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改变了推送规则, 欢迎大家点击左上方德慧智关注并星标,经常文末保持互动:点赞,在看,留言,就可从订阅号菜单收到我们最新文章!

传播:国学丨文化丨亲子丨教育丨中医 | 健康

传递:爱地球 | 爱万物 | 正能量

逾三百万人共同成长!

【德慧智】官方公众号:三十年教育研发经验的全生命周期教育平台,以伏羲黄老文化经典为核心的心脑慧性教育理论与孔子原儒思想结合,结合现代科学工具方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帮助超三十多万家庭和五大学校试验区学生身心受益!成就孩子幸福人生,成就社会幸福家庭!

天地万物之间人为根本,社会的一切活动都应以人为核心。

而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的主体对象就是人,教育是为人类服务的,是为社会的进步发展,为人类的文明复兴服务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教育的本身就蕴含和肩负着道德教化和知识传授的双重任务,而这双重使命正是为了人类更好的生存、繁衍乃至幸福永恒,这就是我们以人为本教育的道德观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今年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中强调: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是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水平的全面发展”。

可见,社会的文明进步,关键就是人本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人本教育的这种理念,早在八十多年前,陶行知先生就有了明确的论述,他在《共和精义》一文中指出:“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

教育是立国之本。然而“教育”这一名词仅是一个总称,那么用什么样的“教育”才能改良人的天性,即现代医学称为遗传基因DNA中存在的负面因子呢?

组成人体的基本元素是“阴阳”这两种物质,而这两种一明一暗的物质,也是构成大千世界变化莫测的基本原素。

那么要净化转变阴性的那一面,无非道光德能,否则,人类要实现与自然和谐一体是根本不可能的。

因此,“道德教育”正是人本教育的根,是净化人类道德回归的唯一途径。

一、教育的根本就是道德教化

党的教育方针很明确: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育为首。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懵懂时期,正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逐步形成时期,所以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道德教育是无法推卸的重大责任和义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陶行知说:“教育是什么?教人变!教人变好的是好教育,教人变坏的是坏教育。”又说:“道德是人的根本,教育能改变人之天性,使恶者为善,善者益善。”

教育部在今年教育工作要点中用标题形式强调:

“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观念,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那么,依据人本教育的基本观点,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进行教育呢?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

“道德教育应坚持贴近实际,贴进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

因此,根据国家加强对青少年道德思想教育的政策,我们学校在熊春锦先生的直接关怀和“道德教育”实验指导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我们原计划安排是从2001年10月1日开始以国家教育大纲的九年义务教育为主,另抽出一节自习时间,作为儿童经典读诵课,并每年进行诵经比赛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1.从幼儿开始到小学六年级,根据大多数学生诵读速度的进展,争取熟读完传统经典《老子·德道经》、《大学》、《中庸》、《庄子》、《孟子》、《墨子》、《周易》、《论语》、《黄帝内经》、《三字经》、《史记》等10余部经典。

最高质量的要求是尽可能让孩子背诵记下来,印在脑海中。

以经典中汉文字信息的含量,来激活大脑中95%沉睡的脑细胞,使儿童利用有效的最佳记忆年龄段,开发人体大脑中潜藏的宝库,调动出深藏在大脑质层的慧识与智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全校于2002年重点读诵《三字经》、《孝经》;2003年重点读诵《德道经》;2005年重点诵读《论语》;2006年重点读诵《大学》、《中庸》;2007年重点读诵《黄帝内经》;2008年重点读诵《周易》;2009年重点读诵《庄子》、《诗经》、《礼记》;2010年重点读诵《吕氏春秋》、《史记》、《墨子》等。

这九年的传统经典诵读安排,是结合国家九年义务教育大纲同步进行的。

由于我们学校地处贫困的毛乌素沙漠腹地,经济特别困难,全校近500名孩子,大小15个班,仅有一套经典教材共10本。

每个班班主任每天轮流从这一套经典上抄一段落,然后又连拼音、文字转抄在黑板上,让同学们抄写在笔记本上下去背诵。

所以难免影响诵读进度,同时也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

二、道德教育要与现实生活、儿童心理贴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遵照教育部的教育大纲,为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充实了一些新的内容,不定期安排各种社会活动。

如:邀请当地烈士陵园负责同志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讲述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启发和教育青少年从小培养一颗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自尊心。

组织全校师生邀请自学成才四肢三残的一位同志,为少年儿童演讲“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邀请政法系统的负责同志,演讲法制教育知识,使少儿从小懂得遵纪守法。

邀请道德实践者讲道德与健康的报告,使孩子们从小懂得修养道德是防治疾病的最佳良药,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除此,我们还为儿童编写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字经:又编写了“小学生常用礼仪客套话”,要求学生都背会国家出台的《中小学生手册》,规范自己的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了熊春锦先生所讲的《德道经》报告录音后,认识到素食对人体健康与潜能开发具有重要的作用,安排伙食以素食为主,利于净化孩子们的内五行,有助于潜能开发。

几年来的素食并没有影响孩子们的健康,反而身体素质都很好。

三、道德教育发展是挑战应试教育的关键

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中华民族的人文道德教育基本中断,多少年来教育基本上是全盘西化模式,即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应付考试的模式,学生离开书本什么都不认识,常常把麦苗当韭菜,明显地与现实生活脱节,加之现在大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大都像温室里的花朵。

一旦走向社会,遇上点磨难,就会导致人生的危机,这种教育已断送了几代人的前途,破坏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根基。

几年来,我们在实验收获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道德教育的措施和方法,规划在校园内修建一个文化长廊,雕刻道德文化经典、名句,并建立一个“爱心碑”,记载奉献爱心者的功与德。

雕造一尊老子像,作为孩子们心目中的榜样。

要求学生以老子撰写的《德道经》为座右铭,时时熟背,念念不忘,达到恭、熟、忘、合、灵的程度。

并在榆林市区内设立了“宣传道德教育、组织儿童读经”的指导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几年来我们进行“道德教育”的实验证明:只有不明确的教育理念,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科学的教育方法,没有转变不好的差生。

例如:我们学校今年春,从城里边转来一位小同学,才13岁。

由于家庭经济富裕,又是独生子女,加上父母离婚,靠他外婆照看,每天就知道要钱花,一旦不给就骂声不断,睡在地下耍赖,学习一踏糊涂,作业从来不做,并且从小每晚尿床,搞得家里臭气熏天。

家里大人花了上万元钱无法治好此病,对他的教育已成了全家人的负担。自从转入我校三个月以来,从未尿床过一次,而且上课也能安心听讲。

家长给他200元零花钱,他却不再要了,他舅父看到这孩子到学校经过经典诵读教育后的变化,很是感动,毅然资助学校5万元表示感谢,并一再希望我们一定要把道德教育搞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有一位从四川转来的孩子,父母离婚无人照看,外婆也管不住。

这孩子在原学校是有名的调皮不学习,七门课程大部分不及格,原校老师放弃了对他的教育,做不做作业,去不去学校,也不管了。

家中从网上看到我们学校的道德教育还不错,就转来我校。

现在,有了很大的转变,这次中期考试,他的成绩只有一门英语不及格,语文、数学各为80多分,其它副课都在90分以上,成为全班第7名。

通过道德思想教育,改变了这个孩子的脾气,他逐渐改变了以往的不良习惯,能按时完成作业,自觉读书,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他的外婆很高兴。家乡的人们听了后,又有人来电说要把自己的孩子转来我校上学。

诸如此类的事例举不胜举。

四、办特色教育学校

在教育这个大框架内,可分有多种形式,如义务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民族教育、社会教育、家长教育、法制教育、传统教育、应试教育、素质教育等。

而这些教育犹如一碗八宝粥,分开来吃,每人只尝一两口,既不过瘾又不香口,只有把它统统调和在一起那才好吃有味,营养充足。

用什么来调和呢?

那就是道德文化教育,只有这个“德一”中的“中气以为和”才是唯一的调和剂,具有优质的高能量,它能营养万物,也必能滋养人的性命心身。

教育离不开以人为本,教育是教人如何做人做事的立国立人之基。

当前人类社会正是孕养转换的时期,社会的一切焦点都集中体现在文化领域里,文化的一切焦点与核心又都集中体现在教育领域里,教育的一切焦点与核心又集中体现在基础教育领域里。

但是,有几人能认识到基础教育问题在哪里?这又牵涉到智识系统与慧识系统的根本差异,等等。

因此,有人说:古人吃的是高蛋白,是精粮;今人食的是糟粕,是杂草。

两种营养,呈现出的自然是两种健康状况,这就是当今社会变质的根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为什么不能学古人,给我们的孩子吃德性营养品,以道德营养他们、教育他们、提高他们、为他们创造终生的幸福呢?

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当下做起,点燃道德教育的篝火,以道德经典诵读转变差生为优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这是我们志慧学校的办学特色。

我们要作敢于挑战应试教育、以经典诵读为理念的道德教育的先行者。

惊涛骇浪无所惧,

托起道德一片天!

——选自《国学道德经典导读》(榆林志慧学校)(第218—222页),2016版。

请【点赞】+【在看】+【星标】获得更多好文推荐,智慧在路上,感恩您阅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期话题

读完本文,你有什么感悟呢?

✎欢迎在留言评论与分享

编辑:文摘组 配图:云林 美编:心怡

欢迎扫码下方二维码

加社群管理员微信

一起参加学习吧!

如何父母只

传播:国学丨文化丨亲子丨教育丨中医 | 健康

传递:爱地球 | 爱万物 | 正能量

累计帮助逾三百万人身心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可关注我们

免责声明:本号发布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源自网络的部分,其版权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有疑问敬请告诉我们,定将妥善处理。

点个“在看”&“点赞”,

公众号里不走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