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那些著名的开国元勋中,周恩来、刘少奇、彭德怀三人同岁,都是出生于1898年,他们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建设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长征时期,红军过草地之时,彭德怀与周恩来更是结下了过命的交情。

正是基于这份深厚的情谊,在特殊年代里,周恩来多次想方设法保护彭德怀。彭德怀逝世以后,周恩来又下密令保护他的骨灰,等待着平反昭雪的那一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5年8月21日,红军右路军开始过草地,当时不仅面临着国民党军及各地方势力的围追堵截,还因为张国焘擅自带领左路军南下,阴谋分裂红军,让党中央的处境变得十分危险。

周恩来每天跟随部队行军,每到一个驻地,就会立即搜集来自各军团的情报,然后在地图上确定接下来的行军路线及作战方针。

经过慎重的研究,周恩来会将自己总结的情况及应对方案汇报给毛主席,得到批准以后,再起草一份作战命令,下发至各个军团。

因此,周恩来几乎每天都是最早开始工作,却最晚睡觉的那一个,任务十分繁重。

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周恩来只得不断压缩自己的睡眠时间,让身体一直处于高负荷之下,有时候白天骑在马背上都会因为睡着而摔下来。

这样一来骑马就太过危险,于是周恩来便放弃骑马,采取步行的方式,虽然身体更加疲惫,但却能保证自己不会因为困乏而睡着。

周恩来知道每一个红军战士行军都非常疲惫,所以无论别人怎么劝说,他都不肯坐担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达川西毛儿盖的时候,周恩来因为疲劳过度和营养不良,终于病倒了,连续高烧至四十度,好几天昏迷不醒,水米不进。

经过随军医生的诊治,发现周恩来患上了肝炎,并且已经恶化成肝脓疡,要治疗就必须尽快排脓。

长征路上条件艰苦,没有办法消毒,更不能开刀做手术。

为了控制病情,警卫战士们从几十公里以外的雪山顶上取来冰块,放在周恩来的肝部进行冷敷,用局部冷冻的方式来降低体温,引导向下排脓。

这种方法是万不得已的治疗手段,对于周恩来的病情,还是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

红军出发离开毛儿盖的时候,周恩来的病情已经有所好转,高烧退了下来,人也从昏迷中苏醒过来。

不过,由于周恩来病情尚未痊愈,又一连几天没有进食,身体极度虚弱,根本无法下地行走。

以周恩来当时的身体状况,即使在平地上走路都成问题,更别说穿越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的大草地了。

看到周恩来身体状况如此糟糕,毛主席十分焦急,他不仅接过了周恩来手头的大部分工作,还亲自叮嘱彭德怀说:“周副主席不能再骑马了,要组织担架队抬着他顺利走出草地,不能有半点闪失。”

周恩来对于红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彭德怀当场表态,一定会全力以赴,不惜一切代价把他抬出草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红军条件本就十分艰苦,战士们连正常走路都非常困难,现在还要抬着一个人,那就更是难上加难。

大草地并非一马平川的坦途,而是危机四伏的险境,看似平淡无奇的草皮子下隐藏着许多沼泽,一不小心便会被吞噬在其中。

为了将周恩来抬出草地,彭德怀制定了具体的方案,他从迫击炮连里抽出一部分人来,组成担架队。

彭德怀对红三军团参谋长萧劲光下死命令说:“把带不走的迫击炮就地埋了,宁可损失一百门大炮,也要把周副主席顺利抬出草地。”

当时红三军团执行的是殿后的任务,部队自身伤亡很大,有一大批伤员,其中还有不少重伤员。尽管条件如此艰苦,彭德怀始终坚持将周恩来的安全放在第一位。

周恩来在红军中威望极高,深受干部和普通战士的尊敬和爱戴,见担架队人手不够,干部团团长陈赓和兵站部部长兼政委杨立三自告奋勇,主动请缨,毅然加入了担架队。

当时很多战士劝陈赓和杨立三注意身体,提出要替他们抬担架,但他们却坚持要亲自将周恩来抬出草地。

他们的革命深情,此刻动人地体现在了肩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草地上荒无人烟,风雨无常,连红军请来的少数民族向导有时候都会迷失方向,战士们走着走着,可能一不小心便踩进一滩烂泥里。

尽管如此,身为担架队队长的陈赓一再告诫战士们,一定要尽量让担架保持平稳,否则容易牵动周恩来的伤口,影响他身体的恢复。

彭德怀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经常抽空来探望周恩来,并再三嘱咐陈赓说:“周副主席交给你了,你要是把他给我弄丢了,我拿你是问。”

经过长途跋涉,担架队的战士们双肩都已经磨破了,却还在咬牙坚持,步履蹒跚地往前走。

担架上的周恩来时而昏迷时而清醒,当他清醒的时候,实在不忍心看到同志们为他受罪,多次挣扎着要爬起来自己走路,却都被战士们按了回去,大家依然一步一个脚印地艰难前行。

经过六天六夜的艰难行军,大家终于顺利完成任务,将周恩来安全地抬出了大草地。那一刻,所有人都露出了发自内心的欣慰笑容。

同志们的这一份深情,让周恩来感动万分,深深铭记在心中,一生都未曾忘怀。

1954年,杨立三因病去世,当时已经身为一国总理的周恩来,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不顾别人的劝阻,坚持要亲自为杨立三抬棺送葬。

当年杨立三抬着周恩来走出大草地,如今周恩来抬着灵柩送杨立三最后一程,他们的双肩上,抬着的是一份沉甸甸的革命战友深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1年,陈赓病逝,周恩来当时正在广州开会,他闻知消息立即下达指示,追悼会要等他回北京以后再开。

在陈赓的骨灰盒上,周恩来亲自题写了“陈赓同志之骨灰”几个大字,然后让邓颖超亲自赴上海交到陈赓夫人傅涯手中。

对于当年在大草地的救命之恩,几十个春秋过去,周恩来从来不曾忘记。

杨立三和陈赓英年早逝,让周恩来悲伤不已,而相对于他们来说,彭德怀的人生命运则更加多舛和悲情,周恩来为了保护他,付出了更多的心血。

1950年10月,彭德怀肩负重任,跨国出征,为了保家卫国,在朝鲜战场与不可一世的美军正面交锋。

朝鲜气候寒冷,环境恶劣,加上长时间的高负荷工作,让年过半百的彭德怀身体承受着很大压力。

1952年4月,彭德怀由于左额上长出一颗小瘤子,不得不离开前线,回到北京接受治疗。

万幸的是,这颗肿瘤是良性的,做了切除手术,在经过几个月的调养休息,彭德怀的身体基本康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朝鲜战场的形势已经不像初期那般严峻和激烈,已经进入了边打边谈的阶段。

虽然彭德怀多次要求回到朝鲜前线,但中央考虑到朝鲜战争已经接近尾声,有陈赓、邓华等人在志愿军司令部主持大局,彭德怀不必再前往朝鲜,可以留在北京工作。

当时,周恩来负责主持军委日常工作,但他当时已经是政务院总理,还身兼外交部长,工作已经十分繁重,急需有人来分担,他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彭德怀。

7月,经周恩来提议,毛主席批准,彭德怀出任中央军委副主席,主持军委日常工作。

1954年,彭德怀出任新中国第一任国防部长,跻身军队最高统帅层,这是他军事生涯的又一座高峰,也是最后的辉煌。

1959年,彭德怀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他卸下了一身职务,赋闲在家,还不得不面临各种批判和指责,曾经的许多荣誉转眼就成了污点。

1966年以后,彭德怀的处境越发艰难,这让周恩来忧心忡忡。

1967年,彭德怀在批斗中受伤,伤势严重,却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周恩来得知以后勃然大怒,立即下达命令道:“立即给彭德怀同志治病,诊断结果向我汇报。从今以后,没有中央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批斗彭德怀。”

1973年,彭德怀被诊断出直肠癌晚期,周恩来得知消息以后十分焦虑,实际上他自己此刻也被查出了膀胱癌,但他更多的是想到别人,而忽略了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4年4月,301医院汇集专家会诊,为彭德怀制定了手术方案,周总理亲自批示同意。

然而,彭德怀却拒绝接受手术,他提出要见毛主席和周总理。

为了让彭德怀同意手术,医生让他的侄女彭梅魁前来劝说,彭梅魁对他说:“伯伯,你身体不好,暂时见不到主席和总理,只要把病治好,多活些年头,才有机会嘛!治疗方案是总理亲自批准的,你不做手术,总理会难过的……”

彭德怀得知手术方案是周恩来亲自批示的以后,情绪终于慢慢平复,出于对周恩来的无限信任,他答应了接受手术治疗。

尽管手术取得了不错的治疗效果,但彭德怀的癌细胞已经扩散至全身,已经无力回天。

1974年11月29日,戎马一生、战功赫赫的开国元帅彭德怀,带着无尽的冤屈离开人世,享年76岁。

周恩来惊闻彭德怀病逝,悲痛欲绝,泪如雨下。

当年,杨立三和陈赓去世的时候,周恩来还能亲自前去为他们送行,但现在身处这样特殊的时代和环境,他却无法亲自去向彭德怀告别了。

彭德怀去世以后,遗体被火化,周恩来下达绝密命令,将他的骨灰暂时送到四川,妥善安置,等待平反昭雪的那一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4年底,两位解放军同志乘飞机秘密来到成都,找到四川省委的同志,交给他们一个骨灰盒说:“这是彭德怀同志的骨灰盒,组织研究决定,将这个骨灰盒改名换姓,送到四川存放,你们把它放在一般群众存放骨灰的地方就好了。中央首长指示,要精心保管,时时检查,不准更换盒子,不准随意移动,如果遇到特殊情况要移动,必须向中央请示。”

在当时的政治环境里,彭德怀的追悼会自然无法举行,周总理唯一能为这位老战友做的,就是保护好他的骨灰。

成都郊区有一个火葬场,负责人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师傅,名叫辛自权。

一天,省委的同志送来一个骨灰盒,让辛师傅代为保管。

那是一个普通木料做成的骨灰盒,制作工艺十分粗糙,还散发着浓烈的油漆味,上面贴着一张纸条,写着骨灰的主人名叫王川。

省委同志告诉辛师傅,这个骨灰盒非同一般,一定要小心保管,务必做到三点:

一,要妥善保护,不能损坏丢失。

二,没有革委会的介绍信,谁都不能带走。

三,一旦发现骨灰盒出了问题,要立刻通知省委。

辛师傅并不知道这个王川是谁,也没有觉得这个骨灰盒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听从指示小心保管。期间,省委的同志来过几次,悄悄查看骨灰盒的存放情况。

1978年12月,整整四年过去了,北京突然来了同志,找到成都郊外这个火葬场,指名要拿回王川的骨灰盒。

这一次,中央的同志没有隐瞒,这个王川,就是大名鼎鼎的彭德怀元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2月24日,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为彭德怀和陶铸举行了追悼大会,为他们恢复了名誉。

如果没有周恩来的秘密命令,彭德怀的骨灰很可能散落人间,无法寻找。遗憾的是,周恩来此时已经去世两年多,无法亲眼看到老战友平反昭雪。

追悼大会结束以后,彭德怀的骨灰被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一室里,这里长眠着许多他昔日的战友,如朱德、贺龙、陈毅等老帅。

1996年,彭德怀的亲属向中央递交申请,希望满足彭德怀生前遗愿,将他的骨灰从八宝山革命公墓迁出,归葬湖南乌石故里。

中央最终批准了彭家后人的请求,专门拨款,为彭德怀修建了一座崭新的陵园。

彭德怀为党和国家做出的伟大贡献,永远不会被人民遗忘。

彭德怀元帅必将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