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李虓
工匠精神,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孔子的理念,他主张人一生做事,始终要有三个准则,“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执事敬”,即行事严肃认真不敷衍;“事思敬”,是临事专心致志不松懈;“修己以敬”,指从事加强修养不怠慢。
在中国白酒中,传承有序的名酒企业是工匠精神的集中体现,比如“中国老八大名酒”中的“国密董酒”,在生产技艺的各个环节,都蕴藏着独具智慧的匠心细节,从窖池的筑造开始,就已经奠定了董酒唯一性的价值存在。
董酒大窖池的10万次“心跳”
建筑一个董酒大窖池,不亚于打造一把紫砂壶,“寻土”“练泥”“澄泥”“踏练”,工序繁琐、物力高昂,非千日之功而不可得。
董酒新厂区大窖筑造伊始,要先将5-8米深的原土层全部去掉,这在行业中绝无仅有。目的在于,防止原土壤中的不良物质在发酵中影响酒体品质。取而代之的是贵州自然的优质生态土。
原生态土进厂后,还要经过多道关卡的检测,酸碱度、水分、营养成分等数据都要悉数化验,以保证土质干净且富有相当的养分,便于酿酒微生物的繁衍生息。
随后,一方方通过检验的生态黄土进入预处理车间,和董酒国密配方材料充分混合,形成一种特制土料,再对原场地5-8米的土层深坑进行填充。
填土的工序,并非简单倒入,而是以40公分为尺码进行分层填充。每40公分,就要用压路机反复滚压夯实至20公分,铺上特制的竹筋后继续向上铺土与夯压,直至填充到原有的5-8米高度,每压实一次都有压实度、平整度等多重指标的检测。
为了保证每一层土质的均匀,要安排人工进行大颗粒土块的手工采捡。根据筑基师傅所言,“单单一个车间的部分区域,来来回回,总距离可能就要走20公里,每个人弯腰采捡的次数更是没法计数了,两三千次肯定是有的”。
待地基完全筑造完毕后,进入挖窖工序。根据布局规划,在生态土层的新地基之上实施挖掘,一个个董酒大窖池逐渐露出形貌,但这不过是董酒窖池建造的开始,下一步还将迎来更加繁琐的窖壁塑造环节,用“雕塑一样的过程”来形容,并不为过。
用于建设窖壁的窖泥也是特制的。窖泥配方也属董酒国密工艺保密技术之一,呈现出一种具有粘性又质地顺滑的泥质材料。董酒的大窖是中国白酒中唯一的碱性窖池,碱性的秘密就源于这些特制窖泥。
为了让窖泥和窖壁紧密贴合,在搭窖泥前还有一道特别的工序,即用楠竹制成统一规格的竹条,在划好固定标记线的窖壁上打入竹钉,而后才能铺上窖泥。为了不破坏窖泥本身的特性,需要人工来涂抹与加固。一口窖池的窖壁塑造,就要安排2-3名经验丰富的师傅,使用传统工具煽板进行反复拍打,让窖泥和窖壁充分融为一体。根据建窖师傅们说,“一个大窖池,要敲打近十万次,每一次敲打,就像为大窖塑造心跳一样。”
愚公志和董道心
有人会问,挖去了再填充,夯实了又开掘,董酒筑造窖池,何必要如此繁琐而谨慎?
这是因为,在中国白酒中,董酒的发酵周期是最长的,最低一年半以上,每一寸土壤中的微量物质,都会在时间的放大作用下,对酿造过程和酒体产生重要影响,这就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像董酒的窖壁上、地基中,甚至连钢筋都不能使用,而使用楠竹,长久坚固而不怕腐蚀,以防金属影响。
因此,董酒才会不惜重金、不吝时间,以生态土替换原土层,并经过关关检测、道道铺设,以保证长久酿造、万无一失。而像建窖这样的匠心体现,在董酒厂中还有很多。
比如,董酒的酒曲制作环节,至今仍旧保留着“百草入曲”工序,要把130余味本草融合到酒曲中,不仅数量繁杂,且极其耗费人工。为了防止温度破坏本草物质的活性,同样只能以传统石碾对曲药进行手工研磨。在现存的中国传统白酒中,恪守本草入曲工艺且添加本草如此之多的,唯有董酒一家。
再如,董酒新厂区的东大门,虽不关乎酒体品质,但体现着董酒人对文化传承的信仰。东大门门柱采用的是八块花岗岩整石卯榫拼接完成,一个门柱的重量,就重达97吨,一对即194吨,并邀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非遗“惠安雕刻”代表性传人王经民先生进行设计,将文房四宝、朱雀、玄武、麒麟、葫芦、犀角等能够代表中国文化和吉祥寓意的元素,蕴含其上。
老子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无论是董酒的窖池筑造、酒曲制作还是大门建设,都反映出工匠精神在董酒传承中的坚守与实践。董酒人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将董酒千年的品质、技艺、文化传承到更为广远的时空、更辽阔的格局,正如董酒新厂区东大门上的对联所言“水滴石穿愚公志,承前启后董道心”。愚公志和董道心的董酒人,正是“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的体现,是筑造中国传统白酒健康文化大厦的基石。
作者简介:
李虓:发酵工程硕士,酒类食品评论作家,《酒食评论》主编。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