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8月7日,当蒋介石以胜利者的姿态携夫人乘坐“美龄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专机,降落在延安机场后,就行色匆匆地赶往了抗大和伟人曾经住过的窑洞。
按照蒋介石的原本设想,国民党占领我党的“巢穴”后。可以通过制造声势和政治宣传,鼓舞国民党的士气,黑化我党,借机挑拨我党和人民之间的鱼水之情。
蒋介石意气风发地骑着白马,在随行人员的簇拥下参观视察了杨家岭、枣园、王家坪等地。然而越往前走,蒋介石的脸色就越不好。
一直走到枣园,蒋介石终于见到了伟人在延安居住的屋子后,原本神采飞扬的蒋介石,一下子变得脸色铁青,表情十分凝重。
当晚,蒋介石在伟人的住所“暂住”了一夜。漫漫长夜,蒋介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辗转反侧,未曾入眠,他想了很多很多。
两年后,我军取得了解放战争的绝对性胜利,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不得不退守台湾地区。临走之时,蒋介石暗自神伤,跟手下的人怨恨地说:
“去延安是我这辈子最后悔的事,注定了国军的失败。”
1947年蒋介石在延安究竟看到了什么?在伟人的住所他又想到了什么?为什么他会说去延安是他最后悔的决定?延安之行为何会注定了国军失败呢?
故事,还要从1947年的延安保卫战说起。
图-蒋介石、毛泽东
延安保卫战
作为解放战争时期我党中央的所在地,一直以来对无数的热血青年、和爱国民主人士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当然,这座爱国志士心中的圣地,也成了蒋介石的眼中钉、肉中刺。
1947年,我军为了尽快结束战争,巩固战争果实,准备转入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略进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就在这时候,蒋介石竟然对我党中央的革命根据地延安实行“犁庭扫穴,切实占领”,从而达到对中共党、政、军指挥中枢摧毁的目的。
这样的作战计划,在今日看起来是番“妄言”,但在当时却不无可能。
当时陕北地方我军只有正规军一个纵队,下辖两个旅,总共兵力约3万人。而蒋介石却派出了34个旅共25万人用来进攻陕甘宁边区。3万对25万,这样悬殊的数字,结果可想而知。
说完军队人数再说武器装备,我军由于经济条件落后,武器装备也很陈旧,甚至有些战士还在使用冷兵器。而国民党军队却配备了最先进的美式装备,而且武器数量远在我军之上。
所以从各方面来分析,当时延安的形势十分严峻。当蒋介石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系胡宗南指挥23万军队重点进攻延安之时,西北野战军人数不到三万,装备差不说,补给也成了一大难事。
1947年3月13日,胡宗南率领整编第1军、第29军所属 6个整编师15个旅共约14万人,从洛川、宜川两个方向分头行动,直指延安。
在以伟人等代表的我党中央领导的深思熟虑后,做出了“先诱敌深入,适时放弃延安,在延安以北的山区创造战机,逐步消灭国民党军有生力量”的决定。
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彭德怀,率领西北野战军教导旅、警备第3旅、第l纵队等部。在临真镇、金盆湾、牛武、茶坊等地,依托有利地形,构筑纵深阵地,和国民党军队的飞机、火炮进行抵抗。
图-彭德怀
面对敌人的狂轰滥炸,西北野战军在极端困难情况下,凭借坚定的革命信念英勇作战,节节抗击,最终成功掩护我中央机关和解放军总部完成了战略性转移。
由于我党中央领导人对战争的审时度势和运筹帷幄,及时采取了正确的战术,使得国民党军损伤惨重,却连中共指挥中枢的毫毛都未能碰到。
经过七天七夜的炮火迫击,西北野战兵团以伤亡691人的较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代价,取得了毙敌5200余人的重大战果。
3月19日,西北野战兵团主动放弃延安。一直到国民党军兵临城下,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等中共中央、人民解放军领导人才离开延安,留给了国民党军一座空城。
临行前,伟人对彭德怀说:“蒋介石进攻延安,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少则一年,多则两年,我们还要回来的。”
果然,等到蒋介石真的来到延安后,才真正印证了伟人评价的那句“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图-毛泽东
来而不往非礼也
1947年8月7日,一架飞机在延安的简易机场的跑道上缓缓降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引起了一阵阵飞扬的黄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飞机上赫然印着“美龄号”几个字,很显然,这架飞机是蒋某人乘坐的。
只见机舱缓缓打开,蒋某人携夫人缓缓走下了飞机,以一种胜利者的姿态看着这西北土地。
当然,在蒋介石抵达延安之前,飞机已经在西安和延安之间往返了数次,把装饰精美的洋瓷脸盆、澡盆、沙发、钢丝床,还有厨师、山珍海味等等一并送抵了这片贫瘠的土地。
蒋介石此行的目的十分明确,制造声势的同时,利用好政治宣传的舆论作用,鼓舞士气,破坏共产党同人民群众的鱼水之情。
蒋介石面露微笑,十分傲慢地同随行人员说:“来而不往非礼也。两年前,我邀请毛润之到重庆,今天我来延安是回访。不过十分可惜,这次不是毛润之邀请的我,是我不请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当然知道,他此次来到延安是见不到伟人的,但他心中一直有个疑问,那就是这个让自己十分头大的对手,究竟在一种怎样的环境下办公学习?而延安这片土地又有什么特殊之处,会让这么多人心之神往。
这一切,可不是刚刚到达延安,就入住延安规格最高的边区外交宾馆的蒋介石能够理解的。
延安的“黄埔军校”
在随行人员的簇拥下,蒋介石和夫人宋美龄参观了杨家岭、枣园、王家坪等地。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是我党在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为培养抗日干部而设立的学校,也就是大家俗称的“抗大”。学员以部队中的红军干部、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知识青年为主,在各主要根据地有12所分校。
延安的这所抗大,先后出了很多人才,不少都成为了我军和我党的重要领导人,素有延安“黄埔军校”之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黄埔军校的校长蒋介石,对这所黄土高坡上的军校充满了好奇。他十分想知道,为什么自己的黄埔军校,培养不出抗大校友这样的人才。
蒋介石本以为,抗大内的教学设备就算不在自己的黄埔军校之上,也应当相差无异,但真正走进了抗大时,蒋介石被眼前的一切震惊了。
如果不是胡宗南的介绍,蒋介石根本无法把眼前的露天土地和“军校”联想在一起。
在这里,教室是一排排简陋的窑洞,只能遮风避雨而已,条件十分艰苦。
就连上课最重要的教具,也都破旧不堪。所谓的黑板,不过是用木炭灰涂黑的墙壁,用手在黑板上轻轻一按,就会留下一个黑手印。
由于场地有限,学员上课的时候就搬着小凳子,在露天的院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里听课。
而这露天场地身兼数职,既是举行重大事情、庆典的“礼堂”,更是学员们进行军事训练的场所。
蒋介石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自己的黄埔军校有着最先进的训练设备,学员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进行着专业化的军事模拟演习。
而抗大的校园里,最顶端的教学设备,竟然是几个石头、黄土搭建成的教学设施。
但就是这样破旧不堪的教学环境、落后的教学设施,却培养出了无数我军高级将领,打得国民党军队各个抱头鼠窜。
蒋介石看着眼前的一切,半晌没有说话,呆呆地望了好大一会儿,径直朝一个小板凳走去。
由于蒋介石已经上了岁数,而这板凳又十分矮,坐习惯了老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椅的蒋介石一时间难以适应,竟然一个趔趄差点从板凳上摔下去,吓得宋美龄和蒋经国赶紧扶住了蒋某人。
又过了半晌,蒋介石意味深长地问随行人员:“如果谈教学条件,我黄埔军校和中央军校不知道比这里强多少倍!可为什么能打仗的人却越来越少了呢?你们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行人各个面面相觑,不知道如何回答。
参观伟人的“家”
此次延安之行,蒋介石最好奇的还是和伟人有关的一切,尤其是伟人的住所。
在枣园,蒋介石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心愿”,如愿以偿见到了伟人的家,一个破败不堪的窑洞。
蒋介石的衣食住行都有专人负责,穿的是高级面料,吃的是专业厨师做的西餐,用的是定制的餐具,在窗明几净的办公室里办公,在庞大的会议室里部署战术战略。
所以在他来延安之前,他本以为伟人会和他一样。纵然我党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国民党那样的“经费宽裕”,但伟人作为我党的高级领导人,衣食住行也会比寻常人好上很多。
可真的到了枣园,蒋介石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如果不是胡宗南介绍,蒋介石根本无法将眼前这个破败的窑洞,和一个运筹帷幄的我党领导人联系在一起。
图-蒋介石
窑洞的门窗用的全是破旧的木头,甚至都没有用油漆漆过。窑洞内的墙面存在大面积的剥落,也没有整修。
窑洞内只有一张床和一张榆木桌子,床是用榆木简单钉起来的,十分破旧,躺上去吱吱呀呀作响。榆木桌子高低不平,十分陈旧。
蒋介石进了窑洞后脸色铁青,他看着这床和桌子一言不发,显然这一切和他想象的大相径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此恶劣的环境,伟人是如何保持了旺盛的斗志?我党又是如何发展壮大到如今的力量?我军又是如何在战场上和国民党军抗衡的?伟人那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采飞扬的文章,又是如何写出来的?
这一个个疑问,如同一个个问号,在蒋介石的心中盘绕了很久很久。
图-延安窑洞的灯光
蒋介石带着这些疑问,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发现了一个自己从来没有见到的东西,便问道:“这是干什么用的?”
胡宗南赶紧上前解释:“校长,这是纺车。这里常年物资匮乏,被我大军围困之际,毛泽东用这个纺过纱。”
(http://www.zgjcy.cn)
来源:http://www.yipinhua.cn
(http://www.idcvs.cn)
来源:http://www.lxgjjd.cn
(http://www.sffang.cn)
来源:http://www.sixv.com.cn
(http://www.peienshi.cn)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http://www.hanyuetai.cn
(http://www.aa106.cn)
来源:http://www.t4602.cn
(http://www.51cqy.cn)
来源:http://www.unitedbamboo.cn
(http://www.h9444.cn)
来源:http://www.3u88.cn
(http://www.iuif.cn)
来源:http://www.bj1818.cn
(http://www.aakash.cn)
来源:http://www.f380.cn
(http://www.alinto.cn)
来源:http://www.kygqt.cn
蒋介石沉默了,他轻轻地摆弄了几下纺车,脸色十分不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这位老对手,蒋介石又派人去找了一个当地人,想着打听打听。
不大一会儿,一个农民打扮模样的人被带到了蒋介石的面前。此人见到蒋介石一行人,各个穿着军装,不寒而栗,吓得直哆嗦。
蒋介石收起自己那凶神恶煞的表情,努力挤出了一抹笑意,缓缓问道:
“你见过毛泽东吗?”
“经常见,他很喜欢吃我们家的枣子。”
“是你送给他的吗?”
“不是,他买的,给我钱了。”
“毛泽东平日都穿什么衣服?”
“跟他手底下那些兵一样,穿的都是些旧衣裳,袖口还有补丁。有时候穿布鞋,有时候穿草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瞬间觉得头皮发麻,他很难想象,这样一位共产党的高层领导人,竟然和普通士兵一样,穿着打补丁的旧衣服,脚蹬布鞋、草鞋,住着破旧不堪的窑洞。
图-毛泽东
又过了一会儿,蒋介石又在周围转了转,看到了一大片被开垦出来的土地,十分好奇,准备前去一探究竟。
“校长,这是‘赤匪’开垦的土地。据村民们说,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经常下田干活,董必武、任弼时还能纺线。他们359旅的旅长王震,也曾经带兵开荒。被包围的时候,延安自产的粮食可以做到‘自产自足’,基本上能够满足他们的日常需要。”
听到这些,蒋介石的脸色铁青得令随行人员各个吓得大气不敢出,只好小心翼翼地跟在蒋介石的身后,缓步前行。
蒋介石溜达了一圈,告诉胡宗南:“今晚我不走了,就在这里住下。”
胡宗南听完赶紧打发人去收拾,把外交宾馆里的那些物件都搬来。
“不用了!”蒋介石表情凝重地说:“就这样住下吧!”
胡宗南赶紧加派了人手,在窑洞前进行了防备。蒋介石在伟人曾经住过的窑洞住了下来,一夜辗转反侧,不曾入眠。
此时蒋介石的心中已经有了答案,他知道了国民党军为何能打仗的人越来越少,为何我军的人才越来越多。
延安之行前,他始终不明白,我军为何能够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抗争这么久,延安一行,一切都有了答案。
蒋介石被自己看到的一切深深地震撼到了,虽然是自己的对手,但蒋介石还是被我军顽强的生命力深深折服。
他十分感慨,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我党和我军竟然能够坚持这么长时间。就连伟人的衣食住行,都不及一个普通的国民党士兵。
蒋介石知道了自己最不想知道的答案,他一夜都在思考这一切,一夜都不想承认这一切。
次日一大早,蒋介石就快速逃离了这个令他心神不宁的所在地,这是蒋介石一生中首次前往延安,也是最后一次来到延安。
如芒在背,怅然若失,蒋介石最后悔的事,就是去了延安。
当“美龄号”缓缓经落在延安的简易机场时,蒋介石还是以一种胜利者的姿态,站在这片黄土高坡上。当蒋介石离开这片西北热土时,则是一副意念崩溃的神态。
而历史的车轮正朝着伟人预测的那样,一步一个车辙印前行。
1948年4月,在延安保卫战发生一年零一个月时,我党中央率领大军重新夺回了我延安革命根据地。军心涣散的国民党西北军一时间不知所措,被众志成城的解放军打得抱头鼠窜、丢盔卸甲。
此时的国民党军队已经失去了绝对优势,从原本的进攻变成了战略性防守,战局已经悄悄发生了改变。
尤其是在经历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三大战役后,国民党的败局已定,胜利已经掌握在我军的手中。
图-蒋介石
其实早在蒋介石来到枣园,坐在抗大学员学习的小板凳,睡在伟人住过的榆木床上时,就已经知道了自己的结局。但是蒋介石不愿意相信,更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
1949年,溃不成军的蒋介石率领残部退守台湾地区,临走之时他怅然若失地说:“我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就是去了延安。”
蒋介石的话很明显,他来到延安后,才明白共产党人“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绝对不是说说而已,而是以身作则。
这群热血爱国志士,有着超人般的意志。即使设施陈旧、教学条件落后的黄土高坡,也未曾改变他们想要改变中国,建立一个独立自主的新中国的初心。
而如果非要用一句诗来形容我党和我军优秀战士的奋斗历程的话,最合适的莫过于伟人的那句: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