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云游之后,奔赴人间。

2012年,网友评选中国最名不符实景点,南京夫子庙、青岛栈桥、天涯海角位列前茅。

天涯海角“不过几块石头”,青岛栈桥“只见人海”,夫子庙没有秦淮月色,到处是推车小贩,沸反盈天。

此前黄金周,夫子庙人满为患,满地垃圾,当地出动120名保洁,每5分钟要清理一次。

那年人们去南京,多因六朝金粉的想象,去三亚,是为“请到天涯海角来”的歌声,目的地仅余粗犷想象,游客们汇入人潮,随波逐流。

逐流终点是打卡,百家讲坛讲师曾仕强说:

“国人旅游不是旅游,是在完成一张叫做‘我这辈子去过多少地方’卷子。”

那是旅游宏大叙事的年代,导游们最为怀念,因为可以把游客塞入大巴:上车睡觉,下车拍照。

华山3000人排队等缆车,张家界1800辆大巴绕着景区转,鼓浪屿数万人一小时挪一公里,人们按图索骥,四处拍照或刻下“到此一游”。

归来的游记中常见疲惫与失望,以及不堪回首的经验:

“不要在古刹请高香,不要在阳朔喝特饮,不要进西双版纳的洞房,不要在坝上骑马,上马容易下马难……”

即便逃离跟团游,踩坑也不会停止,套路之外是更大套路。

互联网时代,丽江因艳遇炒作走红,网友们将其视为期许之地,期待浪漫发生。

然而去了后,没有清丽的古城,只有无数的小店,“三步一个银器店,四步一个围巾店,五步一个民族服装店,倒是很有秩序地一一交错,防止两家店主打起来”。

店前音箱循环喊着打折,酒吧开门流出二人转高音,有游客写下:

我穿过许多人潮汹涌的街道,也找不到一个清静的角落,它只是个失乐园,剩下一个躯壳。

即便是躯壳,也被模仿。丽江走红后,各地看到商机,古城和水乡被批量制造。

塞北之地塞入江南水乡,新建城市也有百年古镇,那些仿古城区灵韵皆无,千篇一律。

石板街上,竹筒奶茶、臭豆腐、旋风土豆一字排开,木招牌下是小锤敲银器、开蚌取珍珠。

沿街叫卖的纪念品写着产地,一个是义乌,一个在东莞。

夕阳西下,同样的乌篷船穿过同样的水波,同样的落日映在同样的白墙,游客们恍惚打卡,此地何地,今夕何年?

宏大叙事和复制黏贴下,黄金周变成黄金苦旅,“到此一游”演化成“来都来了”。白岩松看着直播里景区汹涌人潮发问“我们真的会玩吗?”

同样困惑的还有北京南锣鼓巷的老房客,“每天来的五万人里有四万九,都是买个大鸡排或者大肉串,从头走到尾。”

他们想念胡同曾经的人间味道:

夏日傍晚,夕阳在天边燃烧,晚霞落在房后。几个闲汉立在树下,一个木头棋盘已经摆好。一天的辛苦仿佛都消失在树间清爽的晚风里。

厌倦模式旅游的人们,开始改变潮汐走向,全民短视频时代到来后,人们多了新玩法。

去年秋天,有90后女孩孤身游杭州,没做攻略,不去景点,睡到自然醒后,随手扫辆共享单车,随性骑行。

河塘、市场、古巷、夕阳,人间徐徐展开画卷,随手拍摄的视频,发布之后,成为打动下一位陌生人的瞬间。

没有僵化的行程,没有必去的景点,人们刷着短视频里的人间切片,制定自己的探索之旅。

有人找到了杭州深巷小馆,吃到了地道的雪菜蘑菇肉片,有人找到了潮汕街头小摊,买到了本地人最爱的传统红桃粿。

有北京网友刷抖音后,听劝去河北定州,意外见到全国现存最高的砖塔,保存最完整的清代贡院,以及东坡种下的老槐树。

他吃到了当地特色的焖子、牛肉罩饼和大龙冰淇淋,小城游客稀少,别具烟火之气。

世界多了许多入口。人们找到了黄浦隐秘的溪水竹林,找到了大理“没有被风吹过”的古城,找到了广州唯一能听粤曲喝早茶的老字号茶楼。

游客们模仿抖音里的本地人,点一盅两件,虾饺凤爪,听着咿呀婉转的唱腔,悠闲敲着桌面,“这就是最正宗老广的松弛感生活”。

视频摊开了城市另外的纬度,远来的人们已不满足只体验美食和美景,开始体味神韵。

今年春节,福州游神传遍全网。视频中的神佛,浩浩荡荡穿行古巷,人间烟火缭绕,千古信仰如一。

抖音网友将游神队伍称为“行走的民俗博物馆”,是“深藏民间的中华切片”,视频出圈后,许多人因此远游闽南。

有人在古厝里,目睹游神全程,当地人虔诚祭拜时,他忽生所感:这一天敬的其实不是神灵,而是烟火人间。

城市的底蕴引发来客的共鸣。

清华大学《短视频时代的大众文旅生活白皮书》总结,短视频直播让各地文旅脱离宏大叙事,开始从美食、文化、传统节日和普通人这些日常生活的切口中被看到。

旅行里重要的,不再是“我去过哪里”的打卡清单,而是“我体验到什么”的真实连接。

《黑神话:悟空》走红后,许多人远行山西,在抖音上直播“取经之旅”。那些深藏的古村古庙,再现历史光韵,“山西最难开的一扇门被大圣推开了”。

而更早之前,这扇门就被推开过。抖音上,有人分享拜访山西守庙人经历,引发更多人探索。

视频中,一对年迈夫妻住在山西岩山寺庙内,守护着金代壁画和美丽的水月观音。

敲开山门,院内晾晒着衣服,花圃中青绿摇摆,守庙老人从裤腰上摘下钥匙,不同时空的我们,跟着镜头,走向那扇木门。

木门推开,倾泻出千年的岁月。

自由探索人间后,游客更愿通过人来感受城市的温度。

开封和王婆一样热情开朗,天津和跳水大爷一样活力幽默,哈尔滨不再是冰雪锁城的极远之地,而是有许许多多直爽仗义的哈尔滨人。

去年,游客视频里记录了一位人在新疆的东北小导游,他不让客人买纪念品,一路奔忙照顾小孩,全程帮找小众景点。

视频在抖音引爆后,东北小伙粉丝从几百人涨到三百万,他所在旅行公司后台收几百万条咨询,直接瘫痪。网友说他以一己之力加热新疆旅游。

真实的人间切片,最能打动人心,而经短视频扩散后,人情味成远行的理由。

去年淄博走红,起因是疫情间12000名大学生,被分淄博方舱,当地倾尽全力照顾。

隔离最后一餐是淄博烧烤,分别时,大学生们约定,疫情退散,春暖花开,一定再回来吃烧烤。

疫情后的春天,年轻人如约而返,撸串视频引发淄博热潮。

甘肃天水出圈的故事相似,数万旅客因冻雨滞留瓜州,获得举城关爱。

视频登上抖音热搜后,感动的人们关注甘肃,刷到天水麻辣烫,热度自此不断上升。

而哈尔滨冬天童话的起点,是冰雪大世界诚恳退票,后续则是一座城掏家底式宠游客:姜茶相迎,冻梨切瓣,连地下通道都铺上灰色地毯。

中央大街附近,人多到难以打车,哈尔滨人便开自家车免费送游客,婚庆公司甚至一度动用奔驰、路虎和劳斯莱斯。

抖音里,南方姑娘站在哈尔滨街头,哈着白气对镜头说:“单纯是冲着这儿的人来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凇说,当下文旅正变得人格化:

“这些行为让一座城市变成了一个形象清晰的‘人’,城市文旅发展的终极境界是提供情绪价值。”

新的旅游故事已再不相同,抖音用户云游种草,地方文旅视频发声,短视频带火一座座城市,也引发双向奔赴。

游客跨越1600公里,转3趟车去甘肃吃麻辣烫;淄博一年接待游客6114万;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发布短视频近10万条,元旦三天,哈尔滨旅游收入超59亿。

各地文旅不再是深藏幕后的官方,而成为走到台前的一线博主。

哈尔滨土味神曲《我姓哈》流行后,河南推出《我姓河》、山东推出《我姓东》、四川推出《我姓川》,喊麦热潮席卷大江南北。

文旅局长也成短视频主角。七台河文旅局长当街烤串,安阳文旅局长扮演殷墟古人,湖北随州文旅局长解伟,在银杏树下扮侠客,因扮相太丑意外出圈。

牡丹江市的横道河子,因雪景在抖音出圈,曾经空荡的站台,挤满游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游客在抖音评论区抱怨当地公厕太少,地方火速解决,将政府机关卫生间全部对外开放。

白皮书调研后写道:

短视频直播平台已成大众文旅生活的重要场域,成为推动文旅服务升级的“留言板”。城市文旅需要用好短视频直播,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触摸城市纹理,探索烟火人间,全新的展示和沟通模式,短视频正重新定义这个时代的旅游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福建泉州蟳埔,小渔村世代捕鱼。海边风浪大,渔女劳作时不便,常盘起长发,簪上鲜花。

簪花习俗流传千年,但少人知晓。有人在抖音分享后,“今生簪花,来世漂亮”广为流传。

去年春节,小村一日涌来数千游客,到了五一,数字变成2万,国庆超过5万,比肩鼓浪屿。

游客们穿着古装,戴着簪花,穿行在榕树下,手工产业和旅游店铺也随之兴旺。

一个村庄和许多人的命运,就此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