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僖公姜禄甫在位第二十五个年头了。

齐僖公真是个太平国君,他治下的齐国,可以称得上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而且公室公族也相处得一团和气。齐僖公还得了一个雅号叫做“国民岳父”,因为他有两个女儿都长得盛世美艳、倾国倾城的容貌,一个叫文姜,一个叫宣姜,俩姐妹隔着五、六岁的样子。姐姐文姜嫁给鲁国国君鲁桓公,妹妹宣姜来年也是二八佳人了,也可以找夫家了。

这一年开春,嫁给鲁桓公都三年了,终于传来文姜怀孕的好消息,这齐僖公好像比姑爷鲁桓公姬允还要开心,这一日,便组织了一个家宴,召集了世子姜诸儿、二公子纠、三公子小白、世子诸儿的堂兄公子彭生、世子诸儿的堂弟公孙无知,以及小女儿宣姜,一道吃席,主题就是庆贺文姜有喜了。

先说公子彭生,是齐僖公的兄长得臣的遗腹子,长得孔武有力,性情耿直,跟世子诸儿相处的非常要好;齐僖公的兄长得臣本来是齐国世子,英年早逝,齐僖公才得以顺位继位。

再说公孙无知,是齐僖公胞弟公子仲年的宝贝儿子。公子仲年,是齐僖公的得力助手,有很多不方便安排朝堂大臣做的活,都是公子仲年处理得妥妥的,所以齐僖公将夷仲年儿子公孙无知的待遇安排的跟世子诸儿一个级别,当然只是局限于物质享受层面的,世子诸儿心里对待公孙无知是很不爽的,碍于君父的面隐忍下来而已,但逮着机会了时不时就会怼一下公孙无知。

公子纠、公子小白,都是世子诸儿同父异母的弟弟,还没成年,跟世子诸儿的关系不咸不淡的,各自无感的样子。

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君侯之家谈论的话题自然就跟平常人家不一样,一家老小不自觉的话题就聚集到了前一年夏天发生的惊动天下的大事,那就是天子周桓王亲征讨伐郑国郑庄公的骇然听闻的军国大事。

那就是公元前707年秋,周桓王组织了王室的周公、虢公,诸侯国陈国、蔡国、卫国,组成六路联军开赴郑国的城邑繻葛,讨伐郑庄公,这就是著名的繻葛之战。繻葛,现今河南许昌长葛一带。战役的结果就是郑庄公以郑国一国之力打败了周桓王的六路联军,后来舆论的话题绕开了郑庄公胆敢挑战周桓公的叛逆行为,天下诸侯倒是更为关切郑庄公是怎么打败了六路联军的。

这会儿这事才隔着三四个月,这个话题还在热度上,齐僖公也想借机考察一下自家的下一代,得闲就私下里关门好好聊聊。

吃得半饱状态的时候,齐僖公切入了话题,世子诸儿白了一眼公孙无知,意思是你能你先上啊。公孙无知倒也不谦让,大大咧咧便说开了。

战役就败在左军的陈侯部队上。陈侯佗刺杀了陈国世子免和陈桓公篡位自立,陈国军队没有向心力的,郑国世子忽是陈桓公的女婿,深得陈国军民的喜爱,所以郑国世子忽率领郑国军队冲击王师左军的时候,陈国军队不战自溃,还冲散了同为左军的周公黑肩的部众;

郑国的卿士祭仲率领郑国军队冲击王师的右军,右军是由虢公林父的虢军和蔡国、卫国的军队组成,虢军跟郑国军队是很有感情的,战场上曾经是袍泽弟兄,所以不会认真抗击郑国军队,而蔡国的军队队也是弱的一批,一触即溃,所以也冲散了卫国的军队;后面只剩下天子的王师,肯定就抵挡不了了。

公孙无知的分析,让世子诸儿也动容了,还真有两把刷子的小样。

齐僖公接着抛出话题,天子怎么就能征调来三国诸侯的军队呢?

世子诸儿还是白了公孙无知一眼,说呀,继续呀。

公孙无知继续接过话题,天子周桓王的母后陈妫,是陈国公主,陈侯佗新即位,只要能得到天子的认可,天子的诏令都是会遵从的;卫国卫宣公的母妃是陈国公主,陈侯佗自然能为天子招揽来卫国的;陈侯佗的夫人是蔡姬,与蔡国是姻亲关系,蔡桓侯也是不好推辞的。

这公孙无知果然人小鬼大,这诸侯间的裙带关系门清。

然后,公孙无知向着齐僖公,抛出了一个他觉得担忧的问题,就是天子周桓王会不会来折腾我们齐国,因为齐国没有接受周桓王的征调,参与讨伐郑国郑庄公。

齐僖公跟郑庄公可是铁哥们,两位国君是继承了上一辈的友谊,因为齐僖公的爹齐庄公跟郑庄公的爹郑武公也是铁哥们(其实齐僖公的儿子世子诸儿还是郑国世子忽的小迷弟),说到这个点上,齐僖公不以为然,倒是世子诸儿隐隐约约的感觉到周天子会对齐国采取报复性的行动,至于会是什么行动目前自然说不上来的。世子诸儿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是可以理解的,世诸儿的母亲王姬,是王室的公主,但跟周桓王不是一个宗系,不亲但有血缘关系,所以会有第六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庭聚会,最后的话题就转入轻松的氛围,轻松的氛围就是共同祝愿宣姜嫁得一个如意郎君。世子诸儿有一个迫切的愿望,就是如果能够为妹妹做个主的话,还是要嫁给郑国世子忽,即使做不了正室夫人也是不奢求,世子诸儿的愿望,在座的还有两个人在内心也是这样许愿的,一个是齐僖公,一个就是小女子宣姜,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果然,公孙无知的担忧和齐国世子诸儿的第六感,说来还就来了,就在一两个月后。

公元前706年初夏,有几路来自北方的戎人散骑兵成群结队的突然南下侵掠齐国北境。

齐国北境,黄河以北的德州、滨州、东营一带,基本上是平原地带,北戎的散骑兵简直如入无人之境,抢掠牲畜、财物、女人。这是齐僖公在位以来第一次面对直接对齐国发动的战事,齐僖公马上召集来齐国上卿国氏、高氏,这次不用讨论了,都打上家门来了,必须出兵打回去啊,东方滨海大国哪里能容忍得了这种小毛贼猖狂。当然啦,根据战报,还不足以到征集征调齐国三军这一征兵总动员的程度,上卿高氏家族先承担了反击的任务。

上卿高氏,就在他们家的封地、采邑、食邑等领地范围内征召兵士,这一举措,周王朝叫做“作甸甲”。甸,是户籍单位;甲,是征集甲士的规定。

按照周王朝的基本法《周礼》规定,九个青壮劳力的家庭为一井(构成井田制的基本单元)、四井三十六户为一邑、四邑144户为一丘、四丘576户为一甸。

《周礼》详细规定:以一甸为单元,每甸要出兵车一乘,战马四匹,牛十二头,甲士三名,步卒并役夫七十二人,战时直接服兵役的比例约为百分之十三,当然这一车乘的兵员军需粮草供给也是由这一甸来完全负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齐僖公时期,高氏家族出任上卿的是高氏一族的家主高傒,高傒新近刚刚聘用的家臣是一对组合,这对组合的名字叫做管仲、鲍叔牙。没说的,管仲鲍叔牙负责打理的高氏采邑在卢邑,卢邑出兵的数量为五个卒一个旅500兵士,由于管仲还没上过战场,考虑到事后经验不足的现实,管仲降一级使用,出任一个卒的上士卒长,管辖四个两100名兵士;鲍叔牙出任两司马,管辖五个伍25名士兵。

上卿高傒率先率领马上征集到的两个师5000名战士北渡黄河上战场了。

就这么仓促上阵,他们能击败凶悍的北戎散骑兵吗?管仲、鲍叔牙第一次上战场能够表现得勇敢吗?

不急,我们下回再分解道来。

多说一句:文中文姜、宣姜,都不是当时的名字,那是她们去世后的谥号,当时都称作齐姜;不是她们没有名字,姜是齐国的国姓,表示她们是齐国的公主才称作“齐姜”;

诸侯国君的儿子称作公子,国君的孙子称作公孙,比如公子仲年是齐庄公的儿子,公孙无知是齐庄公的孙子,都是表示身份的专用称谓;

文中的齐僖公、鲁桓公、郑庄公,这样叙述是为了阅读方便,如果穿越到当年的话应该称作齐侯、鲁侯、郑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