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中印边界爆发了一场短促的军事冲突。
短短的40天内,我军一共毙伤、俘虏印军8700余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和物资,打了一场漂亮的速战速决战。我参战部队在没有空军和装甲兵支援的情况下,仅凭轻步兵,就打赢了拥有机械化装备和有空军后勤支援的印军,不但展现了中国军队的“控场”能力,也为此后数十年边境地区的和平,奠定了基础。
这次胜利,除了要归功于决策果断、出色的前线指挥和部队作战的勇敢之外,新换装的国产制式装备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在高原极端的自然环境中,我军首批制式武器虽然经受住了战争考验,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其中有一些亟需得到解决。根据战后收集的、来自参战部队的反馈,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部分武器机动性差。
在战区“西部山高、东部林密”的环境下,我军几乎所有装备和弹药,都只能依靠人力背负或驮马运输,在缺乏公路交通和高原氧气稀薄的情况下,战士们迫切要求减轻武器和弹药的重量。
比如,仿制自美国的56式75毫米无后座力炮,重达78公斤,身管也比较长。当使用马匹进行运输时,过长的身管前边打着马头,后边挤着马屁股,驮载起来非常不便;作为重要火力输出的53式重机枪,每挺重达44.5公斤;要伴随步兵前进的53式82毫米迫击炮,重量也达到了52公斤,即使拆解后,每个组件也重20公斤左右。在高原地区进行机动时,这些装备给战士们造成了巨大的体力消耗。
二、武器装备对高原环境适应能力差。
在边境的山地丛林中,我军部分武器的火线高度较低,给架设带来困难。比如56式75毫米无后坐力炮在射击时,往往高度不足,这时只能把炮身绑在树上发射。虽然用这种方式,我们的战士也创造了连续摧毁4个地堡的战绩,但这毕竟属于非常规手段;再比如,53式重机枪的轮架,在陡峭的山地也经常不能正常架设,这时战士们就只能用肩膀做支撑进行射击。
三、弹药对高寒低温不适应。
在高海拔地区,弹药也会“水土不服”:高海拔地区的弹道性能和测距经常出现误差,严重影响射击精度;常常会有枪炮打不响、机枪不能连发、手榴弹哑火、火焰喷射器冷喷等故障出现。
针对部队提出的以上三大问题,边境作战结束后,兵器工业部门开始对武器装备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主要目标是部队呼声最大的“简化结构,减轻重量”。后来有人把这次武器大改造称为“减肥风暴”。
其实,早在边境作战前的1961年,国防工业部门就曾提出“武器轻量化是科研工作的重点”这一方针。这是因为当时我军的机械化水平很低,而且短时间内也无法根本改善,解放军步兵主要靠两条腿和人背马驮来进行机动,所以当时武器的设计指导思想就格外强调“减重”。
从60年代开始一直到80年代中期,中国步兵武器的改进,开始在“轻量化”的道路上一路狂奔,前后历经20年,取得了一大批优秀成果。
之所说是“改进”,是因为部队对首批制式装备在战斗中的表现,整体还是很满意的,尤其是国产的“五六式”系列表现更出色,在战争中打出了军威。
1962年,我军参战部队只有部分完成了从53式步骑枪向56式半自动步枪的换装,这批刚刚装备部队的56半迅速赢得了战士们的喜爱,它动作可靠、轻便灵活,在400米之内精度非常出色,参战老兵们说:“定在常用标尺,56半能指哪打哪!”56半在和印军的英77对抗时,能够轻松压制对手。
当时,正副班长还装备了五六式冲锋枪,它被战士们称为“小机枪”,凭借凶猛的火力和“56半”打出了漂亮的配合。五六式冲锋枪手经常担负快速压制敌军火力,掩护战友的重任。大家耳熟能详的“庞国兴战斗小组”,副班长庞国兴就使用一支五六冲,和另外三名战士一起深入印军纵深7.5公里,先后占领了两个炮兵阵地,打得印军闻风丧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