了这位传奇人物的生命故事。

张造勋不仅是国共和谈中不可或缺的翻译官,而且在新中国成立后,他以其卓越的语言能力和深厚的文化素养,架设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云密布的青春岁月

张造勋出生在河北雄县一个普通的农家,1922年的春天带来了这位未来的翻译家。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中国正处在剧烈的社会动荡与变革之中。

1920年代末到1930年代,国内的军阀混战逐渐演变为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的激烈对抗,而外部则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压力日益增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张造勋的家族虽不富裕,但极重视教育,希望他能透过学识改变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张造勋的早期教育是在村里的私塾开始的。尽管条件艰苦,他显示出了极高的学习天赋,特别是在语言学习上的才能令人瞩目。

到了1930年代末,尽管家乡受到战争的影响,他依然考入了一所较为知名的县立中学,这为他日后的学术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整个东亚局势更加紧张。张造勋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完成了中学学业,立志要进一步深造。

1943年,他依靠优异的成绩和奖学金的支持,进入了位于北京的中国大学研究生院,主修国际政治科。在大学里,张造勋不仅学习政治理论,更对国际关系和外语有了深入的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时期,北京虽然未直接受到战争的摧残,但战争的阴影和国内的政治紧张气氛仍旧笼罩着这座古城。

学习期间,他经常参加由学校组织的各类讲座和辩论会,这些活动锻炼了他的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946年春,张造勋毕业于北京中国大学研究生院。毕业之际,国共关系已经紧张到几乎断裂的边缘,内战的阴云再次笼罩中国。

凭借其出色的外语能力和对国际政治的深刻理解,张造勋很快被推荐加入了军调处执行部,成为一名翻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职位需要他不仅翻译文件,还要参与重要的谈判和会议,直接面对来自不同政治立场的高级官员。

披荆斩棘的翻译岁月

1946年秋,张造勋正式加入了由周恩来、张治中与美国将军马歇尔组成的三人小组的执行机构——军调处执行部,担任这一团队的口译和笔译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一个历史的关键时刻,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短暂和平期再次走向对峙,而张造勋的工作则是在这紧张而脆弱的和谈中尽力传递和平的可能性。

国共和谈的过程中,张造勋遇到了极大的挑战。每一次会议,都是一场语言与政治的较量。

翻译工作要求他不仅准确无误地转达各方的言辞,还必须处理语言中的微妙差异,确保信息的精确传达不引起误解或冲突。此外,会议的紧张气氛和参与者之间的明显政治分歧也给他的工作带来了额外的压力。

1946年冬天的一个会议尤为关键。会议在一个古典风格的厅堂中举行,厚重的木质门和窗帘阻隔了寒冷的外界空气。

张造勋坐在一个长条桌的一端,面前放着笔记本和翻译机器。周恩来与张治中面色严肃,而马歇尔将军则显得稍显疲惫。在这样的气氛中,每一个词汇的选择都显得尤为重要,张造勋的声音成为了桥梁和纽带,试图在理解与误解之间找到平衡。

随着和谈的继续,张造勋的工作也越发艰难。1947年春,又一次重要的谈判在北京的一座老式会议室举行。墙上挂着历史的印记,沉重的书架和暗红色的地毯给房间增添了一种庄严的氛围。

在这次会议中,张造勋不仅要翻译谈话内容,还要处理突如其来的技术问题,如翻译设备的故障,这进一步加大了他的工作难度。尽管如此,他始终保持专业,以确保会议能够顺利进行。

在国共和谈的最后阶段,张造勋见证了和谈的最终破裂。1948年的一次会议,可能是他参与的最后一次国共和谈,会场布满了紧张与失望的氛围。

岁月如歌的黄昏年华

随着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张造勋的职业生涯迎来了新的篇章。从国共和谈的高压翻译工作中脱身后,他进入了新成立的中国出版总署,任助理编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时期,他转向了对外文献的编辑和翻译,尤其是涉及社会科学和哲学的重要著作。他的语言才华和丰富的国际政治经验使他成为了桥接中国与外界思想交流的关键人物。

1954年,张造勋被调至北京时代出版社,后又在1957年至1975年间服务于北京商务印书馆。在这里,他不仅负责编辑和翻译工作,还监督了多个影响深远的出版项目。

这些年间,张造勋负责出版了大量马克思主义基础著作的翻译版,同时还处理了大量的俄文、英文和法文文献的翻译和出版工作。他的努力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社会科学图书馆,并为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提供了学术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5年至1978年间,张造勋转战教育领域,在北京市西城区的五七大学担任教师。他在此期间教授外语和翻译课程,培养了大批年轻的翻译人才。他的教学方法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强调语言的精准与文化背景的深刻理解。

1978年,他返回翻译领域,进入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任编审,直至1988年退休。在这里,张造勋负责审校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经社理事会及其他国际组织的重要文件。他的精准翻译和严谨态度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沟通提供了坚实的语言支持。

张造勋在1992年开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表彰他对中国翻译事业的贡献。他的职业生涯在1988年4月达到了顶峰,当时他正式离休。

尽管退休,张造勋并未完全退出翻译界。离休后,他继续从事翻译工作,甚至在88岁和89岁高龄时分别完成了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想国》和英国哲学家培根的《培根论文集》的翻译,这两部作品都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

张造勋的生命在2024年7月26日画上句点,他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102岁。

他的一生见证了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巨大变迁,他的工作不仅促进了国内的文化与教育发展,还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

尽管身体已逝,张造勋为翻译事业所做的贡献以及他在文化交流中扮演的桥梁角色,将被后人铭记。

结语

张造勋的一生是对翻译艺术与文化服务的高度献身。作为国共和谈的关键翻译人员,他的工作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他的职业生涯贯穿了中国现代化的各个阶段,无论是在政治激荡的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的时期,张造勋都以其专业技能和敬业精神,为促进国家的文化繁荣和国际理解做出了突出贡献。

即便在晚年,他也未曾放弃对翻译事业的追求,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在为世界的文化交流添砖加瓦。张造勋的故事是一曲岁月如歌,让我们铭记这位为中外文化交流架桥铺路的翻译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