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12月,全球气候峰会刚结束,世界卫生组织就发布了《气候与健康宣言》,指出气候变化将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呼吁各国加速行动,以应对气候变化引发的健康挑战,尤其是在面对极端天气、空气污染和传染病等造成的公共健康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无论是陆地气温还是海洋温度,都迎来了历史最高。全球各地在不断刷新着气温最高记录。气候变暖加大了气候灾害的风险,同时也加速了病原体的传播。如2024年上半年,印度遭遇了极端天气,当地气温监测站记录到52.9℃的气温记录,持续高温已造成了多人死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两年一项研究发现,气候变暖已导致58%(218/375)的人类病原体疾病得到强化,如登革热、炭疽、霍乱和疟疾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清华大学学者发表了一篇论文,研究引起人类呼吸道传染病的九种典型病毒性病原体与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之间的复杂关系,发现气候变暖不仅直接加重已有的呼吸系统疾病,还可以通过削弱免疫系统来增强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风险和严重程度。

很显然,未来监测在极端气候下的传染病传播格局,对预测下一个大流行至关重要。

殷堃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如何去构建一个比较高效的传染病或者病原体的监测预警系统?实际上是要从各方面去加以加强。

首先,我们就是从方法学上,我们监测预警的对象上,之前的话,我们很多时候把精力放在了基于人群的监测预警,主动监测也好,被动监测也好,虽然有了一些相应的技术,但是实际上我们现在预警的能力还是有待加强的,尤其是对于潜在的传染病。

虽然我们现在随着测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可以比较快地去鉴定它的物种,但是从这次新冠疫情来看,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是能力的提升。

其次,我们不仅仅需要把我们关注的对象集中在人的身上,因为现在我们说到人畜共患病,有可能是下一次爆发的这样一个风险,所以我们也要把我们的关注点放在动物身上,甚至更往前移,关注到环境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传染病网络系统的建设对传染病预警或提前采取措施非常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兰州大学学者表示,未来5-10年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键时期,亟需统筹规划极端气候变化、疫情防控与经济稳健发展的科学对策。

2023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年份,对于未来来说,这将不会是最热的一年。

随着温室气体的排放,全球将持续升温。只有世界各国人民通力合作,减少碳排放,延缓气候变暖的进程,才能有效地应对传染病带来的公共健康挑战。

  • 创作团队
  • 深究科学
  • 致谢
  • 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
  • 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
  • 素材来源
  • U.S. 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
  • UN climate change
  • Alliance for Transformative Action on Climate and Health
  • 清华大学 、the lancet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