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包裹的人肯定不简单,为啥这么说?要知道,那是在特殊的1976年,周总理去世不久的特殊时间段。
就算平时,也不是谁都能随随便便往中南海寄东西。
邓颖超收到包裹是什么反应?寄件人有什么目的?
1976年1月8日,开国总理周恩来逝世,遗体移送北京医院整容。
汪东兴提醒警卫等负责人,一定要提高警惕,保护好总理遗体,在治丧期间的安全。
北京医院的马大夫,整容技术高超。整理过遗容的总理,安卧在花丛中,身上覆盖着党旗,就像是安稳熟睡一样,看上去还是那么慈祥。
治丧期间,国务院各部部长、副部长和邓颖超轮流守灵。
这一天,天津天虹服装厂里73名年轻的工人,在电视上看到邓妈妈独自守灵的画面,心痛不已。
为了安慰悲痛中的邓颖超,他们决定凑钱,送给邓妈妈一个礼物。
一个棘手的问题来了,什么礼物既能表达心意,又能让邓妈妈接受呢?
大家想起一句话: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决定每人自掏腰包5毛钱,买来丝绵和布料,亲手做一件棉袄给邓妈妈。
做完这个决定傻眼了,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一个人见过邓颖超本人啊。怎么才能做出合身的尺寸,是挡在他们面前最大的难题。
有人提议,不妨试试通过电视影像,还有邓妈妈与总理的合影,估算一下她的身高和身材。几十个人聚在一起研究许久,确定尺寸后连夜将新棉衣赶制出来。
满心欢喜地去寄包裹,却被邮局一退再退
不是谁都能往中南海寄东西的,工人们焦急地想尽各种路子,终于找到可靠的办法。先将包裹寄到人民日报社,说明心意,再请报社转交给邓妈妈。
邓颖超清廉了一辈子,按照她的性格和规矩,礼物一概不收,寄到手里的也会还回去,但是这一次邓妈妈竟然破例收下了,多亏了工人们在棉衣里夹的一封信。
信的内容很简单:棉衣虽轻但代表了70多颗诚挚的心,寄托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穿在您身上,暖在我们心里。
邓颖超惊讶之余满满的感动,这些年轻人,竟然在不知自己尺寸的情况下,做出这么合身的衣服。
直接退回去,岂不是伤了几十人的心?于是,邓妈妈破例收下礼物。
回信:棉衣已收到,谢谢工人们的关心和慰问,寄给你们30元作为成本费,可用于购买学习书籍和用品,收到回信的工人们欣喜若狂。
这时的她们不知道,8年后还有更大的惊喜
天津市南开区,有一件馆藏国家一级文物,就陈列在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里,那是邓颖超穿过的丝绵袄。
看似普通的棉衣背后,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
邓颖超非常喜欢这件新棉衣,穿着它出席过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见中外友人时穿的还是它。
到后来棉衣里子都被穿破了,她也舍不得扔,而是请来手艺好的师傅,换上新的里子接着穿。
棉衣颜色和款式都很适合邓妈妈,若不是讲出这个故事,谁能想到这是一群年轻人,没量过尺寸就做出来的呢?
1984年,邓颖超收到棉衣8年后,给那70多名工人带去一个惊喜。
80岁高龄的邓颖超视察天津,会见做棉袄的工人
大家考虑到邓妈妈年事已高,都劝她坐在那里休息就好,邓颖超却坚持与70多人一一握手。
感谢当年,大家在她难过时送去温暖。
邓颖超亲笔题词:要有所为,有所好为,有所大为。
都说礼轻情意重,可见这件衣服是真的送到邓颖超心坎上了。
邓颖超去世后,这件承载着历史的棉衣,以及当初她支付这件丝绵袄费用的账单,都被放进了纪念馆收藏。
看似普通的衣服,饱含着几十名工人,乃至天津人民对周总理和邓妈妈的情感,也彰显出老一辈革命家严于律己的品格。
如今,这件棉衣仍然陈列在纪念馆内,常引得人们驻足倾听背后的故事。
周总理夫妻一生没有亲生儿女,工人们一声声邓妈妈喊着,让邓颖超很是感动,同时也无比骄傲。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讨论。记得加个关注,点击我的头像进入主页,查看更多您感兴趣的内容,下期再会。
参考资料:
1. 一件丝绵袄的启示——人民网
2. 一件珍贵的丝绵袄——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