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巴尼亚曾被我们赞为“欧洲的一盏明灯”,总统霍查还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但年轻人,多数对这个巴尔干小国知之甚少。
也难怪,它曾是欧洲最封闭、最贫穷的国家,把愚民政策和个人崇拜一直坚持到了1991年!
封闭的碉堡王国
2017年秋,在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我参加了一个城市徒步小团。
途中,导游说起上世纪60年代阿尔巴尼亚总统霍查与苏联闹掰后,找到了新盟友。
“你们知道,这个盟友是谁吗?”他问,然后环视一圈,最后意味深长地望着我。
我像提前彩排过一样,非常自觉地指指自己的脑袋:“中国!”
霍查很早就和苏联交恶,因此拒绝跟着赫鲁晓夫指责中国,被我们赞为“欧洲的一盏明灯”。
我们对这盏明灯的援助,怕是连老佛爷都自愧不如。20多年间,从钢铁、水泥到生活用品,都是慷慨赠送。
别忘了,那时我们自己还是一穷二白!
甚至,三年困难时期,我们的人民饿着肚子,也要把刚从国外买到的粮食运给他们。
中国无偿提供的钱和物,是按百亿人民币来计算的,还有数以千计的援建人才。
为防苏修美帝,我们帮着这个面积不足3万平方公里(北京1.68万)、人口不到300万的小国,建起几十万个碉堡。
阿尔巴尼亚成为当之无愧的“碉堡王国”,它们也成为该国不多的旅游热点之一。
碉堡多数直径三四米,但也有大工事。
首都地拉那那座预备战时做总统指挥部的,俨然一座末日时代的地下城堡。
它现在成为博物馆,入口很不起眼,里面可是大有乾坤。
迷宫般的走廊,办公室、宿舍、牢房、小礼堂、新闻发布室……一应俱全,还有手摇发电机用来应急。
后来,当地人想清掉一些碉堡,但它们实在太结实,清除比建造还辛苦,只得作罢。
现在,碉堡少数住人,或当储藏室、避风窝、牛羊圈之类,多数荒废,常被人用来解决内急。
以至导游做着鬼脸好心提醒大家:“不要随便进去,搞不好,那气味——”
“我国没有穷人”
中国的付出没有换来丝毫感恩。
1971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后,霍查就心生不满。
1975年,他清洗掉大量对华友好的官员,还用我们赠送的设备监听中国使馆。
即使如此,中国的无偿援助仍旧坚持到1978年!然后,中国就被霍查列为主要敌人!
阿尔巴尼亚国小人少,但脾气大个性强。
得罪了苏联,又与中国翻脸,美国借机递去橄榄枝,还被霍查骂了回去。
结果,阿尔巴尼亚成为最闭塞的国家之一,也是欧洲最贫穷的国家,没有之一!
这些,导游没有细讲。但他很诚实地说起:
“1991年我们终于开放了。我去了趟希腊,回来跟家人说希腊人家里有电视冰箱。我爸不信,说,‘绝不可能!我们国家是最富的,我们都没有,他们怎么可能有?!’”
后来,他还特意过来问我:“中国哪年开放的?记得比我们早好多年!”
我说是上世纪70年代末。他听后,满眼的羡慕。
阿尔巴尼亚开放前不久,曾获诺贝尔和平奖的特蕾莎修女来访,向霍查的继任者、时任总统阿利雅提出要为穷人建一所救济院。
阿利雅当即回绝:“我国没有穷人!”
不知救济院建后来建起没有,反正我去时,首都有座很大很气派的教堂,就以特蕾莎命名。
有人说这段对话发生在中国,我觉得不可能。
中国从没否认本国有穷人,“贫困村”“贫困县”“扶贫”“脱贫“这些词我们一直公开使用,“贫”不就是“穷”嘛。
而且,中国宗教强调独立自主,国家领导人恐怕不会亲自接见梵蒂冈封圣的天主教修女。
附:点头不算摇头算
在阿尔巴尼亚,摇头YES点头NO。
做攻略时我查到这点,但一个多月走过七国十三市,有些晕了。
有个同学喜欢收集各国各地寄来的明信片,我每次出行都会记着。
地拉那,我找到家大邮局,买了明信片和邮票,趴在柜台上写好就递回给工作人员。
那个胖大妈慈爱地指指大门旁。我走过去,看到一个盒子,为防万一,对着大妈比划着投进去。
她开心地摇着头。我傻了:不是你还笑得跟朵花儿似的?然后才反应过来,她这是在说“对”!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