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18篇原创文章 -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李笑来的电子书《人人都能用英语》,花了一个下午时间读完,感受颇深,于是推荐给了一位正在学英语的朋友。
记得当时她是比较抗拒的,因为她不相信靠一本不出版的电子书,就 可以轻易学好英语,她只相信自己的努力。
不过我跟她不一样,我这个人想法比较简单,认为别人的方法好用就马上用起来,反正试一试又没什么损失。
没想到的是,书中教的方法竟然克服了困扰我多年的英语问题,虽然说不上有多厉害,但应对工作已经绰绰有余了。
其实这本小册子没多少内容,只用两个字就讲清楚了,一个是「能」,一个是「用」。
先说「能」,是相信「我能」。
英语这门语言自产生伊始发展到今天虽然其间发生过很多变更,但从整体上看是一个非常缓慢的发展过程。
打个比方,当你真正掌握了英语之后,再去阅读100年前的著作应该没有多大的障碍,也就是说100年前到今天,英语可能会有一些细微的变化但并不会影响人们使用它,它应当是相对固定的。
面对这样一门基本不变的语言,你要学好它不需要去创新,不需要用公式去求证,不需要绞尽脑汁去改变它,你只需多花点时间去学去记这些较为固定的「知识」就够了。
当然,也可以把它当成「死」的知识,而知识可以习得,英语能力同样也可以习得的。
试想一下,已经基本确定下来的基本英语语法,句型和常用词汇等来来去去就只有那么多,不可能时多时少让人捉摸不透,而且每学会一点,较为固定的英语知识点就少一点,它是一个越学越少的过程,而且很快就会被学完。
但是为什么一个个自称天不怕地不怕的成年人会怀疑自己学不好这样一门语言呢?
如果能够给自己一点自信,相信自己也「能」,那么在不久之后的某一天被自己轻松学会了,比预计的时间要少得多,会不会有另外一种懊悔:这么快就学会,以前的时间都干嘛去了!
再说「用」,这也是本书的核心。
英语本身是拿来用的,我们从小到大都只是为了考试被迫去学,从中考,高考,大学四六级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TOEFL,IELTS,SAT到GRE,GMAT等。
这些考试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们在学英语这件事情上找到了牵强的理由,一旦考试结束,除了在工作上、做学问时用到之外,就者很少有人继续使用英语了。
书中提到,如果你经常使用,就有可能把英语用得比母语更好,我是相信的,前提是每天当中使用英语的时间,所占的比例更大。
李笑来在书中举了一些高中生毕业之后远赴重洋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他们在使用英文频率和中文频率的对比来说明他们的主导语言由母语(汉语)变成了英文的例子,我没有接触过这样的人,只能说有这种可能。
但从我自身来看,是完全可信的。我七岁上小学之前没有接触过任何一个汉字,90年代村里还没有通电,更不说看电视了,平时都是使用壮语方言交流。
上小学之后语文和数学老师都是由村里的一位老师兼任,平时主要用壮语方言来讲课,基本上不说汉语,但会教我们认字、写字。
上初中、高中后除了上课时回答老师问题时用到几句不标准的普通话之外,其他时间都用方言跟同学交流,直到上大学我才开始说普通话,也就是说十九岁之后我才开始用到汉语这门「外语」来生活和学习。
随着和从全国各地来的同学们交流增多,课业的深入学习以及阅读量越来越大,我慢慢地转变了思考的语言,由最初遇到某一个问题时习惯性地使用根深蒂固的壮语方言来思考,转变为使用汉语来思考了。
这个过程虽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可以完全转换过来。
现在我依然可以流利又地道地说我们壮语方言,但作为不是「母语」的汉语已经居于主导位置,可以说,我把汉语用得比自己所认为的「母语」更好了。
比如走在乡间小道上,看到路边的花花草草时第一反应是它们对应的汉语名称,而从小早就叫惯了的壮语名称却很久才冒出来。
同样地,许多较为专业的词汇只有汉字才能解释清楚,虽然方言里也有同样的词,但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检索」后才能找出来,这种情况是由于我后天在不断地使用汉语习得的,然后再对应地翻译到壮语方言中去,它们只能算外来词。
由于用汉语来交流和学习的机会越来越多,我的知识储备也将越来越深厚,待到需要我习得的知识去解决种种问题时,原先的母语——壮语方言已经不能胜任了。
而被我用得更得心应手的汉语一跃超过「母语」,成为名副其实的母语了。所以我相信学语言「用」的重要性,甚至是决定性的。
如果你在学英语,还学得不那么有底气,那么可以读这本小册子,并相信自己「能」学好这门语言,然后去「用」它,而至于具体如何学,如何用,就是「术」的问题了。
这本书在网上应该能找到电子版,129页,一个下午就可以看完。
我就说这么多,我也相信这么句话:上士闻道,谨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这是我建的读书成长社群,每月更新一个专栏,已完结8个。你若感兴趣,可以扫码了解: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