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蒙古族皇室后裔铁改余氏

是个攀龙附凤的大乌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铁改余,是清初以来西南地区多数余姓居民中的一个古老传说。清中后期以来,铁改余的有识之士对其族源祖源进行了艰苦卓绝的研究与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族源祖源问题,还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上世纪90年代以来,寻根问祖问题再次成为热潮。在铁改余家族续修族谱过程中,部分别有用心的人摘取部分铁改余家谱中的部分章句,利用诸多族人文化水平有限及纯朴的尊祖敬宗寻根情怀,拼凑起了庞大的"蒙古族皇室后裔铁改余氏宗谱"体系,伪造了西南地区100多万蒙古族皇室后裔的"宗谱存在",进而掀起了一股狂热的封建主义皇族后裔虚美思潮。目前,西南地区民间的铁改余研究,其主体已经偏离了铁改余历史文化研究的正确方向,并正在向更极端更荒谬的方向发展。这不能不引起我们铁改余历史文化爱好者和各级政府的重视。

一、西南地区铁改余氏说来源于疑是明初铁铉后裔的遇难诗及家世述说

在西南地区铁氏改余氏的家谱中,记载较多、且能互相印证的疑是明初铁玄后裔铁改余姓说。

1、疑是明初铁铉后裔的遇难诗

遇难诗曰:

历系原来是铁家 世代头上顶乌纱

九子一婿十进士 四太五尚独自佳

因有奸臣害我意 各执锅铁遍散花

变了金钱肚腹痛 改姓余氏活生涯

诗又曰:

问我余氏有根涯,铁铉我祖是我家,

弟兄文中元朝主,九子一婿天下骅,

大明灏祖奉敕命,川省提督古渝衙,

至今清朝定鼎后,何日重开富贵花。

2、疑是明初铁铉后裔的家世述说

重庆长寿秀二公裔余承恕家谱序载:"祖籍原系南京东门外九华山,桂花村人氏,门前石狮子玉栏干。太始祖铁世义配张氏,由武科甲第升任辽东铁龙山铁将军元帅之职。忠心报国,钦赐还乡旌表,建坊敕赐"忠义大夫"四字,坊上对联一副:要知都门分九族,正阳立起出从文。没后葬九华山之南卯山酉向。墓前石人狮子四个,石马二匹,望柱一对为记。

铁世义公生二子。长名铁子林,次名铁子高,一女名庚姑。建武元年(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年号,公元25年)赘壻金东旺,由进士敕授文林郎,知广东嘉应州。铁子林系处士,舒氏生二子,长名铁木耳,次名铁木真,住南京未改,迨至南北混乱,始归一统,国祚九十余年。

铁子高联科及第,任上大夫,配潘氏年四十无子,弃职受封于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百亩良田不纳粮丁。"

又如,重庆长寿秀四公裔道光28年以诚谱《铁改余原由》载:"祖籍原系南京东门外九华山,地名桂花村人氏,门前石狮子玉栏杆,太始祖铁世义、张氏,由武科甲第升任辽东铁龙山铁甲将军元帅之职,忠心报国,钦赐还乡,旌表建坊,勅赐"忠义大夫"四字,坊上对联一幅:要知都门分九族,正阳立起出从文。后葬九华山南,卯山酉向。墓前石人四个,石马二匹, 望柱一对,为记。

世义公生二子一女,长铁子林,次铁子高,女名庚姑,建武元年赘婿金东旺。由进士勅授文林郎,知广东嘉应州事,铁子林系处士, 娶舒氏生二子,长名木耳,次名木贞,住南京,未改 。

迨至南北混乱始归一统,国祚九十余年,铁子高联科及第,仼上大夫,夫人潘氏,年四十无子,弃职,受封于黄州府麻城孝感乡,百亩田不纳丁粮。"

二、附会"铁世义后裔铁改余姓说"的"蒙古族皇室后裔铁改余姓说"矛盾百出

围绕西南地区余氏家谱中的"铁世义后裔铁改余姓说",一些怀有不同动机的人杜撰了荒唐的"蒙古族皇室后裔铁改余姓说"。

1、湖南新化县迁四川泸州余氏首创"蒙古族皇室后裔铁改余姓说"的"余之纲、纪"

1777年四川泸州余永启等化名"余之纲、纪"撰的铁改余宗谱,1877年前后贵州遵义文选公后裔传"余之纲、纪"著的《奇渥温铁改余氏宗谱》,都把西南地区余氏家谱中传说中的铁改余共祖铁木见转接为元成宗铁木耳二兄、真金二子。这一转接十分荒唐。因为元成宗铁木耳的二兄、真金二子不是铁木见,而是答剌麻八喇。而余氏家谱中早期流传的铁改余共祖铁木见,不是真金二子、元成宗铁木耳的二兄,而是铁子高之子,铁木耳、铁木真之弟。

长宁子服公后裔传余之纲著铁改余氏宗谱则把这一传说中的铁改余共祖铁木见转接为元太祖铁木真之弟。认为铁木见与元太祖铁木真是"同宗一脉"。 这一转接也同样荒唐,因为铁木见作为元太祖铁木真之弟,与分手诗"本是元朝宰相家,洪君赶散入西涯"相矛盾,因为元太祖铁木真时期,既没有建立元朝,也没有"洪君",何来元朝宰相家和洪君赶散入西涯?因此这一转接后来多不被采用。

2、四川青神余氏族谱与四川泸州"余之纲、纪" 族谱一脉相承

四川青神《余氏族谱》的祖源说,与四川泸州"余之纲、纪" 族谱一脉相承,也有元"铁木见是成宗铁木耳之弟"和"铁木见是元太祖铁木真之弟" 两种矛盾说法。

首先,四川青神余氏族谱认为铁木见是成宗铁木耳之弟。1934年青神余一海等撰《余氏族谱》说"皇孙铁木耳立,为成宗。封其弟铁木健为南平王。"这一说法与西南地区余氏家谱中传说的铁木健为铁木耳之弟相合。但把铁木健转接为蒙古族皇室后裔后,就荒唐了。《元史》记载:真金共有三子:长子甘麻剌,至元二十三年出镇漠北,二十六年召还,封梁王,出镇云南。二十九年,封晋王,复镇漠北,守太祖大斡耳朵。次子答剌麻八剌,即武宗、仁宗之父;第三子即成宗铁木耳,蒙古帝国可汗,元朝第二位皇帝。成宗铁木耳没有弟弟。余一海等为了园"成宗封其弟铁木健为南平王"说,认为这里的铁木健为成宗的同祖兄弟南平王秃鲁,即"秃鲁又名铁木健"。这一说法同样荒唐。

第一,各地家谱记载:铁木健之"九子一姑"出生于1300年以后,但历史记载:秃鲁早在1277年就因叛乱被斩首(元恶授首),何来"九子一姑"呢?

第二,就退一步说,"授首"不是斩首,假设秃鲁当年没有被杀,可他在1278年在武川被擒时已有妻室儿女(败秃鲁于武川,俘其孥)。与铁木健之"九子一姑"出生于1300年以后不符。

第三,再退一步来看,"授首"不是斩首,假设秃鲁当年没有被杀,他及其妻在1300年后已生不出"九子一姑"。按青神谱《南平王考释》云:"(1272年)赐南平王秃鲁,……早在世祖时也,况能率所部从征,至少亦必十七八岁"。实际上,秃鲁出生于1245年前后。按青神谱根六公生于1312年,长寿谱秀二公生于1313年,威远谱记根九公生于1342年。根九公出生时秃鲁已经97岁了,还有"根十姑"呢?

第四,再再退一步说,"授首"不是斩首,假设秃鲁当年没有被杀, 1346年带领寿英女平辽东的铁木健也不可能是秃鲁。有谱记载说,"木健祖于1346年与寿英女一道奉命平辽东吾者野人,水达达之乱。"(见《铁改余氏重庆总谱》第10页)如果铁木健是秃鲁,此时铁木健已经101岁,还能带寿英女平辽东吾者野人?真不可想象!

因此,南平王秃鲁不可能是各地铁氏改余氏家谱记载中的铁木健。铁改余之九子一女之父亦绝不是秃鲁。秃鲁又名铁木健与《元史》和铁氏改余氏家谱均不合。

其次,四川青神余氏族谱又认为铁木见是元太祖铁木真之弟。青神迁大邑南乡余家营《余氏族谱》说:"先世开祖与泸州碑记同。始祖姓铁讳木鑑,生于宋光宗时(1190—1194年),与铁木真同胞也!常谓兄曰:宋氏君弱臣强,屡被金人侵害,不如就机以图之,真祖诺言,遂将部下士卒调遣,称帝于幹离河之源,与宋争衡,事在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铁木真祖封鑑祖为元朝臣相(丞相),又加封两平王。"青神余一海等撰《余氏族谱》也说;"余姓发源,与元朝太祖同为奇渥温后,名铁木健。"这一说法的荒唐之处前面已述。

四川泸州《余氏族谱》和四川青神《余氏族谱》都有元"铁木见是成宗铁木耳之弟"和"铁木见是元太祖铁木真之弟"两种矛盾说法,这不是偶然的。他们的这一矛盾说法,源于西南地区余氏家谱中早期的一个传说,在这一传说中,辽东铁骑大将军铁世义之三个孙,铁子琳、铁子高兄弟的三个儿子,铁木耳、铁木真、铁木见三兄弟中铁木见九子一女因奸臣陷害改姓余。除此之外,不可能有第二个合理的解释。

3、余大量"铁复余姓说"揭示了"蒙古族皇室后裔铁改余姓说"的真相

余大量在《余氏世源》中说:余姓,始自秦臣由余,由余本帝臣,以名为姓,世世事秦。至始皇平定六国。有工正官余轩,不满秦始皇暴政,弃官逃于沙漠。后入蒙古。三世改姓奇渥温。元太祖铁木真平金人之乱,承宋祚之统,立极中国建号大元。又改奇渥温为铁木氏,再传有铁木健。铁木健娶张氏生四子,名秀一,秀二、秀三、秀四。娶黄氏生五子一女,名根五,根六、根七、根八、根九、根十铁木英,赘婿姓王名涛字静川。九子一婿皆进士,后官至一宰相,一部堂,二藩宪,五尚书。顺帝时,佞臣素忌诸公,因进言上曰:今红巾之乱,实诸人之所致。朝廷震恕,将收十人下狱。秀一公等闻变,窃负而逃。行至凤锦桥,人多影大,不利潜逃,决定更姓改名,分散而生,徐图后会。秀一公曰,吾先代本姓余。赐于周秦,今将金字去其末笔,仍复原姓,不亦可乎。大家一致同意。

这就是有名的"铁复余姓说"。"铁复余姓说"虽然也很荒唐,元太祖铁木真怎么是由余之后呢?但在这荒唐故事的后面,余大量揭示了一个真相,即所谓的"蒙古族皇室后裔铁改余",本来就姓余。

三、"两统一"将"蒙古族皇室后裔铁改余姓说"推向极端

"两统一",即由西南地区民间非法组织"中华余姓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要由西南地区余氏企业家组成)提出的统一西南地区余氏宗谱,统一西南地区余氏字派的目标及原则。2008年由"中华余姓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蒙古族皇室后裔铁改余氏宗谱》就是其集中表现。

为了"统一宗谱",他们不择手段伪造明朝兵部尚书余子俊撰谱,欺骗对铁改余氏宗谱没有深入研究的广大族众、有关政府工作人员及媒体。

为了"统一宗谱",他们随意篡改西南地区各地余氏的入藉始祖,千方百计与"九子十进士"挂钩。这美名其曰"乱前不乱后"。总编余尚河之后、副总编余灏之后都是这样处理自己的入川始祖的。

为了"统一宗谱", 他们不惜违反常识,将世系缺很多代的余氏硬拉到"九子十进士"名下,统一为蒙古族皇室后裔铁改余。

为了"统一字派", 他们不惜违反常识,将蒙古族包、宝、孛多姓的共祖孛儿只斤.铁木真定为铁改余姓的一世祖,编辑字派99个字,统一西南地区余氏的字辈。

为了"统一字派", 他们不惜违反常识,将西南地区各余氏宗支现在存活的中间世代定为一代人,确定长幼尊卑,称兄道弟。总编、副总编把自己的字辈定得很高,成为大家的老辈子;把有的余氏支系的入藉始祖与当代人之间空(加)五代,把字辈定得很低,变成小辈子。如长寿余从政支系就是如此,世系中间空五代,族人意见非常大。

在"两统一"的目标原则下,他们完全不顾人口发展的一般规律,在西南地区"统一"收编了五百七十多支(平均一支一至三千人)、总计一百多万人的"蒙古族皇室后裔铁改余氏"。据统计,元末中国有人口9700余万人,其中蒙古族(含色目人)约100万人。经过650年左右的发展,现在中国人口达到137000多万人,是元末的14倍左右。现在全世界蒙古族(含色目人)约1000万人,是元末的10倍左右。但西南地区元末"九子十进士"的家庭人口就算有100人,按中国人口平均为元末的14倍计算,也才1400多人。但现在杜撰的西南地区"蒙古族皇室后裔铁改余氏"就有一百多万,是中国人口平均增长速度的1000多倍,造假简直到了疯狂的程度。

四、某些政府部门和媒体的浅见将"蒙古族皇室后裔铁改余氏说"推向颠狂

由于"蒙古族皇室后裔铁改余姓说"源于清朝中后期,有一定的历史性,同时,元朝末年,确实也有一些元朝蒙古族军政人员由于在西南地区兵败,没有回到北漠,留在了西南。这些蒙古民族为了生存,有改名换姓的可能。蒙古族历史学家扎齐思钦就认为,四川西昌姜坡的俞氏,就是由元朝末期宰相不花铁木儿的后代改姓而来,但没有证据证明有蒙古族皇室后裔改姓余的。内蒙古大学历史学家张岱玉在蒙古诸王研究中也说,西南地区一些余姓族人说自己是蒙古族皇室秃鲁后人,这是虚美。

但是,由于一些政府部门对西南地区历史上流传的改姓余传说没有深入了解,当一些人拿来清朝中后期的家谱或文物,说自己是蒙古族皇室后裔改姓余时,就相信了他们的说法,为他们落实了政策,把他们改成了蒙古族,并大肆宣传,用以发展少数民族经济(这是官方的实用主义)。贵州大方县就是如此。

有的媒体则是猎奇。当一些西南地区余氏拿来清朝中后期的家谱或文物,说自己是蒙古族皇室后裔改姓余时,他们就相信了他们的说法,并大肆报道。中央电视台4台《远方的家》,就作过这样的虚假报道。蒙古电视台及其他新闻媒体也没有少上当。(这当中也有余氏企业家糖弹的进攻)但只要认真看一下这些人的家谱,了解一点历史学家们的铁改余研究,就不会轻信这些人的忽悠。

由于某些政府部门和媒体的浅见,轻信一些没有历史文化素质的人、甚至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如以蒙古族皇室后裔的身份到内、外蒙骗取个人利益等)的忽悠,将"蒙古族皇室后裔铁改余氏说"推向了颠狂的程度。

现在,地区蒙古族皇室后裔的活动已经系列化。西南地区余氏有统一的从"中华余姓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到各省市分中心、再到区县办事处的组织机构,有统一的《蒙古族皇室后裔铁改余氏宗谱》,有99个统一的字派",可以确定长幼尊卑,称兄道弟。有统一的《我们是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子孙》的族歌。由成吉思汗肖像的统一印刷的挂历发往铁改余氏每个家族,每年清明节,都要组织族人向成吉思汗肖像祭拜。现在,"中华余姓历史文化研中心"正在西南地区推广蒙古族服装,正在向内、外蒙有关方面联系,希望他们帮助西南地区铁改余氏改为蒙古族,回到大蒙古。

如果有一天,我们"中华余姓历史文化研中心"的某个领导精神不正常,抱着《蒙古族皇室后裔铁改余氏宗谱》,利用清明节祭拜成吉思汗之机,高呼要落实少数民族政策,改为蒙古族,回到大蒙古!我不知道我们的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