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57年前的今天,1667年8月25日 (农历七月初七),康熙亲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康熙是清皇中统治中国最久的一位皇帝,他8岁继承皇位,14岁亲理政事,69岁时去世,在位61年,他君临天下时间之长,在我国历史上是仅见的。

1661年,顺治帝驾崩,他的三子8岁的爱新觉罗·玄烨继承了皇位,成了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个皇帝,1662年,改年号为康熙。当时,国家政务由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和鳌拜四个大臣辅理。这四个辅政大臣中,索尼已年老体衰,遏必隆软弱无力,苏克萨哈虽然能遇事力争,但远不是鳌拜的对手,最后被鳌拜诬陷致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朝政大权被操于专横跋扈的鳌拜及守旧派手中,他根本不把其他辅政大臣和康熙皇帝看在眼里,官员们呈送康熙皇帝的奏折,他经常不给皇帝看而自作主张。他打出“率祖制、复旧章”的旗号,对西方的先进科学采取排斥的方针。专权的鳌拜和虽然年少但要精心图治的康熙帝,在很多根本问题上矛盾越来越尖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667年8月25日,这一天,康熙帝精心布局,以少年特有的机智与果敢,成功智擒权臣鳌拜,结束了辅政大臣专权的局面,正式亲政。这一壮举,不仅彰显了康熙帝非凡的政治手腕,更为他日后的治国理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此,清朝的政坛迎来了新的气象,康熙帝开始按照自己的意愿,规划国家的未来。

亲政后的康熙帝,以“勤政爱民”为座右铭,致力于国家的繁荣与稳定。他整顿吏治,严惩贪污腐败;重视农业,推行一系列有利于民生的政策;加强军事力量,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抗击沙俄入侵,维护了国家的主权与领土完整。同时,康熙帝还注重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编纂《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字典》等巨著,推动了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康熙帝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他的一生,是奋斗与辉煌的一生,也是清朝乃至中国历史上最为璀璨夺目的篇章之一。康熙亲政,不仅标志着清朝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更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政治遗产和文化遗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回望历史,我们不禁为康熙帝的英明神武所折服。1667年8月25日,这一天,不仅是一个日期的标记,更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段传奇故事的开始。让我们铭记这位少年天子的丰功伟绩,继续传承和发扬他那种勇于担当、勤政爱民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