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背景介绍

案主性别男、年龄37岁、服务对象类型:13岁时母亲去世,近期父亲因车祸离世,案主自己目前独居。

案主自幼时母亲去世后,一直和父亲一同生活,近期父亲又因车祸去世。母亲的去世对案主打击很大,因成长中重要角色缺失,案主缺乏基本生活自理能力,没有工作和经济来源。父亲去世之后,案主每日生活浑浑噩噩,心中充满悲伤和痛苦,家里一团糟却不知道从哪里收拾起。以往父亲居住的房间,父亲的东西还放着在,一直都没扔。平时自己也不敢去那个房间总觉得很害怕,又觉得父亲还没有离开。父亲车祸的赔偿款也没有到账,案主不知道怎么维持生计,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没有能力找到工作养活自己。同时案主表示自己也有想过改变现状,但是每次刚有一点念头就会被现实的困难和自己内心的恐惧给打压下去。非常的迷茫无助。

二、问题及需求分析

对案主的问题和需求进行了如下分析:

1.心理问题突出:案主经历了母亲早逝和父亲近期因车祸离世的双重打击,内心充满了极度的悲伤和痛苦,可能出现严重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影响其正常的心理状态和生活功能。长期的情绪低落可能导致其自我价值感极低,对生活失去信心和希望,产生消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案主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帮助其处理悲伤情绪,走出心理阴影,重建积极的心态和生活信心。

2.生活自理能力堪忧:由于长期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服务对象在日常生活中无法独立完成基本的家务和个人护理,导致生活环境混乱和个人卫生状况不佳。这种自理能力的缺失可能进一步削弱其自信心和独立性,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案主需接受系统的生活技能培训,包括家务管理、个人卫生、时间安排等方面,提高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3.缺乏稳定经济来源:案主没有工作经验和职业技能,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力,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同时缺乏职业规划和求职技巧,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寻找工作和展示自己的能力。因而无法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如食物、住房、医疗等,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经济困境可能导致其陷入债务危机,增加心理压力和生活负担。由此案主急需得到就业信息和推荐,参加招聘会和面试辅导,增加就业机会。

三、服务计划

(一)服务理论

1、叙事疗法理论:叙事疗法是帮助服务对象宣泄悲伤情绪,重新适应的过程中。叙事疗法重要的内容是解构性倾听、问题外话、发展替代性故事,社工运用倾听、同理心、关注的技巧,肯定案主悲伤情绪的合理性,尊重案主。在案主在叙说的过程中,社工陪伴他面对丧失事件倾听案主感受,宣泄情绪,帮助案主合理化情绪抒发。

2、心理疏导系统的治疗模式是一个循环往复逐步深入的认知过程。在本个案工作过程中,社工也是遵循此模式,在案主家人的参与和帮助下,对案主进行心理调适,帮助案主渐渐摆脱悲伤的情绪,重塑积极的认知。社工依据心理疏导相应理论,采取心理压力消除等方法,鼓励案主学会向他人倾诉、接受他人帮助,以促使案主获得改变。

4、社会支持理论:社会支持有三方面的支持系统,微观上个人的自我支持,中观上家人、朋友等的支持,宏观上社会政策的支持。社会支持概念及理论的建立是很多学者的努力研究形成的。人与人之间通过接触构成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并从中获取情感、物质等帮助,社工为案主链接社区资源,帮助案主扩大社会支持网络。一个人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越能够帮助其面对环境带来的挑战。社会工作作为非正式专业的社会支持在帮助案主预防问题、治疗问题以及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服务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多方面的综合干预,帮助服务对象走出困境,重建生活信心,提升自我价值,实现独立、稳定和有质量的生活。

具体目标:

1与案主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使其愿意接受社工的帮助和服务;

2 助案主稳定情绪,减少悲伤和焦虑,能够正常进行日常交流;

3 评估案主的生活技能水平和就业意向;

4 为案主提供心理疏导,帮助其逐渐走出丧亲的阴影,恢复一定的心理平衡;

5 提升案主的自理生活技能,使其能够独立处理日常生活事务,使其能够处理日常生活事务,改善生活质量,增强自我照顾的能力和信心;

6 根据案主的兴趣和能力,为其提供职业咨询和规划,明确就业方向。 成功帮助案主获得一份适合的工作,实现稳定就业,拥有可持续的经济来源;

7. 案主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三)服务策略

在制定具体的服务目标之后,社工为更好地帮助案主解决相应的问题,制定以下服务策略:

1心理疏导:运用倾听、共情、安慰等技巧,与服务对象进行定期的面对面交流,让其充分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情绪。介绍应对悲伤和压力的方法,如深呼吸、冥想、放松训练等,并引导服务对象进行练习。

2生活技能教授:教授服务对象生活技能,,分步骤、分阶段地进行教学。先从简单的生活技能如整理个人物品、打扫房间开始。采用示范、指导练习、反馈纠正的方式,确保服务对象能够真正掌握所学。鼓励服务对象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所学技能,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

3就业支持:对服务对象进行职业能力评估,了解其优势和劣势,为其提供符合实际情况的职业建议。利用社工资源,为服务对象寻找合适的就业信息和推荐就业机会。

四、服务介入实施过程

(一)第一阶段(介入初期)

在个案介入的第一阶段,建立起专业关系,增进了案主对社工的信任,促使案主能够放下戒备用完全真实的状态来接受社工的助人服务。

案主起初冷漠而警惕,表明来意后,社工将提前准备好的物资放在案主家中,随即一同在门口进行交谈。案主面对社工的询问只是简短的回答,渐渐地社工真诚的态度打动了服务对象,案主也从只简单的回答社工询问的问题变得开始表达起了自己的想法。经过交谈,社工更加详细的了解到了服务对象的情况,服务对象现在除了对父亲的离世感到悲痛和难过,更多的是对自己未来感到迷茫和无助。社工与案主介绍个案服务的详细情况和与案主建立专业关系,根据访谈提纲与案主开展开放性沟通,深入了解分析案主目前的问题和需要,并同时关注案主的心态和情绪。

面谈结果达到了社工的心理预期,了解到案主内心深层次的需求,而其痛苦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因为父亲的去世,让案主的内心即悲伤又害怕。另一方面则是,面对目前的生活状况案主是想要改变的,但是因为成长过程中缺失家庭的鼓励和肯定,导致案主总是怀疑自己的能力,否定自己。不知道到底从哪一步做起自己的能力能不能做到而感到痛苦。在会谈过程中社工通过运用支持性技巧中的专注、倾听技巧,营造了轻松的会谈氛围,渐渐打开案主的心防。也在这个过程中引导案主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从打扫干净家中环境作为踏出的第一步。

(二)第二阶段(介入中期)

社工在这个阶段运用家庭支持模式帮助案主稳定情绪,重建积极心态,并运用叙事疗法帮助案主宣泄悲伤情绪,增强其心理韧性和应对困难的能力。

社工服务时,安全、放松的环境更有利于案主释放,社工联系到案主的二姑并一同来到案主家中。鼓励案主同二姑一起讲述与父亲的故事,美好的回忆、共同经历的困难以及亲人对自己的重要意义等。社工认真倾听,帮助服务对象梳理故事中的积极因素和个人成长点,并引导服务对象重新审视这段经历,发现自己在其中展现的力量和品质。

同时随着交谈的深入,案主难以抑制情绪,一边擦拭眼泪一边述说心中苦楚。社工用关切和温和的话语,对案主的情绪给予安慰、支持和理解。当案主情绪激动、落泪的时候,社工会鼓励其表达内心感受,释放悲伤。

本次情绪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不再沉浸于过度的悲伤中,表示愿意走出家门。同时也与亲戚二姑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获得了更多的情感支持和实际帮助。总体来说,本次叙事疗法和家庭支持法的结合运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第三阶段(介入中期)

该阶段,社工去往案主家中,为其清理杂乱物品,整理完后,社工和志愿者们便开始帮助案主了解衣服的清洗和收纳方式,包括不同材质不同季节的衣物的洗涤方式,指导案主对家中各类物品进行收纳整理。

随着房间的东西被整理整齐,社工及时给予案主正面反馈。在案主陷入回忆中亲人逝世的悲痛时,社工和志愿者运用同理心,站在案主角度为其疏导与开解。

哀痛是必须的也是正常的,要学着接受、感受哀痛。案主也主动表示希望在社工的帮助下走出悲伤困境。本次帮扶活动使得案主在面对接下来的日子能够独立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基本事务,这也让案主的自信心有所增强,对未来的生活态度变得更加积极。

(四)第四阶段(介入中期)

在这个阶段,社工与案主建立彼此信任融洽的专业关系,案主的情绪明显已经稳定了许多。社工提前与案主二姑沟通,希望其平时能多关注多来往,适当的邀请他一起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多与人接触。

通过观察案主家中环境,发现并肯定了案主的进步和表现,增强案主的自信心,还通过分享成功案例的方式鼓励案主多与邻居、亲戚朋友走动,多参加社区的活动。随后社工便询问案主过往工作经历及对未来的工作意愿,社工表示将利用社会资源和网络平台了解周边企业的招聘信息,为案主挑选合适的工作岗位,并为其牵线面试。

本次沟通,社工看到了服务对象的在生活自理方面的进步,同时充分尊重了服务对象对于工作求职的意见。

(五)第五阶段(介入中期)

社工提前与荣文制衣的谢老板电话联系,说明了案主的情况以及工作意愿,谢老板表示理解同时愿意为其提供工作机会。案主知晓后,期待又害怕,社工及时给予鼓励和帮助案主进行模拟面试,不断纠正不断鼓励,案主随即慢慢平复下了心情。

按照联系流程,案主进行了自我介绍和工作岗位的尝试。工厂老板发现案主的动作比较娴熟,提出需要两周的试用期,再签订工作合同。工作落实后,案主明显产生了更积极的情绪,并表示会按时上班。

通过社工积极链接社会资源,与服务对象的密切沟通和针对性的模拟面试技巧帮助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帮助服务对象成功面试上了制衣厂的工作。对于性格内向自卑的服务对象,耐心的倾听、真诚的关系和鼓励时非常重要的,让服务对象感受到了被理解和尊重。

(六)第六阶段(介入末期)

社工与案主一起回顾整个个案过程,总结在缓解悲伤情绪、找工作和拓展人际交往这些方面取得的成果。对比个案开始前服务对象的状态和以及现在的状态,肯定服务对象的改变。本次个案服务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通过社工的专业介入,案主在悲伤缓解、工作寻找、居住环境改变和人际交往拓展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的进展,跟之前对比,服务独享的生活状态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自我价值和自信心也得到了提升。日后,社工会通过电话回访和定期探访等方式进行跟进服务关注案主的发展。

五、总结评估

本次个案工作的开展,运用的是社会支持理论、叙述疗法此类方式对案主实施服务。并实现了以下几点目标:

(1)缓解悲伤情绪目标,案主已经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再被悲伤情绪所左右,能够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2)案主成功找到了一份合适的工作,实现了经济独立,提升了自我价值感。

(3)案主的人际交往圈子得到了明显扩大,与他人的关系更加融洽,社会支持系统得到了加强。

(4)案主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现在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对家中的衣物、物品等进行整理,家中地面也长期保持干净

在本次个案工作中,每一次介入都会取得一些成效,都会得到一些新的启发。在服务过程中,社工通过对案主说话时的动作、表情、内容、情绪等方面的变化,分析案主存在的问题和需求,根据情况调整每一次介入活动的内容。每一次见面,案主都会比上一次更愿意与案主交流,更愿意说出自己的想法,推动问题解决的进展。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在社工的帮助下,案主的心态发生了较大变化。在整个服务过程,社工扮演好倾听者、支持者、资源链接者等角色,充分发挥沟通、协调、安抚作用,与案主慢慢形成默契,帮助她、陪伴她、带领她慢慢走出哀伤的困境。社工通过建构社会支持系统,发掘家庭内部力量给案主以抚慰,带案主参与团体、社区活动为他提供外部支持系统使得哀伤情绪得以宣泄和转移,开始面对新的生活。

六、专业反思

在社工工作介入过程中,社工是否能恰当地表达同理心十分重要。既要让案主感觉到社工能够对伤痛感同身受,又不能让案主产生“自己现在是弱势群体,需要被同情”的心理。在本次的个案工作开展过程中,案主难免存在对问题本身进行回避的现象,社工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认真分析案主所面临的问题,同时社工对案主的所存在的问题要保持非评判的态度,对案主的人生观、世界观保持中立的看法,不能因为案主因为成长环境和父母亲相继离世而导致的不当生活习惯和内向自卑的性格,从而对案主进行负面的评价。

在介入过程中要注意探访、沟通、建议等能力的提升,介入过程中要不断调整方法去解决不同时期的问题。社工需要加强专业能力的学习,通过专注、倾听和同理心专业技巧的运用,促进案主的沟通。

社会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会认真倾听服务对象的真实想法,鼓励服务对象表达自己心里的看法和感受。社会工作者在个案服务中不是要治疗服务对象的问题,而是关注服务对象本身的发展,强调从服务对象的角度理解服务对象,注重个案服务中的关系。为了更好地帮助服务对象,解决不同类型服务对象的问题,社会工作者也需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积累实务经验,从经验中反思总结出更适合丧偶老人群体的服务方式与技巧,在以后的个案服务过程中加以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