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三大亨”之一杜月笙,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他的名号。
在上世纪30年代那个风云变幻的上海滩,以水果摊贩出身的杜月笙,居然能获得上海头目黄金荣的赏识,成为其门徒,一番历练下来,竟又能自立门户,摇身一变力压黄金荣,成为“上海三大亨”之首,这不得不令人感慨。
彼时的杜月笙,嘴里经常挂着这样一句话:“人生要吃好“三碗面”。吃得好的人,如鱼得水万事顺遂;吃不好的人,举步维艰寸步难行。”
可见,杜月笙也是凭着这“三碗面”扶摇直上,为自己博得一席之地。
其中,这三碗面中的前两碗,分别是人面和场面。
那么,所谓的“第三碗面”是什么呢?杜月笙又是如何吃好的这“三碗面”?
杜月笙
- 【受黄金荣提携终成“上海大亨”】
杜月笙1888年8月22日,出生于江苏川沙杜家宅,父亲杜文卿干过跑堂,做过丁役,又与人合开米店。母亲朱氏只能给别人洗洗衣服,补贴家用。
本以为如此困苦的生活,便已经充满了不幸,谁知道突如其来的一场大病,还将杜文卿的命给夺走了。这时的杜月笙还不到4岁的年纪。
无奈之下,继母张氏只能带着年幼的杜月笙过活,可灾难却再次来临。
1895年,继母张氏突然神秘失踪,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这让杜月笙一下子成为了孤儿,每日只能在茶馆与赌棚之间游走,饿了也只能吃一些别人不要的东西。年纪稍长之后,也只能做一些杂事,勉强为生。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杜月笙14岁那年。
那时的杜月笙还在上海的一个水果行里当学徒,整日里和一群流氓地痞鬼混,习得了一身的流氓习气,后来更是直接拜到了青帮陈世昌的门下。
原本杜月笙想着自己此举,只是为了能更方便在上海滩立足,却没想到正是这一决定,让他能在今后有机会傍上黄金荣这棵大树,甚至还能有机会成为“上海三大亨”之首。
杜月笙年轻时
那时的杜月笙还只是陈世昌的手下做事,但机缘巧合下,黄金荣却注意到了杜月笙。仅仅是第一次见面,黄金荣便觉得杜月笙这个人“有点气派”,心中自然也是多了几分好感,便直接将杜月笙收到了自己的手下,做了一名随从。
那时候黄金荣的名气,已经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能来到黄金荣的手下办事,杜月笙这心里更是抑制不住地高兴。为了能够早日出人头地,杜月笙没少动心思,将上至黄金荣,下到一般当差人的生活习惯、脾气秉性,都摸得一清二楚。
并且,他针对不同的人投其所好,见机行事,为的就是能为自己博得人脉与机会。
杜月笙的老谋深算很快便得到了回报,一向会办事的他,赢得了黄金荣的夫人林桂生的青睐。这让林桂生没少在黄金荣的面前说杜月笙的好话。长年累月下来,黄金荣自然在在心里高看了杜月笙几分。
黄金荣
但真正使杜月笙成为黄金荣心腹的,还是那起抢夺鸦片的事件。
那时在上海滩中,有出了名的“八大股党”。他们抢夺鸦片的手段最为凶残,根本就没把黄金荣放在眼里,这让黄金荣在明里暗里吃了不少的亏。关键时刻,杜月笙抓住了这一时机,马上自告奋勇抢夺鸦片生意。
本来,黄金荣其实也并没有十分看好杜月笙。虽然他对杜月笙高看几分,但关于鸦片的生意并不是有几分小聪明就能做的。
但没想到的是,经过一番招兵买马之后,杜月笙还真的拉起了一支队伍,随后在第一次抢夺鸦片的行动中,就弄到了一整船的烟土,那可相当于几十万银洋。
这还不够,小试牛刀的杜月笙在之后抢夺鸦片的行动中,胃口越来越大,布置得也越来越周密。而这,也让他一次次的将数不尽的财富,装进了他与黄金荣的腰包。
尝到甜头的黄金荣,这才发现杜月笙是棵好苗子,渐渐地开始有意栽培他,后来更是联合了张啸林,成立了专门做鸦片生意的三鑫公司。
钱赚得越来越多,野心也就越来越大。一系列的历练下来,杜月笙也逐渐成长为能与黄金荣、张啸林平起平坐的人物,成为了“上海三大亨”之一。
此时的杜月笙已经不满足于这种“三足鼎立”的局面,他想要的远比这更多。于是,杜月笙不断结识黑白两道中的各派势力,更是不惜散金结交天下名流,亲手为自己在上海织就了一张盘根错节的势力网。无论是政客要人、文人墨客,还是帮会骨干,都成为了杜月笙的门客。
势力发展到鼎盛时期,就连黄金荣都不是他的对手。
“上海三大亨”之首的名号,就这样稳稳地落在了杜月笙的身上。
叱咤风云的杜月笙,与黄金荣和张啸林有很大的不同。他不喜别人唤他杜老板,也不喜别人称他杜大帅,反而对杜先生这个称呼情有独钟。
并且在当时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黄金荣贪财,张啸林善打,杜月笙会做人。
那么,从水果摊贩做到上海三大亨之首的杜月笙,究竟有多会做人呢?
- 【“人生有三碗面最难吃”】
知名主持人梁宏达曾说:“杜月笙这辈子,经常是以谦谦君子的形象出现的。”
在我们的脑海中,好像一般的“黑帮老大”,都有着一副穷凶极恶的面目,身上也都是纹龙画虎,装扮都得是一顶一的有派头,走到哪身边都得跟着一帮彪悍的小弟才是。
可是杜月笙却完全不一样,他总是穿着一袭长衫,无论是天气多热也不会解开纽扣,即便是在家里也不会脱掉。因为对于杜月笙来说:不让别人见了自己就害怕,才是一种本事。
其实除了这种来自外貌上的变化,就连“里子”杜月笙也是换了个遍,要知道在杜月笙小时候,根本就没机会受到什么教育,就连大字都不识几个。
在后来有了金钱地位之后,杜月笙特意花重金网罗了不少老师,专门教授自己有关历史文学的课程。长时间下来,杜月笙不仅对于历史上的那些王侯将相,了如指掌,就连手下的字也是妙笔生花。那一手漂亮的小楷,谁见了都得连连称奇。
在杜月笙的眼中,“人面”两字是无论如何也不能丢的。不仅自己,就连手下的那些兄弟,杜月笙也严格规定:不能衣着不当,都得穿的得体,穿得好了,才能代表着他们的门面。
这样的杜月笙,无论是在同行当权的人眼里,还是在那些市井小贩的眼中,都是一副温文尔雅的形象。以至于不少人初次见到杜月笙,都不敢相信眼前体型“瘦弱”,又流露出一身书生气的人,就是上海滩那个呼风唤雨的“三大亨”之一。
而极为注重人面的杜月笙,在国家危难之际也不忘慷慨解囊,为民族抗战出了不少的力。
不仅积极响应蒋介石的“航空救国”号召,亲自捐献了两架飞机,还亲自将自己的货轮坠沉,为的就是阻止日军偷袭我军后方阴谋的实现。再后来,杜月笙还直接为八路军方面送去了不少的物资,无论是武器还是粮食,都是应有尽有。
一生注重人面的杜月笙,真可谓是将这碗面的精髓吃了出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