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遗址展厅原状展陈发掘的古井。
8月29日,工作人员经过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摄影/新京报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者 浦峰
【开栏语】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三个文化带建设卓有成效、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惊艳亮相、众多的博物馆和剧场吸引全国观众……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北京已经迈出坚实步伐。从今天起,新京报开设“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巡礼”专栏,一展首都新时代的文化魅力。
大运河畔,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西北角,土黄色的楔形古“城墙”静静矗立,一座形如玉璋的博物馆正在加紧筹备,与周边的绿荫相映成趣。
这里是路县故城遗址公园。目前,公园二期工程已完成80%,将与园内博物馆实现同步开放。不久的将来,一个开放性、独具文化属性的遗址公园将与公众见面。
亮点1
结合考古现场打造公众参与考古的遗址公园
路县故城遗址公园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西北角,于2017年批复建设。目前,项目已进行到二期,预计今年年底完成二期建设。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唯一的汉代城址,公园将展示良好的绿化环境和悠久的人文环境,为周边人员提供一处良好的感受历史、休闲游憩的场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漫步在公园内,这里绿树成荫,种植着白蜡等本地树种,不时还能看到复原的汉代民居建筑基址。镜河水系穿公园东部而过,与行政办公区南部的千年守望林成遥望呼应之势,构建行政办公区“南有守望林,北有路县故城遗址公园”的生态格局。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副科长刘杰介绍,路县遗址公园总体保护范围共113公顷,根据近十年考古计划,配合文物发掘,分三期建设,“一期39.2公顷,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城墙外可实施区域,古城墙遗址上覆土2至2.5米,种植高大乔木,恢复古城墙轮廓;二是镜河东侧紧邻保障房的区域,为附近居民提供休闲游憩场所。”
二期故城核心区域,总面积28.6公顷。以考古结果为依据,采用种植容器苗和装配式木栈道、玻璃栈桥等方式,随考古挖掘进度移动,营造互动式考古体验。截至目前,项目进度约80%,预计2024年第四季度底完成全部建设任务;三期为路县故城考古遗址公园的中远期建设内容,待项目建设范围腾退完成后开始实施建设。
“相比其他公园,遗址公园最大的特点是文化属性强烈,未来,公园将设置农耕景观区、休闲游憩区、文化体验区、考古展示区四个区域,还将结合考古现场,打造公众全过程参与考古的遗址公园。”刘杰表示。
他还介绍,路县遗址公园以“先保护后发掘、边考古边展示”的“公众考古”理念开展建设,未来公园和文物展示工程将由一个部门进行统一管理,形成合力,下一步还将一体申报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
亮点2
致力于打造“观众友好型博物馆”
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位于遗址公园主轴线东侧,共三层,大部分功能置于覆土之下,仅以地上二层最小化体量的一字展廊,立于覆土景观之上,充分塑造出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巧,绿荫环抱、与遗址交相辉映的意境。覆土之上的造型仿照路县故城的一段城墙,长卷下覆土部分掀起一角,取名“历史之眼”。
从“历史之眼”进入博物馆,沿着楼梯步行到遗址展厅,在这里,三口古井和一座窑址被原址保护,蔚为壮观,这也是遗址公园建设的初衷。
现场最大的古井,是一口由大块方木撑起的不规则圆形水井,这也是当时北京发现的规模和体量最大的木结构水井之一。考古人员解读,这是西汉时期的水井,直径约4米,井的内部还有一圈由厚木板围成的井壁,形状近似方形。这层木制结构体现着古人修水井的智慧。根据推测,这层木板的作用主要是防止土质松软塌陷,保证井水不混入泥沙,确保清亮,相当于为水井配上了“净水器”。
北京市文物局综合事务中心王维珂介绍,博物馆计划明年对外开放,展陈部分主要包括遗址展厅,基本陈列展和临时展厅。“遗址展厅主要对原址进行保护和展示,基本陈列主要展示从2016年至今挖掘出来的文物。”
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具备原址保护、藏品展示和公众教育三大功能,体现了新博物馆学的理念。设计建筑师表示,“我们致力于打造观众友好型博物馆,空间设计偏向流线型,引导性强、路线简单,方便参观游览。此外,外立面墙砖采用现代手法还原古代城砖,从左至右,表面花纹纹路越来越光洁,寓意从古至今的历史演变。”
(http://www.198399999.com.cn)
来源:http://www.shenweica.com
(http://www.dgoucai.cn)
来源:http://www.wuyede.cn
(http://www.ezhusu.cn)
来源:http://www.kdzrbbs.cn
(http://www.ighcte.cn)
来源:http://www.ishifang.cn
(http://www.28tel.cn)
来源:http://www.imrn.com.cn
(http://www.solomen.com.cn)
来源:http://www.sha163.cn
(http://www.qjnu.com.cn)
来源:http://www.js-house.cn
(http://www.cglxs.cn)
来源:http://www.80083090028.cn
(http://www.yuanzheng8.cn)
来源:http://www.029idc.cn
(http://www.zztybz.cn)
来源:http://www.jsyc123.cn
行走在地上二层的文化走廊,透过两侧通透的窗户可以欣赏自然景观,向北望去,是汉代千年古城路县故城城址,向南望去,是新千年之城副中心行政办公区。站在这条轴线上,就能感受到“一眼千年”的浪漫。
亮点3
今年计划揭露遗址东部一千平方米的城址区
土黄色城墙以北,正在开工的路县遗址考古工地上忙得热火朝天。深达二三米、十平方米见方的深坑整齐排列,考古人员正在忙着揭露土层、搬运泥土。“今年,我们计划把遗址东部一千平方米的城址区揭露出来,相信会有很多惊喜。”北京市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孙勐说。
路县故城位于通州区潞城镇古城村,作为目前所知通州地区最早且唯一的秦汉时期城池,将通州的建城史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史料记载,路县始建于西汉,属渔阳郡;王莽改路县为通路亭,隶属于通路郡;东汉恢复西汉旧称,但改“路”为“潞”,始称潞县。该城址就是两汉时期路(潞)县的治所。
为配合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2016年,孙勐和他的考古队在通州区潞城镇古城村的地块上打下第一个探孔。此后,一座汉代县级城址被层层揭露,并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这些年,路县故城的发掘一直在持续。考古人员介绍,目前已基本推断出路县故城城址的位置、形制、规模、功能等,出土陶器、铜器、玉石器等千余件不同种类的实用器以及大量动物、植物遗存等,为了解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具体状况提供了契机。
在这座古城内,考古人员实现了多个“首次”。在路县故城城郊遗址区内,目前已经清理两汉时期水井150余口,这是北京地区首次考古发掘并记录的汉代井群,路县故城的水井类型全面、丰富,主要包括木构井、陶井圈井、瓦片井、砖木混构井等;首次明确北京地区汉代城市手工业遗存的遗迹组合,陶窑、水井与房址,冶铁炉、水井与灰坑等遗迹的共时存在、空间分布和功能组合与互补,为了解、复原路县故城遗址的制陶、冶铸等手工业生产提供了重要资料。
此外,路县故城遗址区内已发掘出带有战国、西汉时期陶文(分刻划、戳印两种)的各类器物70余件,是北京地区出土陶文器物最多的遗址。
“从形制与规模来看,路县故城遗址是两汉时期典型的平原地区城市遗址。路县故城遗址的发现,从考古学上找到了副中心城市历史、文化的‘根与魂’,是北京地区从诸侯国文化、区域文化向帝国文化、大一统文化转变的重要见证,也是现代城市建设发展与古代城市遗址保护充分结合的典型案例。”孙勐表示。
新京报记者 展圣洁