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在杭州发现的良渚古城遗址证实了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人们惊叹地发现,良渚古城竟然建立沼泽中的小岛上,宫殿区是用泥土堆积起来的高台。此外,良渚古城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色,城内水道纵横交错,水道旁边分布着众多的作坊遗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此众多的手工作坊,说明在上古时期,良渚的手工业非常发达。而且,良渚人生产出来的产品可以通过这些水道输送到不同的地方,以换取他们所需的物品。

要交换商品,自然就会形成市场,上古时期冀州的共工之台就是一个规模庞大的商品交易市场,只要细心分析古籍中的文献记载就可以理解这一点。相比之下,令世人惊叹不已的良渚,在古人的眼里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商品生产区域地方,因而直接被忽略了,所以才不被古籍记载。

为何叫共工之台?顾名思义,共工之台就是共工氏创立的商品交易平台。当时还没有商品或市场的名称,因为这种场所是共工氏创建的,故称之为共工之台。由此可见,在五千多年前,共工氏就已经依托水路运输货物,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商品交易网络,创造出无比辉煌灿烂的商业文明。

遗憾的是,周人从商人手中夺取政权后,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推行重农抑商的策略,极力打压商人。从此以后,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商业的发展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远古时代的商业文明逐渐被遗忘了,即使是研究上古历史的专家也漠视了。

在一般人的眼里,古代的中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探讨中华文明时,人们习惯于将目光集中于古代农业生产的规模或科技水平。这样做当然无可非议,但是却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所在。

而成书于古代的《易经》中,就十分强调商业市场的重要作用以及巨大的影响力。《易经》为何以易来命名?易就是市场交易。《易》在形成之初,就是为市场交易服务的。《易经》在讲述中华文明起源时,将市场的形成作为神农氏发展壮大的标志。《易·系辞》在下篇的第二章这样写道:“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

包牺氏是古人对远古时代那些狩猎高手的尊称。自古以来,包牺氏创立八卦被认为是人类文明的开始。八卦的创立使得人类能够对世间万物进行分类认识,标志着人类由蒙昧状态进入文明社会。

神农氏兴起后,包牺氏就显得没落了。不过,包牺氏的没落是相对于神农氏的迅速壮大而言的,毕竟社会是在不断地向前发展,天下之大,一个古老群族是会就这样轻易消亡的。

神农氏的贡献是发明农具从事农业耕种,正如《系辞》所云:“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然而,神农氏的贡献并不仅仅是农业耕种,农业耕种只是益卦相关的内容,益卦之后还有噬嗑卦:“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

请特别注意“聚天下之货”,也就是将天下各种物品聚集在一起。自从有了专门交易商品货物的市场后,人们可以用多余的产品换取自己所需的生活用品。要交换货物,就必须从不同的地方赶往集市,不同区域的人聚集在一起,在交换商品的同时,也在交流思想,不同区域的文化融合在一起,形成中华文明。因此,《易经》将市场的兴起作为神农氏发展壮大的标志。

不过,严格来说,创立市场的群族叫共工氏,只是《易经》将共工氏也归属于神农氏,大概因为共工氏本身就是从神农氏中分离出来的。

共工氏又是如何从神农氏中分离出来的呢?主要原因应该是与陶器的出现有关。我们在吃饭时一般都会用碗来装饭菜。大家不妨认真地想一想,在金属炼制技术出现前的远古时代,如果没有陶器,古人如何煮饭、吃饭呢?

我想大概是将食物直接扔到火堆中烧或烤,烤得差不多后就连泥带灰一齐吞到肚里去。只是这样一来,难免吃下很多对身体有害的物质,对身体极为不利。

有了陶器作为炊具后,就可以将脱壳后的颗粒状粮食放入陶器中,加入适量水分后再放到火堆上烧煮,这样做不但食用起来更加卫生,而且更加方便,提高了效率。因此,陶器在出现以后就得到广泛的普及,成为人类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具。

陶器是由泥土烧制而成,它的品质主要是由泥土的化学物质组成及含量来决定的,而在不同的地方,泥土的化学组成和含量都会有所不同。因此,并非所有地方的泥土都适合用来制作陶器,这些地方的人只好用自己生产出来的粮食或者其他产品来交换。既然用陶器可以换来粮食或其他生活用品,于是,一部分人就专门从事制作陶器的工作,不再从事农业生产。

陶器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人类的日常生活,同时催生了社会分工,一部分由农业生产转变为手工制作。由于社会分工,使得一些人更加专注于某一项工作,提高了工艺技术和制作水平。

手工制作出来的产品都会包含多道工序,任何一道工序出现毛病都会影响成品的质量。因此,从事手工制作需要多人进行分工合作,严格按照规定操作工序,这就是共工氏。

如果说,陶器制作使得某些人获得共工氏的称号,而货物的运输则让他们封神:水神共工!

对于现在的人来说,很难想象出在生产力极其低下、交通运输条件十分困难的上古时代,共工氏是如何将商业文明传遍天下的。

共工氏之所以能够将商业文明传遍天下,就是依托水路运输商品货物,因此,共工氏便有了水神的称号。

远古时代的自然界均处于杂草丛生、荆棘遍地的荒芜状态。那怕是距离很近的原始部落,彼此之间也没有道路可通行,所有的部落基本上处于封闭独立、与世隔绝的状态。

根据《易经》的记载,最初打破这种隔绝状态的是舟船,《系辞》下篇的第二章有这样的记载:“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

舟船的发明则把河流沿岸的部落连接起来,共工氏被称为水神,显然是因为他们最早掌握了水的特性,将不利的因素化为有利。他们利用水路将货物运输到天下各地,在收割财富的同时也在传播文明。

《易经》涣卦相关的内容十分清楚地讲述了舟船在人们外出远行或货物运输的作用,那么,舟船又是如何发明的呢?《山海经·海内经》有这样的记载:“帝俊生禺号,禺号生淫梁,淫梁生番禺,是始为舟。”

根据《山海经》的记载,舟船是帝俊的玄孙番禺发明的。然而考古发现,舟船的诞生已八千多年的历史。因此,《山海经》所载的“番禺是始为舟”应该是对原先舟船的结构进行大规模改造或升级,使之具有更好的适航性和可操作性。原先的舟船经过番禺的重新设计后,主体结构延续了数千年。

番禺为何要改造舟船?显然是为了满足商业运输的需要。随着商业经济的繁荣,穿梭于各地的运输量剧增,而在马车出现之前,商业运输只能依托水路,原先的舟船操作不便,已经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求。

由此可见,在五千年前的上古时代,沿海以及江河流域的水路航运已经相当发达,不然就难以解释为何良渚古城一共有八座水门,而陆路的城门仅仅只有一座。只可惜到了周朝,统治都为了打压商人,实行分封制,人为阻隔各地群族之间的交往,加上马车的出现,水路运输走向衰落,许多河道因年久失修、於泥堆积,渐渐地就这样荒废了。

曾经有着高度文明的良渚,同样淹没于泥土之中。

被淹没的还有上古时期共工氏创造的商业文明,这是比华夏文明还要早的文明。司马迁的《史记》对我国历史的记载就是从黄帝开始讲起的,黄帝以前的历史,可以说是一无所知。

然而,良渚遗址的发现,让人想起了传说中的共工氏。透过古籍文献记载,我们依然可以了解远古时期商业文明传播的概貌:“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

这段文字就明确指出舟船在传播文明的重要作用,文中虽然没有指到商业,但是,舟船最基本的作用是什么呢?这个就不用多作解释了吧!

当然,这样的记载实在是太简略了。不过,在这段文字的最后以“盖取诸涣”结束,说明这些内容来源于《易经》的涣卦,现在不妨看看《易经》的涣卦:

涣:亨。王假有庙,利涉大川,利贞。

彖曰:涣,亨。刚来而不穷,柔得位乎外而上同。王假有庙,王乃在中也。利涉大川,乘木有功也。

象曰:风行水上,涣;先王以享于帝立庙。

初六:用拯马壮,吉。象曰:初六之吉,顺 也。

九二:涣奔其机,悔亡。象曰:涣奔其机,得愿也。

六三:涣其躬,无悔。象曰:涣其躬,志在外也。

六四:涣其群,元吉。涣有丘,匪夷所思。象曰:涣其群,元吉;光大也。

九五:涣汗其大号,涣王居,无咎。象曰:王居无咎,正位也。

上九:涣其血,去逖出,无咎。象曰:涣其血,远害也。

如果将《系辞》中涣卦相关的内容与《易经》的涣卦稍作对比,就能看出二者之间似乎毫无关系。

其实,《易经》形成于上古时期,在流传过程中很多内容都已经缺失,我们只能看到其中的一小部分。这就好比一座飘浮于海面上的冰山,我们只能看到露出水面的一小部分。

也就是说,《易经》的涣卦以及《系辞》中涣卦相关的内容都不是完整的,要尽可能了解全貌,就应该结合相关的古籍文献,相互对比、相互印证。

经过对比,二者都在强调水对人类生存的重要作用,但如何征服水呢?《系辞》涣卦相关记载:“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

在《易经》的涣卦中,彖辞这样说:“利涉大川,乘木有功也。”

与《系辞》相比,《易经》的语言表达更加古老,更难理解。乘木其实就是乘坐舟船,乘坐舟船可以渡过江河湖泊,到达遥远的地方。远古时期的舟船本来就是用木头做的,当时用木头做出舟船时,也还没有舟船的名称,所说成乘木。

卦的名称为何叫“涣”?涣卦的内容一开始就对“涣”进行解释:“亨。王假有庙,利涉大川,利贞。”

其中,“利涉大川”就是舟船的作用,借助舟船,人类可以横渡江河,或者顺着河流到达遥远的地方。

至于“王假有庙”就有些费解了,需要结合卦象:“风行水上,涣;先王以享于帝立庙。”

“风行水上”是卦的结构组成,涣卦上巽下坎,上卦为巽为风,也代表木;下卦为坎为水。卦象就是卦的象征意义,风行水上就代表舟船在水面上航行,前面已经讲到,古代的舟船就是用木头做的。

卦象的下半部分是“先王以享于帝立庙”,可以看作是题解“王假有庙”的另一种表达,就是先王的假身或者塑像有庙宇为它遮风挡雨,或者说将先王供奉于庙内,供后人祭祀。

这与风行水上有何关系?这就是卦名涣的含义。涣就是分散、涣散的意思,好比花草树木的种子散落地上后,或者被风吹或被雨水冲刷,分散到很远的地方生根发芽、长成幼苗。

共工氏制作大量产品后,需要有人运输到各地进行交易,运输的路线就是水路,到达地形开阔、交通便利的巷湾便建立市场。如果将从事交易的人比作种子,市场就是幼苗。当他们在新的地方扎根后,便会立庙供奉祖先,上古时期的共工氏便以这种方式将商业文明传播到天下各地。大家是否注意到,在沿海和江河两岸,只要人口稠密的地区,每年都有庙会举行,而且特别隆重。

幼苗从土壤中吸收营养,茁壮成长,但又会因为土质不同,成长也有快慢之分,土质好的幼苗很快就能长成参天大树。对于远古时期的共工氏来说,冀州的土质特别好,特别适合于发展商业贸易,于是便有了昆仑之墟的共工之台这棵参天大树。

其它地方,特别是在南方这些区域,市场的发展相对比较缓慢。五帝时代,黄河流域的商业经济已经相当繁荣,而长江流域还处于幼苗时期,故称三苗之地。所谓的三苗并非只有三根苗,而是指众多的新兴市场。

只要有了市场,就能够吸引来自各地的财富,如果自身的实力弱小,难免会受到周边势力的侵扰。这些市场本身就与北方的商业中心有着非常密切的商贸往来,并且源源不断地向北方的商业中心输送利益,一旦受到侵扰,势必损害对北方的利益输送。传说在尧舜和大禹的统治时期,北方都曾经有过讨伐三苗的军事行动。

所谓讨伐三苗其实是针对侵扰市场的外部势力,其目的是为了保护正在成长的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