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湖南岳阳洞庭湖团洲垸虽然决堤了,但由于组织有序,抢险有力,垸内的近六千名群众都及时得到转移,没有发生人身伤亡事故,这可谓是不幸中的万幸,与一九七五年八月八日发生的河南驻马店板桥水库溃坝事故形成巨大的反差。
1975年 7 月 31 日,台风“莲娜”(编号为“7503”)在太平洋上空形成后,于8 月 4 日在福建晋江登陆。但它没有像通常那样因为山峦的阻滞而逐渐衰减,反而以罕见的强力越江西穿湖南,在常德附近突然转向,北渡长江直入中原腹地,并在桐柏山、伏牛山一带的“喇叭口”地形的抬升作用下,与南下的冷空气发生剧烈的垂直气流运动,导致驻马店地区降下了世界罕见的特大暴雨。
这场暴雨的主降雨带主要集中在伏牛山的迎风面。京广铁路以西的板桥水库、石漫滩水库、方城水库一带均降下了大于1000毫米的雨量。导致包括板桥水库、石漫滩水库等特大型、大型水库在内的大大小小60多座水库相继发生垮坝溃决,近60亿立方米的洪水倾泻而出,在一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平地涨水5-7米。这是什么概念,当时当地主要以平房为主,很少有超过3层的楼房!也就是说,大多数房屋在洪水中被直接没顶!据河南省水利厅《河南“75.8”特大洪水灾害》一书的记载:这场洪水使驻马店及其周边5个地区的30个县市,1000余万人受灾,540万间房屋垮塌, 2.6万人死亡,1780万亩农田被淹,冲走耕畜30万头。京广铁路被冲毁102公里,中断交通16天,直接经济损失近百亿元……
一九五0年,在毛泽东“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下,作为“中国粮仓”的河南省,更是修建了大量的水库,形成了大、中、小水库星罗棋布的“水库群”和灌溉网络,仅仅是驻马店地区的河岸地区就修筑了100多个水库与水坝。发生这次溃坝事故的“主角”板桥水库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于1950年动工,1952年建成的。它地处淮河支流汝河的上游,位于驻马店市西35公里处的驿城区板桥镇(原泌阳县板桥镇),是一座以黏土矿为原料,坝高24.5米的平原特大型水库,总容量为4.92亿立方米,可蓄积洪水3.75亿立方米,能抵御每日300毫米降雨所形成的“千年一遇”的洪水。是当年“治理淮河”的样板工程之一。
但是,出于快速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迫切要求,我国当时在水库设计的总体思路上存在着“重蓄轻排”的倾向,再加上有关参数主要取自于苏联,不太符合我国的气象条件,因此,对水库泄洪参数的设置普遍较低。板桥水库就存在着所留溢洪道过少,仅有5条,的问题。
没想到,这场特大暴雨的降水量远超了“千年一遇”!当地人甚至不同意用“倾盆大雨”来形容,他们说,这是一场“倾缸大雨”。雨中,一米外就看不见人影,有人在房门伸出空脸盆接水,只在伸手缩手之间,也就是一秒左右的时间,就接了满满一盆!更可怕的是,这样的暴雨一连下了三场。第一场暴雨从8月5日14时开始,一直持续了10个小时,降雨448.1毫米,远超板桥水库按千年一遇的标准所校核的306毫米。此时,水库管理局院内便已积水逾1米,总机室等70多间房屋被淹塌,板桥场镇上平均积水二尺有余,供销社、银行和场镇上的大片民房倒塌,水库管理局与库区各镇乡及上游龙王庙、桃花店等几个雨量站之间的通讯联系也被中断……水位达到107.9米,直逼水库最大设计蓄水位110.88米。8月6日深夜至7日凌晨,第二场暴雨不期而至,尽管5条溢洪道被全部打开,但丝毫不起作用,水库内的水位仍然一寸一寸地顽强上涨,一口气突破了110.88米的最大刻度!一直上升到112.91米,才停了下来!
7日午后,天空再次布满乌云,白昼形同黑夜,“压死骆驼”的第三场降水从16时一直持续8日的凌晨5时!在这场暴雨的中心板桥水库林庄,测得最大6小时雨量为830毫米,远超了此前美国宾州密士港所创下的782毫米的世界最高记录,最大24小时雨量1060毫米,也创造了我国同类指标的最高记录。须知,当地常年全年降雨量也只有800毫米。
面对这巨大的自然灾害,当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做出了非常巨大的努力。8月5日午后下了第一场大雨后,当地驻军和地革委生产指挥部留在当地的负责人见势不妙,当即赶往水库,要求水库管理局尽快打开主闸放水泄洪,缓解灾情。可是由于板桥水库是特大型水库,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