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器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人类的日常生活。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青铜器出现前的远古时期,如果没有陶器,人类用什么煮饭?怎样吃饭?大概只能把食物放到火堆里,烤了一段时间后连泥带灰吃下肚。
由此可见,陶器对人类的日常生活是多么重要,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影响有多么大。但是,大家是否想过,陶器的烧制技术是谁最先发明的呢?
综合众多的民间传说,并结合各种古籍记载,最先发明陶器烧制技术的就是女娲,大家是否感到吃惊呢?
为了纪念她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关于女娲的各种传说,有必要深入探讨,辨别真假、澄清是非真伪。
首先第一个问题是,人首蛇身的女娲究竟是人还是怪物?
提起女娲的形象,浮现在脑海里的大概都是上半身是人形,而下半身则是蛇一样的怪物。
世间上哪里有这样的怪物?
真的不知道,至少在目前为止还没有看见。
那为什么在众多的神话传说中,无论是伏羲还有女娲都会有人首蛇身这种怪物的形象呢?
原因很复杂,恐怕与对《山海经》的理解有很大关系。《山海经》成书于上古时代,各种迹象表明,最初的《山海经》不是用文字来记载的。《易》云:“上古结绳而治,后人易之以书契。”大概意思是说,在文字诞生前的上古时代,人们要表达或保存某种信息,如重大的社会事件或重要的创造发明等等,只能用图形或抽象符号来表达。只是这样的表达方式,普通人很难明白其中的含义。因此,在文字诞生后,见多识广的圣人便用文字加以说明。
在女娲生活的时代,没有文字,如何表达女娲的形象呢?唯一的方法就是用图形或符号来表示。
女娲的形象,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
体态袅娜多姿,腰肢纤细有力。这是劳动妇女最显著的特征,用蛇腰来表示最恰当不过了。
这种表现方法就是象征比喻,是由《易经》的象意演化而来,只有深刻理解《易经》的象意,才能正确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易·系辞》就是引导我们如何从上古时期留下的图形符号中,了解古人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若要更多了解,可以参见《系辞》解读专栏的相关内容。
在远古时代,人们通常用蛇腰来形容女子身段优美。这种表现方法至今还在盛行,不仅在广大劳动人民的日常语言交流中,而且还出现在文学作品中。
《红楼梦》作为我国四大经典小说,相信大家都看过,至少听说过,不知大家对王夫人这样一段话是否有印象呢?
第七十四回讲到,王善保家将傻丫头从大观园拾到一个绣春香袋交给王夫人,并趁机诬告晴雯,王夫人猛然触动往事便问:上次我们跟了老太太进园逛去,有一个水蛇腰,削肩膀儿,眉眼又有些象你林妹妹的,正在那里骂小丫头,我心里很看不上那狂样子。因同老太太走,我不曾说他;后来要问是谁,偏又忘了。今日对了槛儿,这丫头想必就是他了?
从外表身材来看,晴雯最显著的特征是水蛇腰、削肩膀儿。这话虽从王夫人嘴里说出,想必其他人也不会有什么异议,尤其是王善保家眼里,晴雯总是妖妖调调,不成体统。但是,大家在看电影或电视时,剧中的丫头晴雯是否人首蛇身的怪物呢?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水蛇腰本来是用来形容女子身材优美,然而从王夫人嘴里说出,却充满了恨意和醋意。也许因为自身的臃肿,估计就是水桶腰,于是就希望看到天下女子个个长得猪头猪脑猪肚腩。晴雯因为身段优美,在统治阶级眼里就成了妖精,她的悲剧命运由此注定了。
统治阶级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养成猪一样的身材,于是便妒忌劳动人民的健美身材,尤其看到年轻女子的袅娜身姿时,总是污蔑她们是妖精。女子一旦有了妖精之名,经过统治阶级的反复议论,再优美的形象也会遭到扭曲。女娲因腰肢纤细有力,有水蛇腰的美称,因此就成为了怪物。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看到女人的腰肢纤细有力,通常会用水蛇腰来形容,而男人通常是虎背熊腰。《水浒传》,同样作为我国四大经典小说,相信大家也看过。小说中很多好汉都会有虎的绰号,地强星燕顺是锦毛虎,地微星王英是矮脚虎,地周星陈达是跳涧虎,地捷星垄旺是花项虎,地速星丁得孙是中箭虎,地藏星朱富是笑面虎,更夸张的是天退星雷横,竟然插翅虎!
老虎也就罢了,竟然还是身上长着翅膀的老虎,有谁见过呢?
还有豹子头林冲,竟然长着豹子的头。如果因为传说中的女娲有人首蛇形象而视为怪物,那么,《水浒传》中的林冲是不是豹头人身的怪物呢?
《山海经》的九尾狐,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只是谁也没有见过有九条尾巴的狐狸,于是将它看作是远古时期的异兽。然而在《水浒传》中,解珍、解宝两兄弟的外号分别是两头蛇、双尾蝎。若从字义上理解。解珍是长着两颗脑袋的蛇,解宝则是有两条尾巴的蝎子,他们又是什么怪兽呢?
梁山一百零八名好汉都有奇奇怪怪的各种外号,《水浒传》算不算是一本怪兽录呢?有谁能够说得清楚这些外号的含义?如果真有这种理解能力,何不用来理解《山海经》?这些都足以说明,现代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非常有限。
第二个问题,人类真的是女娲用泥土捏造出来的吗?
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广泛流传着女娲造人的故事。不过,在先秦的众多文献中,如《山海经》和《楚辞》虽然都提到女娲的故事,但并没有十分明确说是造人。
女娲造人的故事,最早出现在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造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者,引縆人也。
这段文字的大概意思是说,在开天辟地之初,大地上并没有人类,于是女娲便将黄土捏成团状,仿造出人类的模样。她一个人忙得又苦又累,竭尽全力也供不应求,于是用绳子搅动泥浆,然后甩起,洒落地上的泥浆便变成一个个人。据后人说,那些富贵之人是女娲专门用黄土捏造而成,而贫贱之人则是用绳子搅动的泥浆散落地上而成。
那么,人类真的是女娲用泥土捏造出来的吗?谁有这种能力?不妨捏造一个出来让大家开开眼界。
如果说是假的,那岂不是秦始皇的兵马俑难道也是假的?西安出土的兵马俑中有各种各样的武士,这些武士像不像人?是不是用泥土捏造出来的?这些陶俑的制作技术或工艺流程总得有传承吧?最先发明制作陶俑的人是谁?总得有个名称吧?
由于时间久远,到底是谁最先用黄土捏造成人像,没有人能够说清楚了,大概也只记得是一个叫女娲的人。女娲并非某一个人的真实名字,在文字出现前,何来名字?
前文已经说到,在文字诞生前的上古时期,人们是用图形或符号记录当时发生的重大事件。当然,用图形符号表达的信息,一般人是难以明白的。比如在考古挖掘中出土文物的图形符号,现在有谁能够说清楚。
不过,我们看不懂并不代表所有人都看不懂。“后人易之以书契”的意思是,在文字诞生后,见识广博的圣人便用文字表达出来。
要全面地、深入地了解女娲,就应当从她的名称开始。“女娲”的“女”大家都比较了解,就是女子、女人的意思,说明女娲就是一个女人,这个问题就不用多说了。
至于“娲”字,最初是怎么来的呢?很遗憾,现在还没有发现“娲”字的甲骨文。不过经过一些学者的研究,“娲”字右边的“呙”是从“鬲”演化而来的,而“鬲”就是用来蒸煮食物的陶器。从字义上来理解,女娲应该是经常在锅灶旁边煮食烧饭的家庭妇女。
一般来说,先有语言,然后才有文字。在广东的白话中,娲、锅、窝这三个字都是相同的读音,窝是指家,锅是煮饭和炒菜的用具,这些都与女娲有关,女娲就是呆在家中专门煮饭炒菜、操持家务的女人。
在远古时期,男人负责出门狩猎或耕种,家中的事务则由女人来负责,当然也包括煮饭炒菜。在陶器出现以前,食物都是直接放到火堆中直接烧或烤,烤得差不多了就从火堆里捡出来供大家食用。由于长期用火缘故,女娲,也就是远古时期的家庭女,发现某些泥土经过高温后变得特别坚硬,于是发明了陶器炼制技术。
陶器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后来便有了专门从事制作陶器的工种。为了让后人记住女娲的功绩,古人便将女娲制作陶器的过程用图形表达出来,刻写在日常使用的工具或者器皿上。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生活水平也逐步得到改善。人们除了制作专门煮饭之类陶器外,也用泥土制作其他物品,当然也包括人。
女娲造人到底是真还是假?我认为这是如何理解的问题。她抟土造人,造出来的人只能是泥人,经过高温炼制后就是陶俑,而不是血肉之躯的人类。现在流行的女娲造人神话就是误解,某些人在看到这些历史画卷时,将女娲所造出来的人物塑像或者陶俑误解成血肉之躯。
《风俗通义》关于女娲造人的故事,不知是作者摘录古代文献还是道听途说?或者是凭空捏造?如果是根据上古时期的图形符号进行解读,第一句话就显得有些画蛇添足了。既然在开天辟地之初大地上并没有人类,那造人的女娲是什么?
如果去掉第一句话,这个故事就容易理解了。女娲造人是不假,但她只是捏黄土来造人,造出来的是泥人,是艺术品,而不是血肉之躯。“力不暇供”则说明她创造的艺术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市场上供不应求。而“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则是流水线作业,大规模批量生产。当然,以上这些描述很可能是看图说明,就是看到上古时期流传下来有关女娲造人的画卷后,《风俗通义》的作者便将画卷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
接着看下去:“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者,引縆人也。”大概意思是,大规模生产出来的泥人,其艺术价值肯定不如精雕细琢的黄土人,通常会廉价出售,满足普通人的需求。而精雕细琢的黄土人,其销售对象是有身份、有地位的富豪,人物的形象也会根据富人外表进行模仿制作。
《风俗通义》中关于女娲造人这个神话故事,它的本意是对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高度赞美。无论绘画还是雕塑,人物塑造的难度是最大的。女娲能够用泥土把人物的形象塑出来,并表现得栩栩如生,这就充分表现出她们在陶瓷制作工艺上的高超技巧。既然人物的形象都可以用泥土完美地表现出来,还有什么形状的陶器她们造不出来?
第三个问题,女娲如何炼石补天?
女娲补天也是广为流传的神话传说,不过,《山海经》中并没有提到女娲补天,先秦文献中只是《列子·汤问》中提及补天之事。
女娲为什么要补天呢?大概是因为共工在与祝融大战时输了,一怒之下撞向不周山,而不周山是支撑上天的支柱之一,不周山被共工撞塌了,天也就塌下来了。女娲为了挽救她所造出来的人类,于是炼制五色彩石来修补天空。
其实,早期关于女娲补天的传说与共工怒触不周山毫无交集。一直到了东汉期间,王充才将这两个毫不相关的故事有机地揉合在一起,融合成为一个完整的神话传说。
当然,以现有知识来判断,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天空天空,天本来就是空荡荡的,并不是依靠不周山支撑的,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支撑天空的天柱不周山。
然而,这个毫无根据的传说,为何能够流传数千年呢?
问题的关键是炼石!女娲补天需要炼石,大家是否想过,女娲是如何炼石的呢?
提起炼石,恐怕大家首先想到石头,或者是岩石等坚硬的东西。其实,这个“石”字,除了指那些坚硬的石头外,还是古代的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重量为一百二十斤。
此外,古代弓弩的强度也是以石来度量的。
那么,古人为什么用石来作为容量单位呢?
答案恐怕出乎大家的意料,女娲炼最初制出来的“石”就是用来装粮食的容器,一个容积很大的容器能够装一百二十斤粮食,故称一石。只不过古代一斤的重量跟现在一斤的重量是不相同的。民国以后,斤和其它单位都采用了国际标准。
女娲所炼的“石”,就是她用粘土制作成某种形状的容器后,经过高温烧炼出来的陶罐。她们刚刚炼制出这种容器时,还没有专门的名称,只是因为这种新产品坚硬如石,故以石来称呼。新事物的出现都是这样,电脑的外设鼠标因外形象老鼠,老外就直接将它称之为老鼠。在英文中,鼠标和老鼠都是同一个单词。
随着时间的推移,陶器的品种起来越多。与普通陶器相比,“石”这种陶器的体积和重量相对较大,炼制难度相应较大,炼石就能体现出女娲已经具有高超的陶器炼制技巧。
陶器表面含有不同组分的矿物时,经高温烧制后会呈现出不同颜色。女娲便根据不同人们的审美要求,用不同矿物在陶器表面绘制图案,炼制出五彩缤纷的各种陶器,满足不同人的需要。
五彩缤纷的陶器就是传说中女娲炼制的五彩石。女娲炼制五彩石的故事,说明我们的祖先在很早就掌握了彩陶的炼制技术。彩陶既美观又实用,巧夺天工,自然能够获得更多人的喜爱。当然,女娲炼制的陶器是用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而不是补什么天。补天的本意是,女娲炼制出来陶器是自然界中不曾存在的新物质、新产品。女娲用泥土就能够炼制出坚硬如石的陶器,这是前所未有的伟大发明,足以弥补先天的缺陷。
自古以来,中国的陶瓷享誉世界,女娲氏的贡献功不可没。古人为了纪念女娲在陶器炼制的贡献,于是便将女娲炼石的故事以图形的形式描绘在陶器表面上,以便能够代代相传。
因此,无论是女娲造人或者是女娲炼石,这些故事的本身并不象现在人们所想象那样,无论是女娲造人还是女娲补天,都是赞美女娲在陶器制作工艺的高超技巧,是对她们为人类文明进步所作出巨大贡献的充分肯定。
可惜在秦朝以后,女娲的故事变得荒诞离奇,秦始皇功不可没。他将古代的书籍都烧光了,后人也就难以了解故事的真相。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