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国锋在国内是赫赫有名的革命家,袁隆平是著名的农业专家,我如果说:没有华国锋,就没有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你信吗?
细数华国锋履历:1976年与叶剑英、汪东兴等人联手粉碎“四人帮”阴谋,随后接任中共中央主席,军委主席,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也是永远要被人民铭记的一位伟人。
而袁隆平自不必说:杂交水稻之父,业余还玩儿音乐的农学大家,几乎是一个全能的人。
若是将这两个人联系起来,恐怕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可是大家不知道的是,其实这两位早就“暗渡陈仓”,成为好朋友了!
因水稻结缘
1961年,袁隆平发现自然杂交稻株,这种水稻的产量居然比日常播种的水稻产量要好得多!于是他埋头进了实验室,这么一钻就是四年。
1964年袁隆平发现“天然雄性不育株”,因为这个卓越成果那一年也被定为杂交水稻研究院年。
次年,袁隆平在和助手研究杂交水稻的相关数据的时候,发现经过他们连续两年对水稻进行盆栽种植的数据中,只有天然的雄性水稻不育株可以达到80%乃至90%的人工杂交结实率。
换而言之,这种杂交水稻,更加结实一旦投入大规模播种,产量将会大大提升。
1966年,研究杂交水稻6年的袁隆平将所有的研究成果总结成了一篇惊世骇俗的论文,在权威期刊《科学通报》发表了这篇名为《水稻的雄性不孕性》。
发表完这篇论文之后,袁老就带着他的助手继续辗转世界各地搞研究了。
那些年,他去了湖南、云南、海南、广东、广西,因为气候不同,农作物种植也需要因地制宜。
袁老做了一个追太阳的人,他忍着地里几十度的高温,甚至因为常年呆在潮湿、高温的水稻地,常年被皮肤病困扰。
好在,杂交水稻育种繁殖的进程在不断往前推进。
另一边,袁隆平这篇惊世骇俗的《杂交水稻》引起了国家科委的注意,科委局长赵石英关注到了这件事情的可行性,他认为袁隆平这个实验大有来头,如果做成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毕竟粮食生产是保障民生的一部分!
1967年2月,国家科委委托湖南省科委找到了袁隆平所在的安江农校,给袁隆平的《安江农校水稻雄性不育系选育计划》下拨了400元研究经费,还将这个项目列为省级科研项目。
虽然给的钱少,可是该给的关注却一点不少,不仅国家科委注意到了袁隆平这个可塑之才,聂荣臻也注意到了。
聂荣臻作为国家科委的党委书记,就是他拍板给杂交水稻添砖加瓦的,而袁老与华国锋华主席的渊源,还要从这个水稻项目说起。
情谊渐深
华国锋于1959年担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也就是说,袁隆平的水稻虽然被中央关注了,但具体的落实,其实是华主席出面般的。
当时,华主席分管的恰好是农业方面的工作,他正苦于寻找一个提高粮食产量的捷径。看到袁隆平的这个项目的时候,华主席想到了打仗的那些年,想到了自然灾害那些年,他希望这个项目可以成型,百姓可以吃到更好的大米。
1970年6月,湖南省革命委员会要在长的召开第二次农业科技大会经验交流会。这次交流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农学专家展示成果,在水稻田里钻研了多年的袁隆平被华主席点名上主席台展示成果。
会议正式开始的时候,华国锋将袁隆平请上主席台,让他在自己的身边落座,还钦点要让布置的人把水稻的展板摆在展区最醒目的位置。
虽然这是袁老第一次见到华主席,但袁老却对华主席印象深刻。在他眼中,华主席严肃认真,做事一丝不苟。是一个真的把农民生活的幸福度放在心上的好官。
湖南在华主席的主持下,一切都有条不紊地发展着,连周总理、毛主席都很放心他的工作。
晚年毛主席发话让华国锋到北京开会,华国锋这才有了进入中央的机会。
1971年,华国锋去北京参与全国计划工作会议,他越发觉得肩上的担子很沉重,但是手里的工作越重,他就越忘不了袁隆平手里的研究项目。
无独有偶,华国锋仕途高飞猛进的时候,袁隆平的实验项目也小有成效,他20亩试验田已经达到了650公斤的产量,这是普通水稻想都不敢想的粮食产量!
凭借这个研究成果,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在农学界大放异彩,湖南省农科院也终于有底气向中央汇报理论成果。
彼时湖南省农科院副院长陈洪新又开心又难过。作为一个农学专家,他为袁隆平研究出杂交品种达到那么高的亩产而欢欣雀跃。
但作为农科院副院长,他知道要推广杂交水稻的难度,如何让人信服这个理论成果并非虚言?即便证明了,这种杂交水稻适不适合其他地区的气候,该怎么推广,这都是后续要解决的问题!
而这些问题,只能求助中央,如果没有国家支持,什么也都是空谈。
陈洪新思来想去,登上了华国锋的家门,为了让华国锋相信自己,他出发前打了整整4页的草稿,希望华国锋能帮自己往国务院办公厅递交材料。
华国锋一开始就知道湖南省出了袁隆平这样的神人,一听陈洪新是带着数据来的,立刻上报中南海。
两天后,陈洪新就在中南海小会议室见到了中央分管农业的副总理和翘首以盼等待他的华国锋。
听汇报的时候,华国锋边听边记,似乎在考虑什么。听完之后没有丝毫犹豫,当即拍板。
- “这是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大事,我们拨款让他们去干,放心大胆地干!“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