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巨源, 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折杨柳

(唐代)杨巨源

水边杨柳麹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表达形式,将离别之情融入到景物之中,表达出作者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两句“水边杨柳麹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诗人就地取材,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一幅“灞陵送别图”。初春的灞水之畔,一对离人将要在这里分手,他们沿着河岸依依行走,河边的杨柳低垂着像酒曲那样细嫩的长条,突出了柳丝初生时嫩黄的色彩。当外出远游之人独自出行,看见水边初生的嫩柳,就会停下脚步,还麻烦旁边的路人为他折下一枝,以表达留别之意。这不禁勾起了我这个将行之人的依依不舍之意,于是我停下马来,请送行的您帮我折一枝杨柳吧。“烦君”二字,表示无人折赠的状况,暗示出一种形单影只的凄凉情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两句“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诗人借景抒情,巧妙地以春风和柳枝的关系来比喻送者和行者的关系,生动贴切、新颖别致。行者借折柳自喻,而将送行者比作春风,自然地把水边的杨柳、春风的吹拂、送别者与行者的对应,无不展现出诗人的深情与留恋。好像只有春风懂得珍惜,仍然多情地向我手中已经离开树干的杨柳枝吹拂,而手中的柳丝依然在不停地晃动,好像还没离开枝头,委婉地表达出一种孤寂难耐的感伤和别离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诗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春风喻送者,柳枝喻行者,新颖别致,韵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