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来到腾冲调研时指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大批能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讲好的人才,讲人民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语,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近年来,和顺镇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聚焦“讲什么”“谁来讲”“怎么讲”“为何讲”进行实践探索,努力培养基层理论学习宣讲队伍,建好用活基层理论学习宣讲阵地,积极探索基层理论学习宣讲路径,用“乡音”传“党音”,既让宣讲有高度、又让宣讲接地气,全面构建学理、讲理、用理学理格局,着力打造“‘艾’讲理论 ·‘理’响和顺”宣讲品牌,推动党的创新理论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聚焦“四性合一”,让宣讲内容“实起来”,解决“讲什么”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学习党的创新理论首要的抓手就是解决基层宣讲工作,我们更要讲出“百姓味道”“基层声音”“时代道理”。把党的创新理论与基层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结合起来,把群众需要的知识讲清楚。我们始终坚持导向为魂、内容为王、创新为要,突出政治性、实践性、结合性和针对性,让宣讲内容“实起来”。一是突出政治性。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持续抓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引导人民群众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为人民的初心宗旨,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二是突出实践性。着眼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运用,坚持理论指导实践有行动、见成效。用理论指导实践,以筹办“5·19中国旅游日”主会场活动、高位推进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创建、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旅游高质量发展等重点工作为切入口,以实干开路、用实绩说话,全镇上下深切感受到了理论伟力与思想伟力,感受到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新和顺的幸福成果和生动实践。三是突出结合性。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内容、使命追求、开放品格等方面高度的契合性,不断推进“第二个结合”。深入挖掘和顺文化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全方位地展现和顺人民追求美好幸福生活、勤劳坚韧、自强不息、创新创造的故事。四是突出针对性。充分用好“哲人故里”这一鲜活载体,大力弘扬艾思奇“忠诚战士”的精神,以《大众哲学》生动实践为例,扎实推进对象化、分众化、差异化理论宣讲,准确把握镇村党员、基层群众、专家学者、外来游客等不同群体的需求特点,量体裁衣、分类宣讲。善用“小切口”解析“大道理”,既讲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道理”,又讲如何解决群众身边实际问题的“小道理”,既有集中统一的权威宣讲,又有为不同受众量身打造的个性化宣讲。确保“上接天气”“下接地气”,增强理论宣讲的“烟火气”,把“课堂讲”变为“板凳会”,把政策语变为大众话,讲出“百姓味道”“时代味道”,实现理论思想、道德风尚、惠民政策、法律常识、致富技能大众化传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建强“十支队伍”,让宣讲队伍“强起来”,解决“谁来讲”的问题

坚持突出地方特色,建好用好各类宣讲队伍,围绕宣讲权威性和地方特色性相结合的原则,构建“1+10+N”宣讲新格局,让宣讲队伍“强起来”。一是建好1支艾思奇百姓宣讲团(镇级队伍)。依托优势建立和顺宣讲人才库,整合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学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志愿者、乡村干部等力量,配合市级调整充实艾思奇百姓宣讲团“4个100”宣讲队伍,统筹宣讲队伍扎实开展理论宣讲。二是建强10支镇级宣讲队。结合和顺优势特点组建领导干部宣讲队、老干部宣讲队、专家学者宣讲队、华侨游子宣讲队、教师宣讲队、乡贤能人宣讲队、文艺宣讲队、企业商户宣讲队、归侨侨眷宣讲队、思奇少年宣讲队10支队伍,构建起适应不同受众群体宣讲需求、专兼职相结合的宣讲格局。三是建活N支基层小分队。由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各驻和部门牵头,发展培养行业业务骨干、农村党员、志愿者、“草根名嘴”等人员作为优秀宣讲员,组建N支接地气的基层宣讲小分队,以“身边小事”为切入点,把“书面语”译成“土味语”,用“小故事”阐释“大道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办好“十类课堂”,让宣讲方式“活起来”,解决“怎么讲”的问题

始终坚持以通俗化大众化引领理论宣传宣讲形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全时空陪伴、全过程互动、全方位沉浸,让宣讲方式“活起来”。一是围绕学深悟透办好党员领学课堂。充分发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镇党委理论宣讲、专题党课等方式,带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开展学习1500余场次。二是围绕红色资源办好优质研学课堂。用好用活“六个一”红色研学线路,围绕“一理论、一条路、一堡垒、一群人、一扇窗、一座‘侨’、一个家”提升研学内涵,共接待6000余批次15万人次参与学习。三是围绕群众需求办好身边“流动课堂”。通过月台会、庭院电影、火塘宣讲、百姓讲堂等形式,与群众讲政策、谈发展、话家常,累计开展各类活动7000余场次,受众6万余人次。四是围绕资源整合发挥办好基层共享课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农家书屋等阵地,开展理论、政策、科普等宣讲培训450场次。五是围绕互动交流办好学习研讨课堂。创新打造面向游客和群众的特色理论宣讲品牌——“和顺讲堂”,构建“领导干部+专家学者+企业商户+游客+居民”的“多元主体”共讲共话格局。六是围绕灵活便捷办好网络“指尖课堂”。用好用活“云端”平台,打造《百年和顺图书馆青年往事》《一代哲人艾思奇》等微传播作品,让“云上”宣讲有声有色。七是围绕喜闻乐见办好文艺传播课堂。发动21支群众文艺队,常态化组织文艺宣讲、文化展演、非遗传承等活动。八是围绕发展塑形办好“思奇少年”课堂。编写7本校内思政教材,编排情景剧《最后一课》,开展“争做思奇少年”活动30余场次、“小小讲解员”培训40余场次。九是围绕凝心铸魂办好和顺“侨”声课堂。搭建“八个一”“侨”声宣讲平台,厚植同根同源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十是围绕真信笃行办好服务群众“实践课堂”。建立党员领导干部党支部联系点13个、党员服务驿站2个、“党员先锋岗”100余个,选派82名镇村干部担任基层网格员,把“实践课堂”前移到基层一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走好“群众路线”,让宣讲结果“显出来”,解决“为何讲”的问题

深情似海,厚望如山。我们始终结合从中央决策的视觉看,把党的创新理论讲系统、讲全面;从基层实践的结合看,把党的创新理论讲清楚、讲明白;从百姓期盼的需求看,把党的创新理论讲所惑、讲所盼。近年来,和顺镇始终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全力推动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在哲人故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通过深入全面的理论学习宣讲,真正实现了“让理论掌握群众、让群众掌握理论”,全镇上下紧紧围绕“争当乡村振兴的标杆、争创传统村落保护的示范、争做旅游发展的引领”的目标定位,高质量实施了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村庄项目,“5·19中国旅游日”主会场活动在和顺举办,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成功,景区接待游客数翻倍增长,居民人居可支配收入稳定增长;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40万元以上,被评为云南省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示范乡镇;路灯安装、消防器材配备、道路改造等一件件得民心、顺民意的实事好事相继办成,古镇里环境更美、生态更优、游人如织、百姓安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创新工作方法,讲好一条走向群众身边的大众化创新理论道路,抓好“‘艾’讲理论 ·‘理’响和顺”品牌打造,推动理论宣讲走深走实,凝聚奋进新征程的蓬勃力量,让党的创新理论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来源:和顺镇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